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立娟
新“課改”、新理念、新教材,醞釀著語文教學實踐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不是孤立地堅持某方面的教學理念,實施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能做到的,這需要我們把各種教學理念、教學形式方法結合起來,全面系統(tǒng)的加以運用。
1.堅持引導與傳授相結合
傳授雖然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但并非是這種教學方法不能運用,而是要在教學過程中以引導為主,輔之以傳授的方法,通過兩者的結合,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堅持引導與傳授兼顧方法,通過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引導學生去獨立思考,同時再運用講授法、串講法等一系列傳授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2.堅持討論與探究相結合
討論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手段,但我們不論就討論而討論,而要讓學生要討論中去探究,并通過探究使討論學習深入開展,讓學生在思想的碰撞中產生能力的火花。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關于把討論與探究有效結合起來,通過提出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熱烈地討論,通過討論去探究思想的深度,去探究生活中的哲理,去探究語文能力的實質。
3.堅持特殊與整體相結合
我們常說,要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也告訴我們,要注重學生的特殊性,與班組的整體性,不能因為整體而忽視特殊,也不能因為特殊而放棄整體。我們只有把學生個體的特殊性,與班整體的普遍性結合起來,才能做好教學工作。嚴格說來,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有不尊重個體差異的教師。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尊重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異,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尊重個性特點,通過分析把特殊與整體結合起來,使每個學生和班級整體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4.堅持評價與激勵相結合
評價與激勵是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我們要通過評價來引導學生產生學習興趣,通過激勵來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于學生討論后的發(fā)言進行有針對性的點評,
一方面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另一方面幫助學生整理思路,形成正確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此外,最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有效的評價,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能力,促進學習水平的提高及學習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從而激勵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
以上“四個結合”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貫穿于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的全過程。我們只有全面正確運用好這“四個結合”,才能有效推動新課改目標的實施,使我們的教學工作取得好的效果。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