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園林建筑,是由房屋、山水、花木等組成的綜合建筑群體。人們常把“園藝造院”喻為“凝固的音樂”或“石頭的史書”是不無道理的。特別是明、清以后的園林,眾多工匠傾盡畢生心血,將江南詩詞、繪畫藝術(shù)注入園林建筑之中,把竹、松、梅、荷、山、石等自然景物融進庭院。
【關(guān)鍵詞】園林建筑;人文氛圍;旅游經(jīng)濟
昔日,能令古人從園林景觀中獲得安撫和感悟;今日,能使人感受到先祖的胸懷和意境,使無言的花卉樓臺滲進了濃濃的人情。因而,“園林景物”也如同插上了翅膀,飛入人們的心中,同時炒起了一方的旅游人氣。顯而易見,在造園過程中,“人文氛圍”的營造是不能忽視的一環(huán)。
1 “沈園”的文化積淀
一提到園林的“人文氛圍”,不少人會想到紹興的“沈園”。因為沈園之所以具有吸引力,很大程度上來自南宋詞人陸游那篇優(yōu)美,凄切婉轉(zhuǎn)的《釵頭鳳》,及百年來人們根據(jù)陸游原作改編的戲劇,使沈園聲名遠播,百年流芳。
陸游作為一代文豪,一生坎坷,飽經(jīng)風霜,憂國憂民,寫下了千古傳誦的詩詞。但是在個人情感上,竟然也會和普通人一樣有著抱恨終生的遺憾!尋常的花卉樹木、尋常的樓臺庭院,也因之添彩生情。無言的園林,因陸游詩文、戲劇的流傳而成為“千古名園”,成為眾多游客注目的旅游沸點??梢娢幕瘍?nèi)涵、歷史沉淀的挖掘也是重要組成部分。
2 尋找“文化底蘊”
一個園林建筑,一座樓臺,或者僅僅一條長廊的設(shè)計或修建,需要耗費人們大量的心血和資金投入。我們建造的許多事臺樓閣,外觀秀雅,融江南園林和北方宮廷風格于一體。不少園林建筑,中西結(jié)合,甚至搬來了歐洲、印度、俄羅斯或中東的造園風格,創(chuàng)意別出心裁,不可不說是“精品”之作。但是名氣不大,游人廖廖,很難形成一方的旅游氣候,達到預期的人氣和經(jīng)濟效益。究其原因,多數(shù)是因為缺少人文沉淀的挖掘,缺乏有創(chuàng)意的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是可以“創(chuàng)造”的,是可以“臆想”的,也是可以“尋找”的。比如,杭州的雷峰塔,游人一到那里就不由想起白娘子的故事;飛來峰,人們馬上會記得濟公的傳說。但是雷峰塔下是否真有白娘子?“飛來峰”是否真從印度“飛”來?無人追究。不言而喻,那是子虛烏有的事,是前人臆想出來的。但是這些曲折離奇的傳說,就是那么具有吸引力,就能夠炒起一方的旺盛旅游人氣,能成為當?shù)刎斣礉L滾的“源泉”,這就不能不令人深思了。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的古國。每一塊土地都有厚實的文化積淀,每一個地區(qū)都有特殊的人文歷史,一個優(yōu)美的故事,一段感人的傳說,能讓一座樓臺、一個亭子、一所庭院,名揚四海,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海市蜃樓”、成為一個旅游熱點,進而帶動一方經(jīng)濟。就看我們怎樣去利用和創(chuàng)造了。
3 刻意挖掘有創(chuàng)意的“人文源泉”
近代以來,許多地方建造了眾多頗有特色的亭臺樓閣、園林庭院,但是不少園林建筑人氣不旺,經(jīng)濟效益并不理想,有的秀雅樓臺,竟然只能作為旅游景點附設(shè)的小賣部或者茶室來處理。也有的地方,擁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只是還沒有被人“發(fā)現(xiàn)”。 如,杭州的“望海樓”,地處湖畔鳳凰山麓,其山襟江帶湖,樓閣立于山巔。游人登樓、前賞西湖秀色,后觀大江東去。古人稱之:“臨鏡映西子,聽濤倚錢塘”。
厚實的人文環(huán)境、動人的史實,為園林造景襯托了濃濃的人文氛圍,如同沈園、如同望海樓、如同雷峰塔一樣源遠流長。使游人進入園林,睹物思人,觸景生情。然而,一些歷史名園現(xiàn)在大多處在鬧市之中,寸地寸金,周邊高樓林立,噪聲不絕于耳,商業(yè)氣氛濃厚,破壞了傳統(tǒng)庭院刻意營造的氛圍,使人感到格格不入。
4 結(jié)論
美麗的園林建筑,無疑能為城市的容貌增輝添彩。要使“園林景觀”揚名天下,成為炙手可熱的旅游景點,除了庭園的設(shè)計與建造之外,還必須在“人文背景”挖掘上下工夫。我們在園林建筑的創(chuàng)景、造園時,不僅要在構(gòu)建上“費盡心機”,創(chuàng)出精品,而且還要在人文的挖掘上“竭盡全力”,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口上、用在文化上、用在民俗化的特色上,讓我們的園林藝術(shù)插上新的翅膀,飛向每一個人心中,創(chuàng)造出一個個千古不朽的“文化精品”,留給游人,留給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