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軀體化障礙患者的述情障礙與認知功能的關(guān)系。 方法 56例軀體化障礙患者和50名正常對照者進行多倫多述情障礙量表(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TAS-20)和事件相關(guān)電位P300測定,分析所得結(jié)果。 結(jié)果 軀體化障礙組的TAS總分、F1、F2、F3因子分均高于正常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軀體化障礙組的TAS總分與N2、P2、P3潛伏期成正相關(guān),與P2、P3波幅成負相關(guān)(P<0.05或P<0.01);F1與P2波幅呈負相關(guān),與N2、P3潛伏期正相關(guān);F2與P2、P3波幅呈負相關(guān),與N2、P2及P3潛伏期正相關(guān)(P<0.05或P<0.01);F3與P3潛伏期成正相關(guān),與P2、P3波幅呈負相關(guān)(P<0.05或P<0.01)。 結(jié)論 軀體化障礙患者存在述情障礙,且述情障礙可能影響了患者的認知功能。
[關(guān)鍵詞]軀體化障礙;述情障礙;事件相關(guān)電位;P300
[中圖分類號] R749.7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3)20-154-02
軀體化障礙(somatization disorder,SD)是軀體形式障礙的一個亞型,國外研究其終生患病率為0.2%~2%[1]。我們既往的研究發(fā)現(xiàn)該類患者存在較多的心理問題[2]。SD患者將情緒和心理問題通過心理防御機制轉(zhuǎn)換為軀體癥狀、以軀體感受代替難以克服的心理問題[3]。述情障礙(Alexithymia)又稱“情感難言癥”,有研究顯示SD患者的人格特征與認知功能有互動關(guān)系[3]。那么SD患者的述情障礙與認知功能是否也有關(guān)呢?為此,本文就SD患者的述情障礙及其與認知功能之間的關(guān)系進行了探討,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SD組56例研究對象均來自2012年5月~2013年3月在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心身醫(yī)學科住院的患者,
標準符合ICD-10對SD的診斷標準及排除標準。其中男15例,女41例;平均年齡(46.9±10.5)歲;小學文化14例,初中28例,高中及中專10例,大學4例。(2)正常對照組:均為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的在職教師和學生,共50例。入組條件:(1)無嚴重腦器質(zhì)疾病及軀體疾病史;(2)無精神疾病史。其中男17例,女33例。平均年齡(44.0±9.8)歲;小學畢業(yè)8例,初中24例,中專或高中12例,大專及以上6例。以上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入組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述情障礙評定 采用多倫多述情障礙量表(TAS-20)進行評價。本量表共分20個條目,概括起來共為3個因子:其中因子1(F1)表示缺乏識別自己情感的能力;因子2(F2)表示缺乏描述自己情感的能力;因子3(F3)表示外向型思維。
1.2.2 認知功能評價 采用事件相關(guān)電位P300測定:全部受試者測試均采用丹迪Keypoint 4通道誘發(fā)電位儀進行,受試者于安靜的屏蔽檢查內(nèi),保持清醒和精力集中,采取仰臥位,肌肉放松。電極放置依據(jù)國際腦電10/20系統(tǒng)法,記錄電極置于中央中線(CZ),接地為前額(FPZ),參考電極置于耳垂(A1或A2),電極間阻抗為5KΩ以下,分析時間為600ms,測定時采用短音刺激,非耙刺激(頻率為1000Hz)規(guī)律出現(xiàn),概率為80%,靶刺激(頻率為4000Hz)隨機出現(xiàn),概率為20%,穿插在非靶刺激中,受試者需對耙刺激作按鍵反應(yīng),設(shè)備自動記錄命中率及反應(yīng)時間,每位受試者測試兩次,結(jié)果取平均值。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SPS1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兩組間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相關(guān)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guān)分析。
2 結(jié)果
2.1 SD患者與正常對照組述情障礙的比較
與正常對照組相比,SD組的F1分、F2分、F3及TAS總分均較正常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述情障礙與P300電位的相關(guān)分析
由表2顯示,SD患者組TAS總分與N2、P2、P3潛伏期成正相關(guān),與P2、P3波幅成負相關(guān)(P<0.05或P<0.01);F1與P2波幅呈負相關(guān),與N2、P3潛伏期正相關(guān);F2與P2、P3波幅呈負相關(guān),與N2、P2及P3潛伏期正相關(guān)(P<0.05或P<0.01);F3與P3潛伏期成正相關(guān),與P2、P3波幅呈負相關(guān)(P<0.05或P<0.01)
3 討論
述情障礙是某些軀體疾病或精神疾病常見的一種心理特點,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據(jù)國外研究證實,述情障礙者與SD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存在較大的聯(lián)系,被認為是心境障礙及心身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4]。本研究證實,與正常對照組相比,SD組的F1分、F2分、F3及TAS總分均較正常對照組高,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P<0.01)。表明SD患者描述自身情感的能力和區(qū)分情感體驗和軀體感受的能力存在等明顯的述情障礙,這與國外Waller等[5]的研究基本一致。故在心理治療時建議注意改善患者的述情能力。
認知是人類心理活動的一種形式,是指人類在覺醒狀態(tài)下始終存在的各種有意識的精神活動,是個體認識和理解事物的心理過程。事件相關(guān)電位又稱之為認知電位,是人們大腦對某一刺激信息進行認知心理加過程,其內(nèi)源性成分N2、P3波與認知過程有關(guān)。P300是事件相關(guān)電位中潛伏期在300ms的正相關(guān)誘發(fā)電位,為目前研究最多且成熟的一種認知性電位,P300與人腦的認知加工有關(guān),能客觀的反映大腦認知功能和判斷功能等高級思維活動[6]。述情障礙反映了受試者對情感的認知過程和調(diào)節(jié)的障礙,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缺乏用言語描述情感能力的缺乏,難以區(qū)分情緒狀態(tài)與軀體感受[7]。有學者對述情障礙與認知功能的神經(jīng)生物學機制研究結(jié)果顯示:述情障礙個體與認知功能有關(guān)[8-9]。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TAS總分與N2、P2、P3潛伏期成正相關(guān),與P2、P3波幅成負相關(guān)(P<0.05或P<0.01);F1與P2波幅呈負相關(guān),與N2、P3潛伏期正相關(guān);F2與P2、P3波幅呈負相關(guān),與N2、P2及P3潛伏期正相關(guān)(P<0.05或P<0.01);F3與P3潛伏期成正相關(guān),與P2、P3波幅呈負相關(guān)(P<0.05或P<0.01),提示SD患者述情障礙與認知功能有關(guān),該結(jié)果與國內(nèi)外的研究相一致。
本研究提示,SD患者存在明顯的述情障礙,其述情障礙與認知過程可能存在著一定的關(guān)系,這為我們對SD患者認知功能的改善提供了一個的新思路,即在心理干預時,注重改善患者的述情能力,繼而可能提高其認知功能。
[參考文獻]
[1] Ladwig KH,Marten Mittag B,Erazo N,et al.Identifying somatization disorder in a population based health examination survey:Psychosocial burden and gender differences[J].Psychosomatics,2001,42(6):511-518.
[2] 張朝輝,宋景貴,張亞林.軀體化障礙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社會支持及應(yīng)對方式的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1,19(5):639-640.
[3] Atmaca M.Neuroimaging in Somatoform Disorders:A Review[J]. Turk Psikiyatri Derg ,2012,23(4):274-281.
[4] Feldman JM, Lehrer PM,Hochron SM.The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Toronto alexithymia scale amon patients with asthma[J].J Pychosom Res,2002,53(6):1049-1052.
[5] Waller E,Scheidt CE.Somatoform disorders as disorders of affect regulation:a study comparing the TAS-20 with non-self-report measures of alexithymia[J].J Psychosom Res,2004,57(3):239-247.
[6] Hansenne M.The P300 cognitive event-related potential:In the overtical and psychobiologic perspectives[J].Neurophysiol Clin,2000,30(4):191-210.
[7] 張付全,唐秋萍,劉破資,等.綜合醫(yī)院咨詢就診者的述情障礙與心理病理的相關(guān)分析[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6,15(10):913.
[8] Parker JD,Keightley ML,Smith CT.Inerhemispheric transfer deficit in alexithymia:an experimental study[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1999,160(4):1101-1106.
[9] 朱熊兆,陳斌,姚樹橋,等.不同程度述情障礙大學生聽覺P300的實驗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6,14(3):283-285.
(收稿日期:201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