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結合筆者豐富的有關園林景觀施工的實踐經驗,對園林綠化中各個階段的準備工作、施工程序和技術要求、以及后期驗收和養(yǎng)護管理等內容進行了探究和討論。
關鍵詞: 園林綠化、施工技術、園林工程
隨著我國城市化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不斷發(fā)展,園林綠化工程在城區(qū)規(guī)劃以及房屋建設當中占有重要的比例。由于園林綠化施工的質量直接關乎到園林景觀工程項目的最終效果和效益,所以把握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管理和技術是非常重要。園林施工應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嚴格按照工程計劃、設計和建設單位要求、綠化工程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施工標準,并采用科學的組織管理進行。
一、項目施工的前期準備工作
為了使將來的工程的順利開展,做好項目施工前的準備工作是必要的,這具體包括: 落實人力、工具、材料、機械、運輸?shù)鹊膩碓春唾|量; 在文明施工、安全施工的前提下,制訂保證綠化施工質量、按期完成工程的施工方案。
(1)熟悉園林景觀工程概況和施工要求。施工前必須有施工依據(jù)和要求,了解工程概況、特點,包括工程范圍、任務量、施工工期和工程預結算等;清楚設計意圖、設計方案和施工要求,熟悉和審查綠化施工圖紙,重視參加設計交底和圖紙會審。
(2)收集綠化工程施工前的各種資料。熟悉工程范圍的地上、地下情況,包括施工現(xiàn)場土質、地下水位、供水供電狀況、地下管線,特別是要了解地下各種電纜及管線情況,以免施工時造成事故損失; 了解施工定點放線的依據(jù),一般以施工現(xiàn)場及附近水準點作定點放線的依據(jù); 了解施工中的各個銜接工作部門配合情況; 有條件的進行土壤檢測,對土壤pH 值、營養(yǎng)成分含量及肥力進行測定分析,以便必要時指導土壤改良。
(3)制定園林綠化施工方案。樹木移植因樹種、年齡、季節(jié)、距離、地點等不同而移植難易不同。應根據(jù)園林景觀設計要求,勘察現(xiàn)場情況,調查工程質量要求和進度要求,制定出切合實際的園林綠化施工方案和進度計劃。
二、項目施工中技術要求和程序
根據(jù)設計圖紙和施工方案進行施工,運用新工藝、新材料、新方法和新手段來處理工程施工中出現(xiàn)的問題,有助于提高綠化種植的成活率和景觀效果。
1、施工現(xiàn)場清理
全面清理施工范圍內的石塊、雜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以防造成土壤偏堿、養(yǎng)分含量低、物理性狀差而不利于植物的生長。
2、地形處理和場地平整
嚴格按設計標準和景觀要求,土方回填平整至設計標高,對場地進行翻挖。種植土層厚度:喬木不低于90cm,大灌木不低于60 cm,小灌木不低于45 cm,地被草花不低于30 cm。表土整理成符合設計要求的平面或曲面,按圖紙設計要求進行微地形處理,標高達到設計要求; 通過合理的土壤改良和地形處理,確保土方質量。
3 、施工測量定點放線
根據(jù)設計圖紙及現(xiàn)場情況,用坐標網格定點法或儀器、皮尺測量出種植位置或范圍; 定好點或邊線后,用白灰標記標明樹種、規(guī)格等。施工中遇到的現(xiàn)場問題經常與定點有關,筆者就曾遇到刺桐、香樟等樹木種植設計位置與現(xiàn)場地下管線不協(xié)調的情況,后來結合考慮景觀效果,經各方研究,調整了種植位置和部分管線走向。
4、開挖穴、槽和處理土壤
了解地下管線和隱蔽物埋設情況。根據(jù)標記好的白灰線垂直向下挖穴、槽,上口、下底大小要一致,穴、槽的大小依土球規(guī)格及根系情況而定; 在種植前對土壤進行殺菌、除蟲處理; 在穴、槽中填些表土,底面墊一層腐熟的基肥,再鋪一層5 cm厚以上的壤土,確保種植土的質量。筆者實踐中曾遇到鳳凰木、刺桐等樹木的種植穴含有建筑垃圾等,通過采取清除廢土,將種植穴放大40~60cm,換上所需的種植土后,這些樹木長勢均好,達到了景觀效果要求。
5、苗木材料的質量控制
建立苗木材料進場計劃跟蹤和苗木質量抽檢的制度。做好苗木材料的自檢和報驗工作,對苗木的品種、胸徑、形狀、高度、冠幅、土球大小、根系發(fā)育情況等嚴格把關,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根系發(fā)達的優(yōu)良苗木,或者特殊形態(tài)的符合景觀設計要求的苗木,杜絕不合格的苗木,以防影響工程施工后的景觀效果。
6、 種植施工前后的修剪
對喬、灌木的地下根系和地上部分進行修剪,如對裸根落葉的鳳凰木、木棉可采取重修剪; 帶土球的小葉榕、香樟采取收攏樹冠,疏枝修剪; 針葉樹種龍柏、側柏采取疏枝修剪; 黃金榕、扶桑、非洲茉莉等灌木采用種植后疏枝修剪。
7、綠化苗木種植施工
園林綠化的苗木種植一般按大喬木 →中、小喬木→灌木→地被、花卉→草皮的順序進行施工。
(1)喬木、大灌木的定植施工。大樹苗木運到后盡快按照設計要求進行種植施工,審視樹形,調好觀賞面朝向; 配合吊車,將樹冠立起扶正,撤除包裝物,回填種植土,分層夯實,把土球全埋于地下; 裸根的,需在種植穴底用土填成錐形,填入表層好土,
分層夯實,然后才種植。
(2)低矮灌木、地被的種植施工。獨立花壇按從中心向外的順序種植; 坡式花壇從上向下種植; 高矮不同品種的花苗混植按先矮后高的順序種植; 宿根花卉與一、二年生花卉混植,先種植宿根花卉,后種植一、二年生花卉; 模紋花壇先種植圖案的輪廓線,后種植內部填充部分; 大型花壇分區(qū)、分塊種植。
(3)草坪的播種施工和草皮的鋪植施工。草坪選擇生長良好的草種,在坡地和大面積草坪上采用噴播或混播等方式進行施工; 草皮選擇無雜草、生長勢好的草,采取密鋪或間鋪進行施工,鋪設后進行滾壓、灌水,使草和綠地充分結合。
8、 支撐固定和清理現(xiàn)場
低矮樹木用水平樁離地l m 以上的扁擔樁,墊軟物扎縛樹干固定; 高大樹木在樹干高2/3 處用三角撐結扎; 由于閩南沿海風力大,有些樹如香樟、木棉需采用兩種樁一起固定,經過1~2年后大樹成活、根系扎牢后就可以撤掉樁,達到生長和景觀要求。
9、建立園林工程技術檔案資料
園林工程技術檔案資料內容包括工程實施方案、施工記錄、圖紙、照片或錄像資料等,應收集歸檔以便將來作 資訊。
三、項目施工的驗收和后期養(yǎng)護管理
1、園林施工后的驗收
園林工程全部完成,進行自檢合格后報建設單位進行驗收檢查。如有提出修改意見,在規(guī)定工期內完善施工內容,再報建設單位進行驗收,填寫工程驗收單,處理好竣工驗收資料。
2、后期的養(yǎng)護管理
整潔美觀的園林景觀需要專業(yè)的養(yǎng)護隊伍,園林綠化施工后需精心養(yǎng)護管理,方能確保苗木移植成活和景觀效果。
(1)合理澆水,保證園林綠化苗木生長所需的水分供給。苗木種植后立即澆透第一遍定根水,采用小水慢澆方法,使土下沉; 隔2~3天后澆第二遍水,隔1周后澆第三遍水; 每遍水要澆透,澆水前注意整堰,三遍以后撤除圍堰。
(2)適當施肥,使苗木盡快達到工程設計要求的效果。移植后的苗木損傷大,第一年不能施肥,第二年根據(jù)生長情況適當施農家肥,或在生長期用尿素或0.5%~1%磷酸二氫鉀噴灑葉面進行根外追肥。
(3)搭棚遮蔭,有利于園林綠化苗木在種植施工后恢復生長。夏季搭建蔭棚防過強日曬,防止水分過度蒸發(fā),確保植物成活,達到景觀設計的要求。
四、結語
總之,通過技術性、科學性、藝術性等有機地結合,從而營造出實用、美觀的園林作品。這就要求我們在實踐中,不僅要對工程管理知識的熟悉掌握,還有對綠化現(xiàn)場的施工技術進行指導,如此才能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下,按預定工期完成項目工程。
參考文獻:
[1] 陳宗平.ISO9001標準在園林企業(yè)的應用與推廣[J].南方農業(yè),2010,(4):64-66.
[2]李曉紅-園林種植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淺議[J] -中國園林,2003
[3]李德芳-淺談園林道路的施工及管理 [J]內蒙古林業(yè)調查設計,2002
[4]陳勁元,黃彩云-談談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與管理[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