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從選好種子、適時育苗、地塊選擇、精心管理和防治病蟲等幾個方面敘述了紫薯的種植技術。
【關鍵詞】紫薯;種植技術;選種;育苗;管理
1 紫薯介紹
紫薯又叫黑薯,薯肉呈紫色至深紫色,它除了具有普通紅薯的營養(yǎng)成分外,還富含花青素和硒元素?;ㄇ嗨貙θ梭w一百多種疾病有預防和治療作用,被譽為繼水、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之后的第七大必需營養(yǎng)素。硒是人體抗疲勞、抗衰老、補血的必要元素,被稱為“抗癌大王”,易被人體吸收,可留在血清中,修補心肌,增強機體免疫力,清除體內(nèi)自由基,抑制癌細胞中DNA的合成和癌細胞的分裂與生長,預防胃癌、肝癌等癌病的發(fā)生。紫薯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18種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的氨基酸,維生素C、B、A等8種維生素和磷、鐵等十多種天然礦物質元素。紫薯還富含纖維素,可增加糞便體積,促進腸胃蠕動,清理腸腔內(nèi)滯留的粘液、積氣和腐敗物,排出糞便中的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保持大便暢通,改善消化道環(huán)境,防止胃腸道疾病的發(fā)生。隨著人們對紫薯價格的認可,紫薯種植越來越普及,各種產(chǎn)品也會開發(fā)涌現(xiàn)出來,不但可以豐富人們的餐桌,其藥用價值也會更多地得到開發(fā),前景廣闊。
2 選好種子
紫薯的品種很多,適合浙江種植的有:日本紫薯王、紫羅蘭,浙紫一號、越南早熟等。首先是要選好種子,準備育種的紫薯在地上要多養(yǎng)幾天,使得薯塊成熟,從土中挖出來后在太陽下曬兩天,使得種子干燥,并殺滅病菌,最好整棵成串貯藏,以減少薯塊的創(chuàng)傷,一般采用地窖式保溫保暖技術,保證種薯貯藏質量。
3 適時育苗
在3月中旬氣溫達到15度左右時,可以出窖育苗,先做好苗床,選擇背風向陽、地勢高操、土壤通透性好、富含有機質的土壤做苗床。苗床寬1.2米,厚度20~30厘米,長視地塊而定,畝施熟腐人糞尿10擔作底肥。將種子橫放連接排在苗床上,一般每平方米用種薯15千克左右,尾部著泥,頭尾方向一致,行間距5厘米左右,上蓋2厘米厚細土,用噴霧器將土噴濕,蓋好地膜,復蓋天膜,保濕保溫,及時培土,等到芽苗長到二十厘米以上時,就可以剪插到大田里。
4 地塊選擇
紫薯雖是薯類的一個屬種,由于紫薯的生長習性與其地薯類不同,選擇不同的土壤對紫薯的產(chǎn)品質量有一定影響,以黑土、沙土、黃泥土為宜,地勢稍高、向陽為佳。選擇土地與紫薯的質量與產(chǎn)量至關重要。一般選擇土地肥沃,有機質較高的土壤為宜,深挖起壟,以壟栽為佳,這樣有利于擴大根系活動,也便于排灌。
紫薯是地下結塊的作物,它需要深、松、活的良好土壤環(huán)境,土壤要求提前15天深翻25~35厘米,深溝大壟為好,達到深耕、土細,壟距一般在60~70厘米,壟高25~30厘米。結合土地深翻,每677平米用47%樂斯本250~500克配1000倍溶液施于土層,然后深翻,以防治地下害蟲。
5 精心管理
紫薯是高產(chǎn)高效作物,需肥量較多,加之起壟載植,不便追肥,土壤肥沃的地塊,一次性施足基肥最省力。一般畝施優(yōu)質有機肥40~50擔,氮、磷、鉀、復合肥35~50千克,有機肥全部耕前撒施,復合肥起壟時作包心肥。適時早栽,紫薯一般一年種植一茬,氣溫在15度以上的情況下,扦插越早越好,一般春薯4月下旬至5月上旬扦插,大田生長期為170天以上,栽培方式有常規(guī)和地膜覆蓋兩種,適時早插及采用地膜覆蓋栽培有利于提高產(chǎn)量,一般每畝密度為4000~5000株,采用窄壟單排,行距為60厘米,株距為30厘米。薯苗以橫斜插為好,深度栽入三個節(jié)為宜,節(jié)多結薯就多。紫薯作壟后趁土垠濕潤,施一次除草劑,防止雜草生長,、扦插后15天中耕2~3次,結合中耕培土扶壟,紫薯怕漬水,雨后一定要及時排除多余水分。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基肥為主、追肥為輔的原則,基肥占施肥總量的70%,追肥占30%,一般畝產(chǎn)在2000~2500千克,要求畝施有機復合肥50千克或尿素15千克+硫酸鉀15千克+過膦酸鈣25千克。前期要注意查苗補苗,中期要及時提藤,提藤時不要打亂方向,提起后仍放回原處。由于紫薯藤蔓生長力旺盛,節(jié)間不定根較多,提藤是提高紫薯產(chǎn)量的關健。
6 防治病蟲
紫薯病蟲害較少,主要病蟲有地老虎、小象甲、黑斑病、根瘤病。薯黑斑病一般發(fā)生在育苗期,可采用50%多菌靈粉劑1000倍液,浸種10分鐘防治。根腐病又叫爛根病,防治方法可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在生長期噴霧2次防治。地老虎、小象甲防治可用敵百蟲600倍液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