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課不能只關注化學知識與技能,也不應該只有一種授課模式。要充分吸收現(xiàn)代教學理論,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模式,不斷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才能讓課堂由生硬變?yōu)樯鷦?,由平淡轉為精彩,使化學課堂始終充滿活力,切實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效率,讓化學課堂出彩。
一、優(yōu)化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
眾多的教學手段中,教學語言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必須十分重視教學語言的訓練和運用,口頭語言應規(guī)范、生動,板書語言應工整美觀,體態(tài)語言應大方得體。除此之外,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在化學教學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除較為傳統(tǒng)的光學投影儀之外,多媒體技術在輔助教學上,可通過微機揉合圖、文、聲、像為一體,對各種教學信息進行加工,以交互式為手段,為學生創(chuàng)造逼真的情境。例如:在初中化學“奇妙的二氧化碳”一節(jié)的教學中,我們利用錄像觀察用“干冰”升華時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慢慢倒入盛有多個燃著的階梯蠟燭的大燒杯中的實驗,現(xiàn)象、具體、生動,印象深刻,效果明顯。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在課堂教學中,教學方法主要有講授法、提問討論法、模擬發(fā)現(xiàn)法和邊講邊實驗法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教師通過語言、實驗、示范等手段,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技能、技巧,系統(tǒng)地傳授化學知識。在教學中應堅決摒棄“填鴨式”,應使教師的“教”致力于“導”,服從于學生的學。教師應特別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如采用“啟發(fā)式綜合教學法”,滲透情景教學思想,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協(xié)作研究,相互討論,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獨立的思維,領悟化學原理,并掌握化學學科的研究方法。例如初中化學“性質活潑的氧氣”一節(jié)中,有關氧氣的化學性質,可采用邊學邊實驗的方法,由學生分組實驗,氧氣可用雙氧水(二氧化錳作催化劑)來制得,這樣操作起來比較簡便,教師可先演示,也可邊討論邊演示,得出操作中的注意點,然后讓學生自己實驗,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效果顯著。
二、建立新型師生關系,營造探究氛圍
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因此,教師要準確地給自己的角色定位,由“教學的主宰”轉為“合作學習中的首席”,既要保持必要的權威,又不能以絕對真理的擁有者自居。要相信學生自學自悟的能力,重視學生潛能的開發(fā)。鼓勵學生向書本挑戰(zhàn),向老師挑戰(zhàn),向傳統(tǒng)挑戰(zhàn)。重視學生的自我感受和獨特見解,耐心傾聽學生的心聲,視學生為合作者、朋友,確立學生的自信,使學生在一個寬松、愉悅的氛圍中思維得到發(fā)展,個性得到張揚。例如:在教學中,我不僅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而且還特別注意一些細節(jié)的暗示。如在引導學生探究時,我總是說:“讓我們一起來研究……”,這樣無形中就將老師和學生置于平等的地位,為進一步共同探究營造了良好的心理氛圍。
三、充分開發(fā)和利用化學實驗室的課程資源,邊講邊實驗
邊講邊實驗是化學實驗室課程資源開發(fā)和利用的重要方面。為了讓學生人人動手、觀察、思維,實驗室應創(chuàng)造條件,把教材中的某些演示實驗和部分學生實驗設計為邊講邊實驗。邊講邊實驗必須是一些與講授新課知識緊密配合,能為新知識提供感性材料,使用儀器比較簡單,藥品用量比較少,需要時間較少的小實驗。邊講邊實驗讓學生獨立操作,親自觀察,以更清晰地感知實驗中出現(xiàn)的各種現(xiàn)象和實驗研究的一般過程。教師通過在實驗前的講授來明確實驗的目的和任務,提出觀察的重點,指明實驗步驟,以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實驗現(xiàn)象。讓學生通過語言把觀察到的現(xiàn)象和頭腦中已有的經(jīng)驗聯(lián)系起來,啟發(fā)學生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更深刻、準確、全面地反映事物的本質聯(lián)系。
四、努力為學生營造問題情境
在平時的化學教學中,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案,巧設疑問,以趣激疑,以問設疑,以疑導思。例如在《氫氣的實驗室制法》的教學中,我以下列問題為載體,引導學生用實驗加以探究:(1)在四支試管中,分別加入以下四組物質:a、鎂和稀硫酸;b、鋅和稀硫酸;c、鐵絲與稀硫酸;d銅與稀硫酸。從以上四組實驗結果,你認為哪一組最適合實驗室制氫氣?(2)在四支試管中,分別加入以下四組物質:a、鎂和稀鹽酸;b、鋅和稀鹽酸;c、鐵絲與稀鹽酸;d銅與稀鹽酸。鹽酸能否代替稀硫酸制氫氣?(3)若制取較多量的氫氣,試管合適嗎?如不合適應選用什么儀器?所選儀器有哪些作用?引導學生對問題作層層深入的思考,使學生能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情緒下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學生的思維積極性。
五、教師運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活躍課堂氣氛
所謂幽默是指一種行為的特性,能夠引發(fā)喜悅、帶來快樂、或以愉快的方式使人獲得精神上的快感。教師把幽默帶進課堂,融合于教學之中,就有了教學幽默。教學幽默猶如一根神奇的魔棒,常使語言于一瞬間閃爍出耀眼的火花。前蘇聯(lián)教育家斯特洛夫認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蔽簳蔡岢觯骸懊刻谜n都要讓學生有笑聲。”課堂上力求使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激活學生思維,活躍課堂氣氛,減輕精神壓力,融洽師生感情,形成樂學氛圍。
總之,在化學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讓化學課堂亮出精彩。
(責任編輯 李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