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提高土地綜合利用效率,增加經(jīng)濟效益,現(xiàn)總結馬鈴薯、豇豆、芫荽、大白菜四種四收復合種植技術。其中豇豆、芫荽夏季種植,填補市場空缺,效益較高,總體收入可觀。茬口安排:馬鈴薯3月初播種,5月下旬收獲;豇豆、芫荽6月上旬播種,7月下旬收獲結束;大白菜8月上旬播種,12月收獲。并從整地、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進行科學管理,從而實現(xiàn)了較高的經(jīng)濟效益。
【關鍵詞】馬鈴薯;豇豆;芫荽;大白菜;復合種植
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種植業(yè)綜合產(chǎn)出效益,近年來邳州市鐵富鎮(zhèn)積極探索各種高效復合種植模式,其中馬鈴薯、豇豆、芫荽、大白菜四種四收高效種植模式,經(jīng)濟效益較好。一般每667㎡可產(chǎn)馬鈴薯2000kg、豇豆1000kg、芫荽500kg,大白菜5000kg,純收入5000元左右。種植茬口安排:馬鈴薯3月初播種,采用地膜覆蓋種植,5月下旬收獲;豇豆、芫荽6月上旬同畦播種,芫荽利用豇豆遮陰降濕,同時阻擋暴雨沖刷,有利其生長,7月中旬前陸續(xù)收獲結束;豇豆7月中旬開始采摘,8月上旬采摘結束;大白菜8月中旬播種,12月中旬收獲。
1 馬鈴薯
1.1 品種選擇
選擇早熟、高產(chǎn)、抗病脫毒品種“荷蘭7號”、“荷蘭15號”、“早大白”等品種,每667㎡用種量100~150kg。
1.2 種薯處理
一般于2月下旬選晴天中午溫度較高時進行曬種醒種,連續(xù)曬種3d以上。曬種后切塊,向頂端縱切成20~30g重的小塊,每塊上帶1~2個芽眼,小薯可整薯作種。切好后即可在土溫室或比較溫暖的室內(nèi),適宜溫度在15~20℃環(huán)境下催芽。催芽方法:將種薯與沙子分層放置,厚度約3~4層,期間保持經(jīng)常濕潤狀態(tài),一般15~20d芽長1.5cm左右時即可取出晾芽播種。
1.3 整地施肥
馬鈴薯塊莖膨大需要疏松、肥沃、透氣的土壤,因此可在初冬將預留地進行深耕凍垈,耕深在30cm以上,播種前細耙。施足基肥。馬鈴薯需肥量較大,特別對鉀元素吸收較多,因此一般每667㎡需施土雜肥3000kg以上,45%硫酸鉀復合肥50~75kg,單質(zhì)硫酸鉀肥10kg左右。一般采用作壟栽植,做成寬60cm、高20cm的壟較為適宜。
1.4 播種覆膜
播種時于壟上開溝,下種溝深10cm左右,播種穴距20~25cm,每677㎡4500~5000穴。下種結束后整平壟面,然后每667㎡用100ml二甲戊靈乳劑兌水40kg,均勻噴霧封閉土壤進行化除處理,其后壟上覆蓋0.004mm地膜,四周壓嚴壓實以保溫保濕。
1.5 田間管理
出苗后及時破膜放苗,干旱情況下澆好齊苗、團棵、現(xiàn)蕾、薯塊膨大4次水。澆水時不可大水漫灌,順壟溝澆至壟高1/2~1/3為宜,保證充足的水分供給。馬鈴薯于現(xiàn)蕾期秧長到40~50cm有徒長現(xiàn)象時,可用15%多效唑20g兌水40kg噴霧控制旺長,塊莖膨大期,葉面噴施馬鈴薯塊莖膨大素2次促進膨大。
注意防治好病蟲害。主要病害為晚疫病,在雨水偏多和花期前后易發(fā)生,可用瑞毒霉或甲霜靈800倍液噴霧防治2次左右。主要蟲害為蚜蟲和蠐螬,蚜蟲為葉面害蟲,發(fā)生時可用10%吡蟲啉2000倍液噴霧防治;蠐螬為地下害蟲,發(fā)生時可用50%辛硫磷500倍液澆灌防治。
2 豇豆
2.1 品種選擇
選種適應當?shù)胤N植的之豇28-2、朝研901等高產(chǎn)架豇豆品種,667㎡用種量2kg。
2.2 施足底肥
每667㎡施用充分腐熟農(nóng)家肥3000~5000kg,磷酸二銨30kg,45%復合肥50kg。施肥后靶地,做平畦,畦寬1.2m左右。
2.3 播種
采用雙行定植,穴距30~40cm,適當稀播,給芫荽生長留下充足空間。每穴播種4~5粒,留苗2~3株。
2.4 補苗
出苗后及時檢查,缺苗移栽預備苗補栽,并對補苗及時澆水,保證與正常苗同步生長。
2.5 及時搭架
在植株開始“甩蔓”時搭架引蔓,以利通風透光,減少落花落莢。一般用2~2.5m長竹竿搭人字架,中上部4/5處橫放一竹竿,用繩子扎緊作橫梁,引蔓沿支架生長。
2.6 水肥管理
結莢前控制水分,為利于芫荽生長,可保持土壤濕潤。幼莢2~3cm時開始澆水,每隔5~7d澆水一次。施肥上結莢前施一次,可以采用穴施,結莢后兩次,采用隨水撒施法,每次每667㎡復合肥20kg或“沖施寶”10kg。
2.7 病蟲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銹病、煤霉病、炭疽病,發(fā)生期可分別用15%三唑酮800倍液、50%腐霖利1000倍液、80%大生800倍液防治1~2次。蟲害主要是豆野螟,可用2%阿維菌素2000倍液于幼蟲期及時防治。病蟲害防治上要選用高效低毒藥劑,芫荽采收期盡量少用藥或不用藥,以減少對芫荽的污染。
3 芫荽
3.1 品種選擇
夏季播種選用耐濕熱、耐病、抗逆性強的大棵大葉型品種,每667㎡用種1kg。
3.2 精細播種
芫荽在高溫條件下發(fā)芽較困難,要搞好種子處理。播前先碾碎果皮,搓開種子,并用8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0倍液浸種0.5h后撈出洗凈,再用冷水浸泡20h左右后播種。和豇豆同畦同時播種,采用撒播法,播后蓋土1.5cm左右,上覆稻草保濕,待芫荽80%出苗后揭去覆蓋物。
3.3 間苗除草
芫荽2片真葉時開始間苗、疏苗、定苗,苗距5cm為宜,同時人工撥除雜草。
3.4 水肥管理
結合豇豆水肥管理,要互相兼顧。前期不追肥,少澆水保持土壤濕潤,苗高4cm后結合澆水進行追肥,可采用隨水撒施或沖灌追肥2次,每667㎡復合肥15kg,或“沖施寶”10kg。
3.5 病蟲害防治
芫萎病蟲害較少,一般會發(fā)生早疫病和葉斑病,可分別用70%代森錳鋅600倍液和70%百菌清1000倍液防治。蟲害一般會發(fā)生蚜蟲,可用10%吡蟲啉2000倍液防治。
芫荽于播后30d苗高15cm即可提早陸續(xù)開始采收上市。
4 大白菜
4.1 品種選擇
選種抗病、結球性好,耐貯藏的中晚熟品種,如北京新3號、魯白1號等。
4.2 施足基肥
豇豆收獲后及時清前茬,每667㎡施農(nóng)家肥5000kg左右,尿素20kg,二銨10kg,45%復合肥40kg,施肥后耕耙整地。
4.3 整畦直播
采用小高畦栽培,灌溉方便,排水便利。畦距60cm,畦高30cm左右。于畦上開長10cm,深1cm淺穴,然后澆透水,水滲干后每穴播種10余粒,每667㎡用種50~100g左右。
4.4 間苗、定苗
一般分2~3次完成,幼苗達到20d后團棵階段定苗,株距50cm,每667㎡2300棵左右。
4.5 水肥管理
由于前期氣溫較高,在澆足底墑水的情況下于幼苗頂土和出齊各澆一水,以促進全苗和齊苗。幼苗期一般根據(jù)天氣情況于間苗和定苗后各澆一次水,蓮座期后需水增多,要間斷性灌溉,見干見濕,適當煉苗。結球期需水最多,一般應澆水3~4次。澆水時采用溝灌,但不要積存水,保持土壤濕潤。肥料管理上幼苗期可每667㎡施硫酸銨10kg,蓮座期追施20kg。施肥時應埋施,不能撒施土表以提高肥效。
4.6 病蟲害防治
大白菜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和軟腐病。防治病毒病在苗期澆水降溫有利于控制病毒病的發(fā)生,發(fā)病期可用5%香菇多糖500倍液噴霧防治2次。霜霉病可用70%代森錳鋅600倍液,軟腐病用72%農(nóng)用鏈霉素1000倍液防治。蟲害主要有蚜蟲和菜青蟲,可分別用10%吡蟲啉、2%阿維菌素2000倍液防治。
參考文獻:
[1]譚宗九.馬鈴薯高效栽培技術[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
[2]張玉平,王秀存,林素玲等.春馬鈴薯、大白菜間作套種高效栽培技術[J].河南農(nóng)業(yè),2001(11).
[3]李大方.長豇豆無公害栽培技術[J].蔬菜,2008(01).
[4]劉陽.香菜栽培技術[J].農(nóng)村科技,2011(05).
[5]李志剛.秋季大白菜栽培技術[J].河南農(nóng)業(yè),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