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在2 0世紀70年代,他們這代人苦樂參半。這個年代出生的人更是由一個純樸的年代進入一個信息時代。而這一代人,有人平步青云,有人懷才不遇,有人歡笑,也有人哭泣。他們在生活中承受著不同的壓力,感受著不同的遭遇。今天,我把候華言先生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與眾分享,希望能夠與您共勉,尋找未來商界的藍海。
騰飛
“一分耕耘,一份收獲”,新的起點,付給他新的夢想。短的的兩年,漢興已成為河南省農業(yè)產業(yè)化重點龍頭企業(yè),“漢興”、“永恒”成為河南省注明商標。他正以百倍的信心帶領漢興人沿著“農—牧—沼”產業(yè)一體化的道路和城鄉(xiāng)一體化建設的夢想,展翅飛翔。
他把漢興公司作為一個平臺,以每畝600元承包土地,通過流轉把大量的土地連成一片,實行“三通”,既每片土地都通水、通電、通路,各項基礎設施健全,保障旱澇保收。通過“三統(tǒng)一”的科學管理模式既統(tǒng)一管理、統(tǒng)一耕種、統(tǒng)一銷售,農民把產品按照訂單賣給公司,由公司統(tǒng)一進行銷售或加工。保證農民每畝的年均凈收益由原來的不足500元提高到1500元以上,收入提高2—3倍,然后以每畝600元的形式在把土地反包給農民,讓農民切實感受到實惠。由原來無償的送與通過流轉每畝可以多收入600元,外出打工的農民愿意。額外的增加了收入,在家種地的農民也愿意。既學會了科學種田,每畝又多增加了2—3倍的收入,種別人土地的農民更愿意,得民心者得天下 。1、通過土地流轉建立一個萬人社區(qū)。2、社區(qū)免費送給農民入住。3、對空心莊盤的土地和廢田地進行復耕,復耕土地收益的10%送給農民入股。老百姓更是愿意。農民由原來的小農經濟,通過公司這個平臺,走進了社區(qū),過上了和城市一樣的幸福生活,是他們一生的夢想,老百姓一百個愿意。通過這個平臺,農民富裕了。通過這個平臺,使傳統(tǒng)農業(yè)步入現(xiàn)代化農業(yè),公司通過收購在銷售的差價以及無償流轉的莊盤土地收益,一次性投入永久收益,企業(yè)必然發(fā)展壯大。漢興人在他的帶領下正一步步實現(xiàn)自己的“中國夢”。
學習
他識字不多卻不是莽夫,他聽了許多歷史故事,耳熟能詳,活學活用。而且他沒斷了看報紙,練書法。雖然識字不多,但絕對不是沒文化。他訂閱很多的報紙,什么歐債危機啦,敘利亞打仗啦,菲律賓槍擊臺灣漁船,小日本釣魚島鬧事”等等,他都知道。識從學中來,他每天早上5點準時起床,學習一個半小時已成為習慣,雷打不動。他愛好廣泛,勤于思考,書房中各種書籍和厚厚的筆記足以證明。他常說自己是半路被逼出道學習的,我有很多老師指引我,老師就是我愛讀的書。
一首歌中唱的好:“故事里的事,說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說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他,這個升華于前輩民族商業(yè)家集體,又真實展現(xiàn)了農民企業(yè)家的風采。商戰(zhàn)激烈,滄海桑田,傳奇故事生活中未必全有,但他走過的路是一條真實路。2013年12月29日,他應邀去北京出席了商務部主辦的“誠信食品國際博覽會”,以他的創(chuàng)業(yè)事跡和人品魅力得到了商務部領導的好評,漢興產品也被評為全國“十佳誠信食品”,我們有理由相信:他的“用道德良心做放心食品”是對全國人民的承諾,必將一言九鼎。
研究他,我腦海中浮現(xiàn)的是他曾經在車間里辛苦勞作的身影。說一千道一萬,關鍵是邊學邊干不是看。新的一年,新的起點,新的希望,自北京回來,他在研究與韓國的合作,讓產品走出國門,在商海中打造中國的食品號航母,營造百年企業(yè),愿他的中國夢早日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