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電路課程教學中,根據高職學生的現(xiàn)狀和心理特點,兼顧專業(yè)需要,靈活調整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方法,注重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有效改善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高職 電路 教學創(chuàng)新 實踐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11C-
0161-02
當前很多高職高專院校是由中職學校升格而來,學生的入學成績不理想,知識基礎不牢固,很多學生在學習上容易懈怠,對學習有厭煩心理,不會主動學習。電路課程是高職電子、通信等理工類專業(yè)的入門課程、基礎課程,是學生邁入專業(yè)學習的第一步,為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和通信系統(tǒng)等后續(xù)課程的學習和將來工作打下有關電路方面的知識、技能基礎。電路課程一般在高職一年級開設,與高等數學及高中物理電學知識有密切聯(lián)系,而高職學生的數學、物理基礎相當薄弱。
鑒于此,高職的電路課程教學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并結合各專業(yè)自身特點和需求,靈活調整與選取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模式,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激發(fā)學生學習電路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聽得懂、學得會,掌握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所必須具備的電路基本知識,著重培養(yǎng)和提高高職學生的電路實踐技能。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
高職電路課程包括直流電路、交流電路和瞬態(tài)過程等模塊,具有理論較深、實踐性較強、內容多、范圍廣等特點,有一定的學習難度。高職電路教學應本著“淡化理論、夠用為度、培養(yǎng)技能、重在應用”的原則,對電路基本概念和理論(定律或定理)的闡述以定性解釋為主,定量計算為輔,簡化繁雜冗長的數學推導、計算過程,易于學生掌握電路的重要概念、定律和定理。
課前,教師應詳細了解上課班級的學生情況,也就是所謂的“備學生”。如筆者曾經教過的通信技術班,該班女生較多,且有很多學生是文科生,這部分文科生的物理、數學基礎相對薄弱,且文科生及女生普遍對電路有種恐懼感,覺得電路抽象、難學,見到電路圖就頭暈,更別說動手進行電路連接及電流、電壓等電路基本物理量的測試了。因此在電路教學內容選取時盡量選取易懂、易學的專業(yè)必備知識,課堂講授時適當補充相應知識,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采用恰當適宜的教學方式,消除學生的迷茫、恐懼感,讓學生感到電路課程的容易之處,樹立學好課程的信心。
例如,在講授直流電路模塊的“基爾霍夫定律”時,可簡單介紹基爾霍夫的事跡,讓學生了解一些定律背后的人文歷史背景和科學故事,激發(fā)學習本節(jié)知識的興趣。在介紹節(jié)點、支路、回路、網孔等電路名詞時,聯(lián)系常見的實物,如教室的防盜網、球場的球網等,進行類比講解,學生的情緒會被調動起來,課堂氣氛也就活躍了,而且有實物參照,講解過程就簡單明了,沒那么抽象,學生看著教室的防盜網更容易理解節(jié)點等的含義,學生注意力也會更集中,精力集中就會使學習更輕松容易。在講述基爾霍夫定律的應用時,結合生活中的例子予以說明,預留時間讓學生討論小鳥為什么可以隨意站在高壓輸電線上而不觸電身亡,這樣既解釋了生活的疑惑,理論聯(lián)系了實際,又能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可用之處,學以致用,誘發(fā)學生更積極地主動學習。
在講授交流電路模塊的“三相對稱負載連接”時,在講臺展示三相負載教具,進行對稱負載(小燈泡)的星形和三角形連接并介紹接線方法、步驟,學生在此過程中,就會對三相負載有初步感觀認識,將稍稍復雜且抽象的電路具體化、實物化,消除學生的迷茫感。用不同轉速手搖發(fā)電機進行發(fā)電,使小燈泡呈現(xiàn)不同的亮度并讓學生親自搖動,這樣自然就會引起學生的好奇心:燈泡怎么會亮且亮度有差別呢?在同樣的轉速條件下,怎么星形和三角形連接時的燈泡亮度不一樣呢?學生的學習興趣會被激發(fā)出來,求知欲望也會被激發(fā),注意力自然會集中到課堂上來,學習的積極性也會調動起來。在此基礎上,再對電路進行分析、講解,強調三角形與星形負載連接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當然復雜的數學運算應盡量簡化。講述三相負載連接的應用時,用隨處可見的三相電動機來加以說明。如此這般進行教學,課堂氣氛輕松、活躍,學生注意力也更集中,學習效率更高,教學效果明顯改善。
在課堂教學中,針對不同內容,盡己所能,采用恰當有效的教學模式、方法,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聯(lián)系實際,以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二、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
由于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完善,在電路某些內容的教學中,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講授“電路的暫態(tài)過程”時,可利用Protel仿真軟件建立一階RC和RL電路,設置參數,利用虛擬示波器并通過多媒體投影,學生就可非常直觀地觀察電路的零輸入響應(放電過程)和零狀態(tài)響應(充電過程),觀測充電和放電過程中電流、電壓及小燈泡亮度的變化過程。這樣將抽象復雜的充電和放電過程直觀化,并通過改變電路參數,演示不同條件下的響應過程,如增大電阻R、電容C,時間常數?子也隨之變大,放電和充電速度就越慢,持續(xù)時間就越長,反之,放電和充電速度就越快,持續(xù)時間就越短。這樣,學生能直觀地了解電路的暫態(tài)過程及影響因素,也便于理解和掌握。
從柳州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的電路教學實踐看,電路大部分教學更適合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在普通教室進行教學,老師講授的同時在黑板板書所講的重點內容及簡要推導過程,稍微放慢上課節(jié)奏及講課進度,利用板書的間隙,學生或思考或記錄,利于學生理解、掌握所講知識,當然要避免滿堂灌。
因此,根據所講授的內容積極采用合適的教學手段,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讓高職學生樂于學習、主動學習,提高教學效率。
三、重視實踐教學
學生在高中階段幾乎沒有動手實驗機會,更別說整周的綜合實訓了,學生不認識電子元器件,也基本沒有電路操作常識,普遍動手能力較差。高職院校的目標是培養(yǎng)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就業(yè)能力和創(chuàng)業(yè)能力。這就要求高職教育階段要突出實踐教學,增加實踐學時,改進實踐教學內容。通過實踐教學,著重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及實踐能力,提高高職學生的電路認知、故障分析處理能力,提高職業(yè)技能,培育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
高職電路課程的實踐教學包括實驗、實訓教學,根據高職學生的實際情況,電路實驗、實訓教學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淺入深,逐步加大實踐教學的難度。
從最基本的元器件認識開始,第一次實驗教學,讓學生認識了解各種常見電子元器件,展示并介紹普通電阻、電位器、滑變電阻、電阻箱等各種電阻元件;電解電容、瓷片電容、滌綸電容、雙聯(lián)電容等各種電容元件;空芯電感、磁芯電感、可調電感等各種電感元件。讓學生對電路中常見的電阻、電容、電感等元器件有一定的感性認識。
再介紹用于電路測量的儀器儀表,如電壓源、電流源、變壓器等電源設備,萬用表、示波器等測量儀器。在測量電阻前,詳細介紹萬用表的使用方法,如各檔位的功能、各量程的范圍、測量步驟、如何正確快速讀數及注意事項,老師應逐步講解并示范一個完整的測量過程,若學生不明白,可重復幾遍且強調應注意的地方。演示過程中,學生就會好奇,怎么用萬用表就能測出電阻值?從而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學生就會主動操作了。
再到電路的連接、測試,先介紹電路實驗箱的概況及使用注意事項,從簡單電路開始。第一次進行連接電路時,親自示范、詳細講解接線的步驟,這樣學生更容易入門,多加練習后,掌握了電路連接的方法,其他電路接線就可舉一反三了。電路連接好后,示范電壓、電流等電路基本物理量的正確測量方法及強調注意事項。預留時間,讓學生多次規(guī)范測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操作意識,熟練掌握測量的方法。學生若有疑問應耐心解答,學生每學會一步,進行適當的鼓勵,幫助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樹立信心,他們就會全神貫注地做自己的事情,形成“教、學、做”一體,將老師的教、學生的學和做有機融合,學習效果自然會更好,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得到鍛煉,職業(yè)技能也會逐步提升。
為進一步錘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我校在所有專業(yè)的電路課程后開設電路認知與焊接實訓教學課程,進行為期一周指針式萬用表的組裝、焊接、調試綜合實訓。通過實訓過程中的元件清點,加深學生對各種電子器件的認識,了解普通色環(huán)電阻及其讀數方法,了解二極管、電解電容正負極判斷方法。通過電路的詳細講解,要求學生能拆分并畫出萬用表各檔位的工作電路圖,分析其原理,提高學生對電路的認知、分析能力。通過萬用表組裝、焊接,掌握電工基本操作技能之一的錫焊技術,培養(yǎng)安全用電常識,培養(yǎng)學生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養(yǎng)成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通過萬用表調試,掌握萬用表的校準、使用方法,學會簡單常見的電路故障判斷、分析和處理方法。歷經一周的訓練,學生產生極強的學習求知欲望,實訓目的也就達到了,學生的職業(yè)技能和職業(yè)素質也得到了提高。
當然,在增加實踐教學學時,加大實踐教學力度的同時,也要適時調整、更新實踐教學內容,改善高職院校的實驗實訓條件,更新儀器設備,與時代同步,以滿足社會及實際工作對高職學生各方面的技能、素質要求。
經過在柳州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的電路教學實踐,逐年改進完善教學內容、方式方法,學生在課堂表現(xiàn)更活躍,興趣漸濃,學習積極性也更高,主動學習,當然學習就更輕松容易,課程成績明顯提高,教學效果明顯改善。
總之,教師要根據高職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電路教學內容,采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模式、方法,突出實踐教學,提高高職學生的電路認知、故障處理能力,提高和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尹德成,徐俊華.融實踐教學于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 培養(yǎng)高職學生職業(yè)能力[J].中國成人教育,2011(2)
[2]李傳珊,劉永軍.電工基礎[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9
[3]胡 斌,胡 松.電子電路分析方法[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黃勇(1980- ),男,柳州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模式識別、通信技術;蒙利琴(1986- ),女,柳州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教師,助理會計師,研究方向:數據統(tǒng)計、財務會計。
(責編 丁 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