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差點兒”、“差點兒沒”是我們經(jīng)常會說到的詞匯,與之相關(guān)的句子,有時意義相同,有時卻完全相反。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我們又該怎樣區(qū)分?在這里,我們就從人們主觀愿望、上下文語境、語音間隔、輕重音、個人社會心理、方言原因幾個方面來簡單分析一下。
關(guān)鍵詞: 人們主觀愿望;上下文語境;語音間隔;輕重音;個人社會心理;方言原因
[中圖分類號]:H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24--01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說到這樣一組句子:我差點兒怎樣;我差點沒怎樣。不同情況下,意義相同與否也不一樣。那么,什么時候相同,什么時候又不同呢?對于這個問題,我將從人們主觀愿望、上下文語境、語音間隔、輕重音、個人社會心理、方言這六個方面來加以說明。
一、人們主觀愿望
1、他差點兒摔跤。
他差點兒沒摔跤。
2、去年我差點兒考上了。
去年我差點兒沒考上。
3、上次生病,他差點兒死了。
上次生病,他差點兒沒死。
4、上學期,他差點兒申請到獎學金。
上學期,他差點兒沒申請到獎學金。
從上面幾個例子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1、3是一種類型;2、4則是另一種類型。二者區(qū)別就在于差點兒或差點兒沒后邊所接的詞或詞組所表達的事件褒貶不同。摔跤、死是人們不希望發(fā)生的事,是人們不企望的;而考上、申請到獎學金是人們所希望的。在說不期望發(fā)生的事時(如1、3),兩種說法意義是相同的; 而當說到人們希望發(fā)生的事時(如2、4),兩種說法則意義不同。
可見,人們主觀愿望在這類句型中具有非常大的區(qū)別意義。
二、上下文語境
上下文語境也是我們要分析的一個重要方面,語言主要用于社會交際,只有在社會交際過程中,才能發(fā)揮它應有的作用。相同的一句話,在不同的社會語境或上下文語境中,會有差異。而這種情況主要發(fā)生在我們上面所舉的例2、例4中,下面我們就通過一些例子來加以說明:
5、我這次差點兒沒考滿分,就因為我最后改錯一道題。哎,真可惜。
——沒考滿分
6、我這次差點兒沒考滿分,幸好在交卷的最后一刻,我把那道題改對了。真是好險啊。
——考滿分了
從上面幾個例子,我們不難看出,上下文語境、社會語境在我們判斷句意的過程中,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是我們不得不重視的一個方面。
三、語音間隔
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說話會有語速快慢、語音間隔的不同。語速快慢或許對語義的表達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語音間隔則不同。同樣的一句話,語音間隔不同,意義可能就會有很大的差異,例如:
7、這次她買彩票,差點兒中獎。
8、這次她買彩票,差點兒沒中獎。
按照我們上面所分析的第一個方面,例7、例8兩個例子中,“中獎”是一件好事,兩種說法意義不同。但是,當我們表現(xiàn)出明顯的語音間隔,情況就會有所不同(在這里我用空格來加以表示):
7、這次她買彩票,差點兒 中獎。 ——沒中獎
8、這次她買彩票,差點兒 沒中獎。 ——沒中獎
在這種情況下,兩種說法意義又是相同的。這也是現(xiàn)實說話與單純的一個句子出現(xiàn)在書面的不同。因為現(xiàn)實說話是以語音為表達方式,而句子出現(xiàn)在書面卻是運用文字作為表達工具。
四、輕重音
上面已經(jīng)說到現(xiàn)實說話是以語音作為表達方式的,那么語音除了語音間隔外,說話時的輕重音也是我們需要注意的一個方面。輕重音不同意義也會有所不同,我們?nèi)砸岳?來解說:
8、這次她買彩票,差點兒沒中獎。
當重音放在“差”字前面時,我們可以看出例8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中獎了;而當重音放在“沒”字之前時,例8所表達的意思就變?yōu)闆]有中獎。
由此可見,輕重音同樣是我們在判斷語義關(guān)系時,必須要重視的一個方面。
五、個人社會心理
這里所說的個人社會心理有別于我們上面所說的人們主觀愿望,前者是個人的,而后者則是社會公共的。每個人對于同一件事情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說出來的話所要表達的意義也會有所不同:“把張三選上了”是一件事,甲乙兩個人內(nèi)心想法不同,說出的話意義自然也會不同(在這里,我們假設(shè)甲希望張三被選上,而乙不希望):
9、甲:差點兒把張三選上了。(張三沒被選上,表示惋惜)
甲:差點兒沒把張三選上。(把張三選上了,表示慶幸)
10、乙:差點兒把張三選上了。(張三沒被選上,表示慶幸)
乙:差點兒沒把張三選上。(把張三選上了,表示慶幸)
六、方言原因
方言也是我們需要考慮的一個方面,不同方言區(qū)會有不同的社會心理,同樣的一句話在不同的方言區(qū)意義可能會有細微的差別。如上面所舉的例子,在一個方言區(qū)意義相同,在另一個方言區(qū),可能意義不同。方言也是分析語言的一個因素。
有人說,這種情況可能可能對我們漢語規(guī)范化有一定的阻礙,容易產(chǎn)生歧義,應當進一步加以規(guī)定,明確意義,消除歧義。但我更應當看到的是,這是我們漢語的一種獨特現(xiàn)象,是漢語區(qū)別于其他語言的一個特點,我個人認為是應當加以保留并深入研究的。
參考文獻:
[1]馬真:現(xiàn)代漢語虛詞研究方法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