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青年教師肩負著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培養(yǎng)與馬克思主義知識傳播的雙重任務,是高校師資隊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大學生,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各種社會思潮的重大責任。本文從師資隊伍建設等教育管理角度出發(fā),提出如何培養(yǎng)與發(fā)展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青年師資隊伍。
關鍵詞 青年教師 教學水平 社會實踐 科學研究
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是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內(nèi)容。2008年《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豍要求各高等學校黨委要切實負起政治責任,把穩(wěn)定教師隊伍,提高教師素質(zhì)作為當前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來抓,做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隊伍建設工作。對于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青年教師來講,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zhì)和師德水平,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較高的教育教學水平,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是吸引更多的學生喜歡聽講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一、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青年教師的群體特征與現(xiàn)實狀況
馬克思主義理論青年教師與其他學科的青年教師不同,除了共同傳播科學知識以外,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青年教師還肩負著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大學生,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各種社會思潮,把他們培養(yǎng)成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責任。
因此馬克思主義理論青年教師自身的素質(zhì)影響著馬克思主義知識的正面?zhèn)鞑?,但是目前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青年師資隊伍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多數(shù)青年教師都是碩士、博士應屆畢業(yè),與社會接觸較少,社會實踐缺乏,政治使命意識不強。尤其是全球化浪潮與市場經(jīng)濟的影響,網(wǎng)路信息通暢等外部環(huán)境,影響了青年教師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判斷。豎在教學方面,有些青年教師缺乏教學基本技能的訓練,教學感染力不強。這樣的教師群體既不能熟練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武裝青年學生, 也不能很好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去闡述、解釋現(xiàn)實問題。
二、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青年教師師德師風與教學水平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知識的主要傳播途徑是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傳播的主體是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目前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青年教師在師德師風、課堂教學、學科研究方面還是需要進一步提升,需要我們的青年教師真心投入,切實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zhì)水平與教學水平。豏
因此,高校師資部門應積極構(gòu)建帶教導師制度,讓新教師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重視師德師風建設,增強職業(yè)道德感,爭取在最初幾年內(nèi)掌握各種教學技巧,成為德才兼?zhèn)涞膬?yōu)秀教師。青年教師初到教學崗位,指導教師應讓其迅速掌握提升教育教學能力的有效方法,比如在集體備課中積極掌握先進的教學理念,學習有效的教學方法,盡量使開設好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受到學生的歡迎和好評。同時,適當指導其推進教學方法改革,綜合運用啟發(fā)式、參與式、研究式、多媒體課件、網(wǎng)絡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豐富教學模式,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感染力和說服力,調(diào)動大學生參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積極性。
三、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青年教師社會實踐活動
《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要求重視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教師的社會實踐和學習考察活動,高校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組織教師開展社會實踐、學習考察和學術交流活動,使教師進一步了解國情,了解世界,開闊視野,豐富教學素材。
作為一名馬克思主義理論青年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內(nèi)容應體現(xiàn)科學性與現(xiàn)實性。高校師資部門應出臺相應的政策,鼓勵與引導青年教師以調(diào)研、考察、蹲點等方式走出校園,深入基層,切實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踐相結(jié)合產(chǎn)生的顯著成效,從而用豐富的社會實踐經(jīng)驗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吸引和說服大學生。在評論某一社會事件時,用身邊生動形象的案例去解釋一個抽象的概念,比用純粹的理論解釋讓學生更滿意,他們也能真正體會到馬克思主義在今天仍然是時代精神的精華,從而堅定馬克思主義信念。
四、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青年教師的科學研究能力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反映客觀世界特別是人類社會的本質(zhì)和規(guī)律的科學真理。具有豐富理論知識的青年教師是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發(fā)展的重要力量。在從事思想政治理論工作中,教學是主要的、重要的部分,但是也需要年富力強的青年教師花時間與精力投入到純學術研究中,推動學科建設與發(fā)展。作為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青年教師,則應把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術研究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結(jié)合起來,一方面,通過加強馬克思主義學術研究增強教學有效性和說服力;另一方面,又通過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教學與研究在學科建設上有所建樹。
因此,培養(yǎng)一支具有堅定政治立場、扎實理論知識、精湛教學業(yè)務、較強研究能力的高校師資隊伍對于社會主義建設人才培養(yǎng)、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播與學科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可以通過他們的榜樣和示范作用,引領其他青年教師自覺學習、踐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今后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青年師資隊伍的發(fā)展方向。
注釋:
豍《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教社科[2008]5號,2008年9月23日發(fā)文.
豎王忠. 困境與出路:對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 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09).
豏李衛(wèi)紅.師資隊伍建設之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傳播的現(xiàn)實意義[J].學校黨建與思政教育,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