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完成了一本題為Kafkaesque的短篇小說集的設計工作。它收錄的短篇小說或者是受到了卡夫卡的啟發(fā),或者是有著像卡夫卡作品一樣的氛圍。為了準備這一工作,我重看了一些受卡夫卡作品啟發(fā)的電影和電視作品,而且意識到我其實一直都很喜歡這一類的東西。因此有了這份列表,其中包含了我最喜愛的卡夫卡電影。
《審判》(1962,奧森·威爾斯)
在一次采訪中,奧森·威爾斯曾說,制片人亞歷山大·薩爾金德曾給他一個他有現(xiàn)成改編權的經(jīng)典文學作品列表,讓威爾斯在里面挑一個拍。威爾斯想要拍卡夫卡的《城堡》,但列表上不巧只有《審判》,于是后者便成為了史上第一個卡夫卡作品改編而來的大制作。威爾斯經(jīng)常不太尊重原著,即使面對莎士比亞的作品也是如此。雖然如此,《審判》仍然成為了一部第一流的電影,充分展示了威爾斯的天賦和能耐。電影的主場景在半被遺棄的巴黎奧賽火車站,另有一些場景攝于羅馬和薩格勒布,于是影片中融合了19世紀的建筑、工業(yè)廢墟和現(xiàn)代主義的辦公室。片中也有很多好演員,除了扮演約瑟夫·K的Anthony Perkins,還有Jeanne Moreau、Romy Schneider、Akim Tamiroff等名角,奧森·威爾斯本人也有出演角色。
《巴西》(1985,泰瑞·吉列姆)
泰瑞·吉列姆本想拍一部奧威爾式的電影,結果拍出來的這部成品感覺要更卡夫卡一些。吉列姆拼貼了多種風格和主題,打造出了一個極權主義的世界,位于“貝爾法斯特和洛杉磯的邊界”。攝影由Tom Stoppard掌鏡,演員陣容包括Jonathan Pryce、Katherine Helmond和Ian Holm等大角。
《保險公司職員》(1986,理查德·艾爾)
吉姆·布羅德本特在《巴西》中扮演一名整形醫(yī)生。在本片中他出演布拉格的“工傷事故保險公司”的一位辦公室職員。編劇阿蘭·本奈特是卡夫卡的大粉絲,在這部電視電影拍成的那一年,他還曾完成過一部叫《卡夫卡的雞巴》的舞臺劇。本片片長70分鐘,講述了一位工廠工人來到保險公司,想要治好他的職業(yè)病,結果遇到了公司職員卡夫卡博士。不用說,這位工人將擁有一段徹底卡夫卡范兒的經(jīng)歷??ǚ蚩ㄓ傻つ釥枴ご鳌⒁姿癸椦?,比其他職員要更有同情心一些,但也更古怪。大部分場景都在利物浦的古舊辦公室拍攝,色彩主要是藍和灰,陰郁感強烈。像本奈特的其他作品一樣,片中對白頗能給人驚喜。
《變形記》(1987,吉姆·戈達爾)
這也是一部電視電影,基于斯蒂芬·伯考夫的舞臺劇版本改編,伯考夫也在其中出演薩姆沙一角。片中沒有特效或者“甲蟲裝”,主要通過蒂姆·羅斯精力充沛的表演來表現(xiàn)甲蟲的活動。
《審判》(1991,斯蒂芬·伯考夫)
同是伯考夫的作品,但這一部是舞臺劇,只是拍成視頻并作DVD發(fā)行。本作相當忠實于原著,伯考夫的創(chuàng)造主要體現(xiàn)在光禿禿的舞臺,只放了幾把椅子和幾個一人多高的金屬框(每個演員一個),用作門、窗戶或者活動走廊。伯考夫本人出演法庭畫家一角,頗有達利的感覺。
《卡夫卡》(1991,斯蒂芬·索德伯格)
這是一部cult電影,推薦過的人也很多。杰瑞米·艾恩斯出演卡夫卡,雖然表現(xiàn)不錯,但經(jīng)常讓人有錯愕感,遠不如丹尼爾·戴·劉易斯扮演的作家本人?!栋臀鳌分杏谐鲅莸腎an Holm在本片中扮演一位神秘的莫瑙博士,其名字是向一位偉大的默片導演致敬。電影拍攝于布拉格。
《西洋鏡》(1999,查理·道克斯)
本片改編自卡夫卡的《在流放地》,場景從室外移到了室內。片子里,大衛(wèi)·林奇的影子幾乎和卡夫卡一樣重。對了,大衛(wèi)·林奇也說過要拍《變形記》,這事兒好像也沒什么信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