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流行性出血熱;調查;傳染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696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1-6702-01
2011年3月2日,榮成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接到報告,虎山鎮(zhèn)發(fā)生1例流行性出血熱病例,榮成市CDC進行了流行病學調查和疫點處理工作,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1 流行病學調查
1.1 基本資料 患者王某,男,38歲,個體出租司機,于2011年2月25日開始出現發(fā)熱(體溫達40℃)、全身乏力、頭痛、腰痛、眼眶痛、臉紅、頸紅、胸紅、惡心、嘔吐、腹瀉、雙眼球結膜出血、水腫;前胸可見散在出血點、腋下可見條狀出血點。在榮成市黃山鎮(zhèn)衛(wèi)生院門診進行三天的抗炎、抗病毒治療不見好轉后,于27日晚轉入榮成市第二人民醫(yī)院綜合病房,3月1日出現了低血壓休克癥狀,于3月2日轉到威海市立醫(yī)院,實驗室檢查結果陽性,確診為流行性出血熱后轉入威海市傳染病醫(yī)院,3月3日出現少尿等腎臟癥狀后轉入威海市404醫(yī)院進行搶救,3月4日零時該院報告病人死亡。
1.2 現場調查 患者住西雙廟村,位于榮成市西北方向,地處山區(qū),屬丘陵地貌,全村共160戶,約400多人,農民收入主要以農業(yè)為主?;颊咦≌挥谠摯宓奈髅妫渥≌瑑刃l(wèi)生狀況較差,其家的東廂門有被老鼠咬傷的痕跡。經詢訪患者發(fā)病前四周無明確外出史、接觸鼠類史、昆蟲叮咬史、野外留宿史、也未在鼠洞附近、場院禾草上坐臥過;工作場所無鼠或鼠排泄物等。家人及鄰居均無發(fā)病。
1.3 疫點處理經過
1.3.1 防鼠滅鼠工作 首先對病家周圍50m范圍內的住戶進行鼠夾滅鼠,并要求全村搞好環(huán)境衛(wèi)生和室內衛(wèi)生,清除垃圾,消滅老鼠的棲息場所。
1.3.2 消毒和滅螨工作 對患者使用過的食用具等用“84”消毒液進行徹底地消毒;對病人換洗衣服、被褥等進行焚燒。采用1‰敵敵畏對病家周圍50米范圍的室內外進行噴灑,對患者工作場所用過氧乙酸進行消毒。
1.3.3 預防接種工作 對密切接觸者動員其進行流行性出血熱疫苗的預防接種工作,共計接種5例。
1.3.4 宣傳食品衛(wèi)生管理 全村450戶1000余名居民每人發(fā)放“流行性出血熱防治知識解答”宣傳單1份,在村衛(wèi)生室和村委大院張貼“流行性出血熱防治知識圖解”供群眾學習,并告知村民如有類似癥狀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2 討 論
流行性出血熱是一種鼠源性傳染病,老鼠特別是野鼠是出血熱的傳染源。一般認為,流行性出血熱病毒主要通過呼吸含病毒的塵埃、進食被污染食物、螨蟲叮咬等途徑傳播。因此要求村委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和教育村民要提高防鼠意識,食品(包括糧食、蔬菜、水果等)避免與鼠類及排泄物直接接觸,糧食不要直接放在地面上,應離地、離墻墊高存放,也可放在鼠不能進去的柜子里。嚴禁玩弄鼠類,千萬不要赤手接觸鼠尸,鼠尸及時用塑料袋封存后帶到野外深埋,或將鼠尸焚燒。同時搞好食品衛(wèi)生和食物保藏等,把好病從口入關,防止鼠類及排泄物污染食品或食具,不吃生冷食物,剩飯、剩菜食用前必須加熱或蒸煮后才可以食用。春播季節(jié)注意不要碰傷手臂。講究家庭及個人衛(wèi)生,保持室內衛(wèi)生和地面干燥、勤洗勤曬被褥,不坐臥草地或柴草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