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度,我國在教學的模式上也不斷地推陳出新,而生成式教學就是其中的一種,它具有互動性、多向發(fā)展性以及開放性。使學生能夠自主地去學習和探究,并構建知識體系。下面本文將探討生成式教學在少兒美術課堂之中的實踐應用意義,具體的應用方法以及對應用的評價。
關鍵詞:少兒美術課堂;生成式教學;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24-0-01
生成式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其具有多元性、開放性、互動性以及多向性的特征。運用于教學活動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引導學生自主的探究和學習,并構建知識體系。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和老師一起圍繞主題展開研究與探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教育教學的質量。與此同時,還要求老師能夠熟悉掌握這種教學模式,并對其靈活的應用。下面本文將探討生成式教育在少兒美術課堂之中的應用。
一、少兒美術教學中生成式教學的應用意義
在新的教學理念中,明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提出了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滿足學生發(fā)展的各項需求。進而為社會培養(yǎng)出更多動手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強的全能型高素質人才。而美術教學的主要作用則是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以及藝術素養(yǎng),并陶冶學生的情操,正好符合我國的素質教育需求。在少兒美術教學過程中應用生成式教育模式,能夠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并且能夠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在現(xiàn)階段的少兒美術教學過程中,是以自然完成教學為主,并且各種教學方法所達要到的教學目的也具有差異性。有效地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單一性以及老師教學方法的枯燥、呆板性。在老師的引導下,展開生生或是師生交流與探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探索中滿足學生的求知欲。進而達到提升課堂學習效率,促進少兒身心健康成長的教學效果。
二、少兒美術課堂中生成式教學的具體運用
1、觀察比較法。這種方法主要是通過學生的感知來鑒別的,進而形成一種屬于自身的客觀意識和獨特見解。在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肉眼觀察得到一種真實的感受,并觀察對學生審美能力、情感以及主動性能等方面產(chǎn)生的影響作用。并采用引導性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使學生收獲更全面、更豐富的知識。例如:老師在小學四年級的美術課堂中講述《迷人的夜上?!窌r,主要是讓學生對蠟畫知識進行了解和掌握。這樣在課件的準備上就可以展現(xiàn)兩種不同的蠟畫,讓全體學生展開對比分析,并相互交流心得。再由老師提出問題,如為何要這樣畫等,讓學生思考,產(chǎn)生認知。并在老師的引導下分析蠟畫表現(xiàn)手法的不同之處,然后讓學生再展開思考、探索與交流,并對最終的結果進行總結性分析。再將其應用于實踐中,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2、故錯懸念法。這是一種老師在授課過程中故意設置的障礙,讓學生圍繞錯誤進行分析,進而達到加深學生印象的目的。再者就是將錯誤作為授課過程中的一種懸念,激發(fā)學生的好奇,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圍繞錯誤的范例展開分析與思考,讓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識別能力與分析能力得以快速提升,促進教學成效的提升。例如老師在傳授手撕畫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先自主的展示自己的作品,然后讓學生講述撕的方法、技巧以及注意事項。在短時間內(nèi)少兒學生很難將問題全面、透徹的分析出來,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展開交流和探討,做到集思廣益,使最終結論具有完整性、思路行和條理性。
3、嘗試發(fā)現(xiàn)法。嘗試法主要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及時的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并對其導致的原因進行分析和總結。這就需要老師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的設計課堂場景,并讓學生自主的展開學習。嘗試發(fā)現(xiàn)法的主要作用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與實踐動手能力,并借此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理,促進對知識掌握能力的提升。例如老師在向少兒傳授色彩知識的時,首先要明確教學的目的,即讓學生了解并理解復色的概念與意義,并能夠借助不同顏色的顏料調出五彩斑斕、色彩迥異的顏色,并讓學生以此為色調,充分發(fā)揮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畫出一幅彩色畫。進而讓學生在實踐學習的過程中,盡可能的調配出不同的顏色,掌握顏色的調配方法,并從中找到運用多種顏色繪畫的樂趣,并通過實踐掌握繪畫的技巧。其中,學生如何把握各種色彩的配量是學習的難點與重點。并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展開探討和思考,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后就是讓學生對課堂知識進行總結,讓學生了解復色在顏色上呈多樣性,且在顏色的變化程度上也具有一定的差異性。最終達到使學生熟悉掌握調配復色的原理的目的。
4、認可評價法。基于每位少兒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因此在藝術的表達上也具有很大的差異性,這樣就會給美術教師的教學造成嚴重的困擾。但是這卻是學生最真實的表現(xiàn)產(chǎn)物。故而老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時候,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評價思維方式,不一像不像或是成人的眼光來進行評價,而應該學會欣賞和認可學生天馬行空思維下的藝術創(chuàng)造產(chǎn)物。并鼓勵學生開放思維,避免打擊少兒學習美術的積極性、抑制他們的個性以及創(chuàng)造的潛能。
三、少兒美術課堂中生成式教學的應用評價
以上我們探討了生成式教學法之中的觀察比較法、故錯懸念法、嘗試發(fā)現(xiàn)法以及認可評價法,這幾種方法均具備課堂自主和開放性的特點。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都可以展開溝通與探討,和諧了教學氛圍的同時,也有效地達到了教育教學的目的。與此同時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理解能力、探究能力、思考能力、審美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美術素養(yǎng)都得以提升?;钴S了課堂氛圍,培養(yǎng)了學生的個性。
結語:為了將生成式教育有效地運用于少兒美術教學過程之中,老師必須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性的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方案,并深入探索發(fā)展生成教育的方法以及如何將生成教育方法靈活的運用于美術教學之中。再者就是在課堂學習中,老師要引導學生自主的學習,鼓勵學生多問、多思考,并學習如何解決問題,進而達到提升美術教學質量和學生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秉俊.淺析如何處理預設和生成的關系.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1(6).
[2]雷玲.美術新課程課堂教學中問題探究的教學探討.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5).
[3]王媛.論在美術新課改中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重要性.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