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月風,徐 敏,曹 廷,楊啟帆,劉 霞
預防接種是運用免疫學原理,將相應的生物制品通過適宜的途徑接種于易感者機體,使其發(fā)生免疫反應,從而產生對疾病的特異抵抗力,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達到預防相應傳染病發(fā)生的目的[1]。我國從1978年開始實施兒童計劃免疫工作,對降低傳染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保護兒童身體健康、促進經濟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上海是國際經濟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和航運中心,目前常住人口2 300萬,其中流動人口達1 000萬,隨著外來流動人口在上海市居住人數(shù)逐年增多,流動婦女兒童健康問題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由于流動人口人戶分離,使得我國以戶籍為基礎建立的兒童保護政策已明顯不適應流動兒童,預防接種工作難以落實,易留下免疫空白點,使相關傳染病流行成為可能,嚴重威脅著兒童的健康。家長作為兒童的主要監(jiān)護人,對預防接種的實施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但根據(jù)現(xiàn)有的文獻來看,目前嬰幼兒監(jiān)護人群對于兒童預防接種相關知識了解有限,導致個別地區(qū)出現(xiàn)建證率低、漏種、接種不及時等一系列問題[2];有些家長知識水平不高,理解問題的能力較差,不知道預防接種的目的、接種的時間、地點、接種的禁忌或可能出現(xiàn)的副反應[3,4]。尤其是隨著接種品種和次數(shù)的增加,發(fā)生預防接種不良反應的報告數(shù)量也越來越多,兒童家長對不良反應的知識掌握不全面。本研究以流動兒童預防接種為主要著眼點,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研究流動兒童家長對預防接種認知的狀況,探求影響認知的因素,為流動人口的管理和預防接種的知識宣教提供依據(jù),保證安全、有效地開展流動兒童預防接種工作。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典型抽樣的方式選取上海市10所社區(qū)醫(yī)院免疫預防接種門診的0歲~3歲家長500人。入選標準:帶0歲~3歲嬰幼兒去社區(qū)醫(yī)院進行預防接種的家長,能讀懂問卷,愿意進行調查者。排除標準:患有預防接種禁忌證的兒童家長,患有認知障礙的家長。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調查問卷由研究者根據(jù)研究目的和內容自行設計,包括一般資料和預防接種知識認知情況兩個維度。一般資料包括兒童年齡、與家長關系及相關的家長信息。預防接種知識主要由10道問題組成,每題5分,滿分50分。0分~29分:知識了解程度差;30分~39分:知識了解程度一般;40分~50分:知識了解程度好。正式調查前,從楊浦中心醫(yī)院抽取30名前來進行預防接種的嬰幼兒家長進行預調查。對問卷中有歧義的項目進行記錄統(tǒng)計,進一步對問卷進行修改,形成最后的調查問卷。預防接種知識認知維度的克朗巴赫α系數(shù)為0.716,說明內部一致性較好。利用Spearman相關系數(shù)考察問卷的內容效度,相關系數(shù)為0.479~0.762,相關性較好,說明預防接種知識認知維度的內容效度較好。在預調查過程中請10名臨床及相關專業(yè)的專家參與問卷填寫并給出評價,10名專家中4名認為問卷內容非常全面,4名認為問卷內容全面,2名認為問卷內容基本全面,均未提出進一步修改意見。
1.2.2 調查方法 2013年1月—2013年5月進行為期4個月的問卷調查。由調查組成員向家長講明調查目的和內容,家長自行、無記名填寫問卷,當場填完并回收問卷。每所社區(qū)醫(yī)院抽取50人以上參與調查,共發(fā)放問卷550份,實收532份。對所有收回的資料進行逐份審查,出現(xiàn)邏輯錯誤或未按規(guī)定填寫的視為無效,予以剔除。共回收有效問卷500份。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錄入、分析。
2.1 一般情況 兒童一般情況:<12個月252人,12個月~24個月164人,25個月~36個月84人;男238人,女262人。家長一般情況:父親225人,母親253人,祖父母及外祖父母22人;年齡20歲~29歲253人,30歲~39歲232人,40歲及以上15人;學歷??萍耙陨?10人,高中及中專236人,初中及以下154人;家庭人均月收入1 500元以下15人,1 500元~3 500元297人,3 500元以上188人。
2.2 家長對預防接種時間的認知情況 500名家長中,139人(27.8%)表示一定會帶領嬰幼兒準時接種,361人(72.2%)選擇會拖延預防接種的時間??梢钥闯?,大多數(shù)家長無法保證及時帶領嬰幼兒進行預防接種工作,這主要是因為政府有關部門預防接種宣傳工作不到位及家長的認知水平不夠所引起。而父母親工作太忙,也占有一部分比重,因此需要家長盡量協(xié)調好嬰幼兒預防接種時間和上班時間,不要顧此失彼。影響準時接種的因素見表1。
表1 影響準時接種因素(n=361)
2.3 獲得預防接種知識途徑(見表2)
表2 獲得預防接種知識途徑(n=500)
2.4 家長預防接種知識知曉情況 10道簡單的預防接種題目中,回答較好的96人(19.2%),回答一般的166人(33.2%),回答差(即不及格)的238人(47.6%)。從整體上來看,整個預防接種知識知曉情況并不理想,只有約兩成的人對預防接種有著較好的認知水平。
2.5 預防接種認知情況影響因素分析 將家長年齡、家長與兒童關系、家長文化程度和家庭月收入作為自變量,將問卷是否及格(0為不及格;1為及格)作為應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歸分析,結果見表3。
表3 影響流動兒童家長預防接種認知情況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3.1 流動兒童家長預防接種相關知識掌握情況 近年來,政府部門關心民生工程,不斷推進流動兒童預防接種工作,使流動兒童預防接種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此次調查中發(fā)現(xiàn),家長對于預防接種的認知水平還存在一定的偏差。近50%的家長未能達到預防接種相關認知度的合格水平。家長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影響其自身接受信息的程度和效果,加上他們在成長、生活過程中,受到環(huán)境等各方面的影響,可能并未接受過兒童預防接種相關知識的學習,且對兒童健康問題有所忽略,多數(shù)人認為只有出現(xiàn)癥狀時才是生病,才需要就醫(yī),造成了在一些比較簡單、基礎的問題上存在認識上的偏差。因此,有必要改變外來人員的錯誤觀念,增加預防接種相關知識,從而提高預防接種知識水平,保證嬰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3.2 流動兒童家長獲得預防接種相關知識的途徑 本研究結果顯示,有59.0%流動兒童家長是從醫(yī)務人員口中獲取預防接種相關知識,34.3%的流動兒童家長未能及時接種的原因是“不知道何時接種”,49.3%家長認為“沒有必要遵循接種時間”,3項數(shù)據(jù)表明部分流動兒童家長傾向于被動地獲取知識,而不是出于自己的主動需求。要求社區(qū)醫(yī)務人員繼續(xù)加大力度宣傳預防接種知識,提高外來人口對預防接種重要性的認識。對從事預防免疫工作的專業(yè)人員來說,需要進一步拓寬相關知識的宣傳,加大電視等大眾媒體的宣傳力度,增加預防接種宣傳冊的講解和發(fā)放工作,增大流動兒童家長對于這部分知識的接觸面,從而將被動接受轉變?yōu)橹鲃有枨?,以此促進家長有效地了解預防接種的相關知識。
3.3 文化程度和經濟狀況是影響流動兒童家長預防接種相關知識掌握情況的主要因素 2008年的一份研究結果顯示,文化程度、收入與關心衛(wèi)生保健程度三者呈正相關,文化程度較高、收入較高的人群更加關心預防衛(wèi)生保?。?]。文化程度越高,其所接受的知識越多,能夠更為有效地促進其對事物的正確認識。收入豐厚的家庭,不用為了生計過于操勞,能夠有較多的精力投入子女的成長過程中,對子女的健康問題也更加重視。外來務工人員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偏低,迫于自身的經濟狀況,通過務工來賺取報酬,對預防接種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且獲得信息的有效渠道較為狹小,導致他們往往無法意識到健康知識、健康行為的重要性,缺少防患于未然的意識。為了生計,家長每天疲于奔命,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兒童的健康問題上。
3.4 建議 首先,需加大對流動兒童家長進行預防接種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教育重點為預防接種的注意事項、常見的不良反應、接種禁忌證等相關內容。健康教育過程中,可采取與居委會合作的形式,通過利用社區(qū)的宣傳欄、電子屏等宣傳相關知識,擴大宣傳途徑。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的護理工作人員應不定期地開設預防接種知識講座,與流動人員面對面交流,發(fā)放宣傳冊,提高人們對預防接種的認識。政府部門應該通過報刊、電視等大眾傳媒加大對預防接種的宣傳,促使更多的外來人口能夠有效獲取預防接種的信息;其次,可為外來人員提供學習、深造的機會,與社會志愿工作部門合作,定期由志愿者給外來人口授課,促使外來人員整體文化水平的提升;最后,要關注外來人口的基本生存狀況,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讓他們能將一定的精力投入兒童的成長過程中,避免因生計問題而導致對健康問題的忽略。免疫預防接種部門要及時做好相關信息處理與反饋,在兒童進行疫苗接種時,加強對家長進行相關知識宣傳,在簽署知情同意書、登記接種證、接種疫苗時,每一步都能詳細、耐心地與家長進行溝通[6];通過建立統(tǒng)一的信息管理系統(tǒng)定期查找遲種、漏種的兒童,起到及時監(jiān)督的作用,保證每位外來流動兒童能夠及時、有效地進行預防接種。
[1] 崔焱.兒科護理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47-48.
[2] 韓紅麗,武晉萍,王雅芬,等.兒童家長預防接種認知情況調查[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11,22(4):218-219.
[3] 丁立雄.628名兒童監(jiān)護人預防接種知識調查[J].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1,9(23):52-53.
[4] 張喜.流動兒童母親預防接種知識及影響因素分析[J].當代醫(yī)藥,2009,15:155-156.
[5] 張紅梅,歸國平,李乃洪.肥胖、吸煙、文化程度和收入與居民健康行為的關系[J].職業(yè)與健康,2008,24(24):2695-2696.
[6] 周惠玲.持續(xù)質量改進在新生兒預防接種管理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2,10(11B):2996-2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