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質是學生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是否擁有健康的心理是能否成為合格人才的一個重要標準。而小學階段是身心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是小學生形成健康心理的黃金期。在小學階段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是現代教育形勢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當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卻令人擔憂。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凈化學生心靈,提高學生的道德,讓學生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使其健康成長成才,這是廣大小學教育工作所共同追求與探討的話題。筆者現結合具體的教學與研究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略談如下。
一、小學生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分析
1.家庭因素。家是學生成長的搖籃,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氛圍、父母關系、家長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父母感情不和,經常吵架,就會給孩子帶來不良的影響,孩子沒有安全感,會產生心理的孤僻,而無法融入學生群體,表現出明顯的不合群。尤其是現代生活節(jié)奏加快,迫于生活壓力,許多家長外出打工,這些留守兒童常由爺爺奶奶照顧,只重視生活方面,而忽視孩子的身心健康,容易造成孩子不健康的心理。
2.學校因素。學校是學生求知的主要場所,學生在學校接受什么樣的教育將會對學生的一生產生重要的影響。在以往的教學中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只重視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提高,而忽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學校并沒有開設心理健康課程,而是把全部的時間與精力放在提高學生成績上。而且在教學中也經常會出現一些偏激的思想與方法,帶給了學生極大的心理負擔,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身心健康。
3.社會因素?,F代社會是一個信息多元、科技迅猛發(fā)展的時代,科學技術在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現在的學生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被家長捧在手心里,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講排場、互相攀比等不良的社會風氣正在學生的身上蔓延,他們最缺的就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與獨立自主。
二、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1.關愛與尊重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在以往過于強調教師的管理地位,教師與學生是管理與被管理、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師生關系的不平等會直接抹殺學生的天性,扼殺學生的個性,壓抑學生的思想與情緒,而直接導致學生與教師間的對立,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帶來不利。要順利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心理素質,首先就要轉變這種對立的師生關系,建立平等、民主、和諧、融洽的新型關系。
為此教師要熱愛學生,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如母親般的愛,以愛來化解學生心靈的冰山,以此來拉近師生距離,使得學生愿意親近教師。
同時還要尊重學生。小學生雖小,但他們同樣需要得到他人的尊重與認可,唯有尊重學生,才能換來學生對教師的尊重,才能讓學生徹底敞開心扉。我們要尊重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與教師一樣平等的主體,這樣更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更能讓學生客觀看待自己,讓學生看到自身的優(yōu)點與長外,從而使學生首先自己接納自己,并進行不懈的努力,以得到更多肯定與認可。這樣我們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2.加強交流與互動,深入了解學生的整體情況。學生是教育的對象,只有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才能讓心理健康教育貼近學生的實際,容易為學生所接受,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師在平時要做一個傾聽者與交流者,要與學生展開充分的交談與交流,多與其他科任教師溝通,與家長加強聯系,以全方面多角度地掌握學生在校、在家的各種情況,以達到對學生情況的全面掌握。這樣才能對癥下藥,及時發(fā)現解決問題。
如我班有一名學生最近經常遲到,通過與其他教師交流發(fā)現也有反常的舉動,原本認真聽講的他現在在課上不認真聽講,總是昏昏欲睡。發(fā)現這一情況后,我并沒有武斷地對他進行批評,而是積極與他交談,讓他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心。在教師強大的情感攻勢下,他終于向我說明原來他的父母常年不在家,一直照顧他的奶奶又生病了,他需要照顧奶奶,又害怕奶奶會離開他。了解了原因,我與他進行心靈的溝通,幫助他打消顧慮,他的臉上終于出現了笑容。
3.建立家校一體化合作平臺。教育學生需要家長、學校與社會的共同努力。在教學中我們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聯系,建立家校一體化平臺,為學生提供更好的環(huán)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一是定期召開家長會。要經常把家長請到學校,向家長通報學生在校的基本情況。二是定期家訪。及時了解學生在家中的情況。三是電話家訪。由于許多學生的父母長期在外,我們可以利用電話、網絡等加強溝通,及時通報學生的基本情況。在此基礎上建立個性檔案,將家長納入到教育體系中來。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和家長更多地了解學生在校與在家中的各方面表現,才能起到共同監(jiān)督、共同教育的目的,才能讓學生在家中與在學校言行一致,才能共同為學生構建一個和諧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愉悅發(fā)展。
總之,我們要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于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真正以學生為出發(fā)點,抓住學習與生活中的細節(jié),從細節(jié)入手,從小處著手,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