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愛唱歌,可要上好一節(jié)唱歌課并不容易,尤其是教學生讀譜,更是費時費力。在教學實踐中,本人通過不斷摸索,發(fā)現(xiàn)“聽唱教學法”是一條適合中學生唱歌課的實用方法。
聽唱教學,就是先聽后唱,讓學生先通過聽歌曲旋律,然后視唱曲譜的教學方法。
聽唱法古已有之。縱觀歷史,歌唱的產(chǎn)生先于記譜法,聽唱自然先于視唱?!爱斎祟愖嫦葎谧鲿r發(fā)出第一聲杭育之時,歌唱就誕生了。(魯迅語)”而直到公元9世紀,人們才開始用一些簡單的符號表示音高。五線譜的出現(xiàn)更晚,直到16世紀末17世紀才開始廣泛使用。在記譜法尚未誕生或完善的歲月里,人類一刻也未停止歌唱。中世紀的歐洲,僧侶在沒有樂譜的情況下就完整地演唱多聲部的格利高列圣詠。這說明,自古以來,聽唱就是人們學習歌唱的一種有效方法。人生的第一首兒歌不就是通過聽學會的嗎?時至今日,聽唱法還是大部分人用來學習歌唱的主要途徑,因此,我認為將聽唱概括引入課堂是完全可行的。
一、聽唱教學符合認知行為學的規(guī)律
我們知道,人類對事物的認知是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是一個從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在聽唱模式中,學生首先通過聽熟歌曲的調(diào)式、調(diào)性、節(jié)奏及旋律走向,也就是說對歌曲有了一個感性認識。在此基礎上,進行讀譜訓練,將原來的感性認識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認識階段,再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聽唱訓練,學生會對音樂諸要素如節(jié)奏、音程、時值有一定的積累,待這積累達到一定的質(zhì)和量,他們就會從聽唱學習這個必然王國走向視唱學習這個自由王國。因此我認為,在學生尚未掌握讀譜技能之前,聽唱教學更符合他們認識事物的基本規(guī)律。
二、聽唱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聽覺記憶能力
音樂是一門時間藝術,是以聽覺為其主要表現(xiàn)形式的,因此“聽”應作為中小學生音樂教育的一條主線。如果說音樂欣賞課是培養(yǎng)學生聽的審美能力,那么聽唱模式培養(yǎng)的是學生聽的記憶能力與再現(xiàn)能力。我注意到無論是近幾屆的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還是各大音樂師范院校的入學考試,都測試了選手的短期音樂記憶能力。通過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聽音樂、復述旋律的測試,考核了選手對音高、音準、節(jié)奏、速度及音樂總體形象的把握。而在以往教學中從未涉及到有關音樂記憶力的訓練。聽唱教學填補了這個音樂教育的盲區(qū)。通過對音樂片斷的聽辨、記憶、復述,提高了學生對音樂、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三、聽唱教學模式符合學生身心特點,有利于學生音樂素質(zhì)的提高
通過對我校部分學生調(diào)查顯示,雖已經(jīng)過小學六年的音樂基礎學習,但他們的基本音樂素質(zhì)仍不容樂觀,大小三度唱不清楚,遇到視唱更是無法開口??墒撬麄冄莩餍懈枨鷷r,增四減五,臨時變化單,甚至轉(zhuǎn)調(diào)都唱得非常準確,是什么原因阻礙了學生在唱歌課上展現(xiàn)自己良好的音樂素質(zhì)?通過調(diào)查了解到,孩子們大多對唱歌課中大量的讀譜練習感到厭煩或不知所措,他們認為學一首新歌根本不用去學唱譜,因為他們從廣播、電視、CD里學到的新歌遠比音樂課上學的多,而音樂老師顯然不會認同這個觀點,如果音樂課只需要一只錄音機,學生除了幾首歌曲還能學到什么呢?我們姑且不論誰對誰錯,正是在對讀譜與唱歌的認識上,師生各執(zhí)一端,導致了目前唱歌課的效率不高,效果欠佳。而聽唱教學既符合中學生求新、求快的心理特點,又能達到大多數(shù)音樂老師的教學要求,它較好地協(xié)調(diào)了師與生在對識譜訓練認識上的差異,能夠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同時,由于學生視唱之前已有聽唱的基礎,他們擺脫了開不了口的尷尬局面,敢于大聲視唱,這本身就是個很大的進步。通過視唱,學生對基本節(jié)奏及單程進行了反復練習,這對于提高他們的音樂素質(zhì)無疑是有幫助的。
下面是聽唱教學法的一次實踐。
在湖北省全日制中學音樂試用教材初中教材初中第二冊第二單元歌曲《我們的心同國旗升起》的教學中,我先請學生完整地欣賞一遍歌曲錄音,介紹了這首歌的主要特點——進行曲節(jié)奏,然后將歌曲分為三部分,讓學生逐段邊聽邊學,每小段播放三遍。由于我事先提出將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學唱比賽,學生都聽得特別仔細,播到第三遍時,大部分學生能跟著錄音機一起唱了。三段學習完畢,讓學生再完整地欣賞一遍歌曲錄音,并由老師作一些簡單的講解與錯誤糾正。三十分鐘后,學生就可以在教師的伴奏下完整地演唱歌曲旋律聲部了。在學生能完整演唱歌曲之后,將歌曲的重難點旋律抽出來作為視唱曲目當堂完成。由于已有聽唱的基礎,視唱的質(zhì)量大大提高了,視唱質(zhì)量的提高又對學生的演唱起到了良好的指導作用。
在這個教學模式中,改變了過去教師教、學生唱的舊模式,學生的主動性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只起到了一個輔助的作用。另一方面,課堂效率大大提高,過去需要兩個課時完成的任務只用一個課時就基本完成。
聽唱教學法只是筆者個人在教學實踐中的一個新的嘗試,在很多方面還有待共同探討。唱歌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親身體驗和感受音樂之美,無論是視唱教學還是聽唱教學都只是讓學生感受音樂美的一種手段,讓我們共同攜手,為了讓孩子們輕松體驗到更多、更美、更好的音樂而努力吧!
(責任編輯 劉 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