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花1788元購買一塊 inWatch智能手表,友情提示:如果沒有熟練把玩過各種高科技酷玩,且智商至少120,那么,請謹慎購買。
作為一個雖稱不上極客但也涉獵過一些智能硬件設備的用戶,拿到inWatch的前3分鐘,我首先就被其隱蔽性極好的充電接口弄得挫折感備生。
這款智能手表的充電器,不同于一般USB接口那樣采用外凸形式,而是設計成內凹式,這導致的結果是,用戶反復查看手表,都不會找到任何外露插口和凸起的接口,即使懷著一顆羞恥心翻閱說明書(現(xiàn)在還有人會翻閱一款消費電子產品的說明書么?),仍無果——說明書上并沒有充電接口在何處的相關介紹。
當終于找到后,你會發(fā)現(xiàn),inWatch的充電方式其實算是本次測評的所有智能手表中,較有新意的一個—原來,這是一款益智的智能手表??!充電口并非處于通常的表盤側面,也沒有采用外設充電倉,而是,將表帶末端變?yōu)閁SB口(這段表帶顏色會與其他部分略有差別),拔下覆蓋其上的插蓋,就能接入內凹式充電槽充電。
這種充電設計,能保證表盤外觀的完整設計,也充分利用了手表的其他部位。如果在制造工藝上能進一步改善,其實是一舉多得的設計。
此外,通過充電這件小事,我們發(fā)現(xiàn),其實智能手表作為一個全新的電子品類,說明書的撰寫也有不少門道值得摸索(不管有沒有人看,說明書仍然是必須品)。inWatch說明書中,介紹到充電問題時,把關鍵的“充電口”圖示,錯標成“電源鍵/鎖屏鍵”了。這一小點失誤,可能會給第一次使用智能手表的用戶,帶來很大困擾。
作為映趣科技的首款智能手表,inWatch采用塑料機身,手感輕薄,屏幕右側有鎖屏鍵,返回鍵設為觸屏按鍵,在表盤下正中。但或許是因為外殼過于輕薄,屏幕亮起時,會有光線從塑料表殼中透出,有些影響整體觀感。
橡膠表帶因內置充電功能,是這款手表制作過程中的難點。就目前測評機而言,表帶末端的充電接口,還可以更好改進。
在硬件配置上,這款手表表現(xiàn)還不錯: 1.2GHz高頻率雙核CPU,1.54英寸觸屏,4G存儲空間,500毫安電池,支持藍牙,SIM卡槽,還有加速感應器、地磁感應器、陀螺儀等元器件。
200萬像素攝像頭位于表盤前端,這位置有些類似三星Galaxy Gear,但拍攝時的效果其實比后者還隱蔽。許多人一眼看上去,會以為這是耳機插孔。
從這些硬件配置上,可以大致猜出inWatch的主要功能和產品定位。是的,這款手表定位于腕上的獨立移動智能終端—更抓人眼球的說法是,手機替代者。
隨表附贈的一款藍牙耳機,方便用inWatch接打電話。從設計理念而言,這比直接使用手表本身通話要自然得多。不過本次測評中,幾次嘗試藍牙匹配都未能成功。
操作系統(tǒng)方面,inWatch基于安卓4.1.1進行了深度定制。在這么小的觸屏上,inWatch的九宮格鍵盤設置得頗為舒適,觸屏操作也相對流暢。尤其,鍵盤界面沒有擋住輸入框內的內容,不會發(fā)生在有些智能手表上出現(xiàn)的情況:敲擊半天,卻在鍵盤的遮蔽下完全無法看到自己寫了什么。
為保證手表的基本功能,在電量不足10%時,inWatch將僅支持查看時間。測試待機時間在1至2天。
由于目前能適配inWatch的應用還比較有限,因此無法對此做更多評測。不過從其內置的inWatch One應用來看,計步、卡路里消耗等運動健康功能,會是這款手表希望主打的功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