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藝術(shù)大家:在北京您先后搬過幾次工作室?
俸正杰:應該是搬了七個或者八個工作室了。
1995年夏天,初來北京,在官園橋租了第一個工作室。在那個四合大雜院的一間小平房里,我開始了在北京的創(chuàng)作與生活。
1995年底,搬到華威橋一個小區(qū)里。當時每個月的房租是五百,月工資是兩百多,加上課時費也就只能勉強夠房租,生活費就無從談起,所以總是提前一個月向?qū)W校申請預支我下個月的工資。
1997年秋天,搬到了北大附近西苑新村的一個農(nóng)民家的院子里,好的是一個獨院,不好的是沒有集體供暖和獨立衛(wèi)生間。懶散的我竟然還在寒冷的冬天穿著拖鞋去離家很遠的村口公廁,后來發(fā)現(xiàn)腳后跟都被凍裂了。
再后來工作室也租不起了,1998年底搬回到學校辦公室。在辦公室放了一張學生宿舍用的那種雙層床,把床放在角落,一下班,我就把辦公桌移開,然后開始畫畫。當時畫畫的空間前后大概也就一米多,在屋子里基本無法整體看作品的效果,所以那時畫的以婚紗為主題的《浪漫旅程》系列作品,特別注重細節(jié)。
2000年后,隨著經(jīng)濟條件的好轉(zhuǎn),我搬到了花家地。但畢竟是租的房子,房東兒子結(jié)婚要用房時,就避免不了被“轟走”。于是,在2002年底我跟張曉剛、曾浩和楊千分別租下了費家村四個舊倉庫,然后將其改造成工作室。呆久了狹小的居民房,剛來到面積200多平的獨立工作室,一下子覺得視野開闊了很多,讓我頓生極強的畫大畫的沖動。
2005年,搬到了費家村藝術(shù)區(qū)專為我們幾人打造的更好一點的工作室(因為我們把倉庫改造成工作室的方式為他們打開了一條更穩(wěn)定的生財之道)。
2008年,我搬到了空間更大的一號地由頭盔廠改造的工作室。
2007年,我買了宋莊50年產(chǎn)權(quán)的這片地(實際是租,只不過一次性付清五十年租金而已),開始建造一個自己獨立設計的工作室。起初,我一直在猶豫要不要搬到宋莊,畢竟還是比較遠,之前在一號地的工作室改造時投入了很大的心血,用得很有情感,而且也挺方便,當時簽了十年,還剩下五年的時間,本來想等一號地的租約到期再搬到宋莊,但是兩個工作室來回奔波確實很麻煩,于是今年就徹底地搬到了宋莊。
東方藝術(shù)大家:工作室的變遷對您的創(chuàng)作有影響嗎?
俸正杰:影響不是很大,這種影響估計可能是無意識的。但是在主觀上影響不是很大,頂多大的空間會有讓我想畫大畫的沖動,給我一種自由的感覺。
東方藝術(shù)大家:您理想中的工作環(huán)境是怎樣的?
俸正杰:現(xiàn)在的工作室應該就是我比較理想的。這個工作室空間的布局,都是我自己設計的。
東方藝術(shù)·大家:您覺得在國內(nèi)做工作室,最讓您擔憂的一個問題是什么?
俸正杰: 搬遷毫無疑問還是我最擔心的問題。來到宋莊,我就是為了追求一個相對的穩(wěn)定,但是誰也不好說這種穩(wěn)定性能持續(xù)多久。我常常自己找很多理由來安慰自己:這里有高壓線,又在六環(huán)外,交通不方便,所以不會被人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