文/梁小慶 柳 蕾
約瑟夫·約阿希姆(Joseph Joachim),1831年生于匈牙利,1907年逝于柏林。他是公認的19世紀后半葉德國小提琴學派的領袖人物,曾培育出眾多的著名小提琴家。1839年,約阿希姆移居萊比錫并在世界著名的萊比錫音樂學院學習。入學后在門德爾松的指導下學習,并迅速成為門德爾松的得意門生。1844年,12歲的約阿希姆由門德爾松鋼琴伴奏, 在倫敦公演并一舉成名。1869年他創(chuàng)立了約阿希姆四重奏團,該團迅速獲得歐洲最佳樂團的名譽。
約阿希姆也是首位向公眾推薦瓜達尼尼小提琴的人。他對瓜達尼尼樂器的評價很高,認為瓜達尼尼所制作的小提琴絕對不亞于斯特拉迪瓦里,約阿希姆與眾多的大作曲家有著友好的往來。眾所周知的勃拉姆斯《小提琴協(xié)奏曲》、德沃夏克《小提琴協(xié)奏曲》、布魯赫《第一小提琴協(xié)奏曲》、舒曼《小提琴協(xié)奏曲》等都是呈獻給約阿希姆的作品。
這把琴上一位所有者是著名演奏家Kathleen Lenski,她從1960年開始擁有和演奏這把琴。Kathleen Lenski是1969年“第16屆帕格尼尼國際比賽”的第二名(第一名是克雷梅爾)。她使用這把琴率領著The Angeles Quartet,完成了《海頓四重奏全集》的錄音(21張CD),被譽為是海頓《四重奏全集》錄音中的最佳作品。
讓藏家頗為驚喜的是,他收藏的《The Guadagnini Family of Violin makers》這本書,曾經(jīng)是著名小提琴家路易斯·考夫曼(Louis Kaufman,1905~1994)的個人藏書,扉頁上有考夫曼夫婦的頭像貼,還有作者給他的親筆簽名。路易斯·考夫曼是近代史上第一位錄制維瓦爾第小提琴協(xié)奏組曲《四季》的演奏家,他還擔任了美國著名電影《飄》中主題音樂的小提琴獨奏部分。
考夫曼夫婦的頭像貼
路易斯·考夫曼從他的老師金巴里斯特(Efrem Zimbalist,1889~1985)手里,也傳承了一把J·B·瓜達尼尼1775年制作的小提琴,后人命名這把琴為“金巴里斯特”(ex-Zimbalist), 這把琴與“約阿希姆”(ex-Joachim)的背板花紋極為相似,被認為是取材于同一棵樹的材料。
這把被命名為“約阿希姆”的琴,就像一位出身顯赫、經(jīng)歷卓越的貴族,在經(jīng)歷了古今中外眾多小提琴演奏家的演奏后,輾轉來到中國。目前青年演奏家文微成為了新的演繹者,在國內頂級音樂廳內均有這把琴的身影,余音繞梁。下期,我們將介紹瓜達尼尼琴本身及其制作的特點。
作者給考夫曼夫婦的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