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金
(凌源市職教中心,遼寧 凌源 122500)
證明:如圖1所示,在直角坐標系中,取拋物線上的對稱弓形OBC,其外接矩形為ABCD.
設拋物線方程為y=ax2,C點坐標為(x1,y1),則對應的第一象限矩形的面積為S=x1y1,為了求凹邊直角三角形ODC的面積S1,可將其分成許多與y軸平行的窄條矩形,則各微元矩形的面積用微分表示為dS=ydx,兩邊積分得面積
圖1
利用拋物線弓形的面積解決有關物理問題,可避免數學積分過程,能化繁為簡,現舉例分析.
例1.以初速度v0斜上拋一個物體,忽略空氣阻力,當拋射角θ為多大時,運動軌跡與水平軸所圍成的面積最大?
解析:以拋出點為坐標原點,水平分速度方向為x軸,豎直向上為y軸,建立直角坐標系,沿坐標軸方向分解斜拋運動,其位移分別為
圖2
例2.由粗細均勻的同一種電阻絲制成的半徑為r的圓環(huán)置于勻強磁場中,磁感應強度為B,方向與環(huán)面垂直,磁場邊用虛線表示,如圖2所示.現將環(huán)以速度v垂直于磁場方向勻速拉出磁場,v的方向與邊界垂直,求此過程中環(huán)中產生的熱量為多少.設電阻絲每單位長度的電阻為R0,環(huán)電感忽略不計.
由于圓環(huán)在磁場中運動全過程的位移為2r,則對應區(qū)間的拋物線圖形為弓形,由熱量公式Q=可知,拋物線弓形面積在數值上等于熱量,而弓形的弦長為t=2t0=故熱量為Q=
例3.如圖3所示,水平面上兩導軌的間距為l,左端串聯一個電阻R,金屬棒MN的質量為m,與導軌接觸良好,且電阻和摩擦均不計.勻強磁場垂直于導軌平面,磁感應器度大小為B.金屬棒在外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運動,加速度為a,求t秒內電流對電阻R所做的功.
圖3
圖4
解析:電流對電阻R所做的功就是安培力對金屬棒所做的功,也就是電路中產生的焦耳熱.如果求出安培力對位移的平均值,則金屬棒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為W=其中位移
由拋物線弓形面積的結論可知圖線與x軸圍成的面積為S==vx,而v=at,所以在t秒內電流對電阻R所做的功即金屬棒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為
或者直接求出電功率的瞬時值關系式為
這是關于時間t的一元二次函數,其圖像為過原點開口向上的拋物線,由于所求的安培力對金屬棒所做的功即電路中產生的焦耳熱為W=,表示圖像與t軸圍成凹邊直角三角形的面積,所以
例4.如圖5所示為示波器中的鋸齒形掃描電壓u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試求此交變電壓的有效值.
圖5
圖6
根據熱量與熱功率和時間的關系Q=Pt,只要求出瞬時功率對時間的平均值,即可求出熱量Q=.這相當于對瞬時功率的積分,在數值上等于P-t圖像與t軸圍成圖形的面積.因此只要寫出電功率關于時間的一元二次函數,就可計算電流所做的功即焦耳熱.
圖7
圖像的面積具有一定的含義,如圖1所示,圖像上各點對應的象限矩形的面積為S=xy,分成兩部分的面積分別為S1=x和S2=,但數值大小和意義都不同,例如S1=表示的是圖像與x軸圍成的面積,實質是把x軸分成許多微元Δx,每個微元對應一個y值,即對應一個y軸方向的細條矩形,所有細條矩形的面積之和等于圖線與x軸圍成的凹邊三角形的面積.若把y的平均值用一條“中位線”來表示,則凹邊三角形的面積等于中位線與x軸圍成的矩形的面積.或者說,矩形面積公式為S=xy,由于在凹邊三角形ODC中,y=ax2和x是同時變化的,因此無法求出乘積,但可對x軸上各點對應的縱坐標yi進行平均,求出一個平均值,則與x的乘積為面積S=
在利用圖像法求面積時,要注意面積的物理意義,由于圖線跟不同坐標軸所圍的面積具有不同的含義,因此要根據物理意義來確定所求面積是對應哪個坐標軸的.一般來說,相對于哪個量取平均,就用哪個軸上的面積.例如對于圖4,求面積是利用速度相對于位移的平均值,而縱軸表示位移,則面積是對應縱軸的;對于圖7,求面積是利用功率對時間的平均值,而橫軸表示時間,則面積是對應橫軸的.再者,物理量取平均不是隨意的,例如對于圖4,只能把速度取平均,而不能把位移取平均;對于圖7,只能把功率取平均,而不能把時間取平均.能取平均的物理量一般是狀態(tài)量,而不是過程量.
1 倪一寧.換個角度看拋體運動[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01(6).
2 李小棣.妙用微積分知識解決一個物理疑難[J].物理通報,2011(10).
3 王勝利.計算交流電有效值的三種方法[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