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徐渭雜劇《女狀元辭凰得鳳》(以下簡稱《女狀元》)塑造了才華卓越、吏治精敏的黃崇嘏形象,這一異于傳統(tǒng)的女性形象流露出肯定女性價值、能力的女性意識。劇中女性意識的表達,存在著女性意識的流露非出于自覺,傳奇人物最終回歸傳統(tǒng),人物塑造上貞潔觀念明顯的局限?!杜疇钤放砸庾R的形成,可能與徐渭的個人經(jīng)歷有著較為密切的關系,同時受到明中后期個性解放思潮的影響。
關鍵詞:徐渭《女狀元》;女性意識;自立 ;局限 ;個性解放
作者簡介:徐秋琴(1988-),女,漢族,浙江嘉興人,中國傳媒大學文學院2011級中國古代文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國文學批評史。
[中圖分類號]:I207.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24-0-02
明代徐渭著有《四聲猿》雜劇,含《狂鼓史漁陽三弄》、《玉禪師翠鄉(xiāng)一夢》、《雌木蘭替父從軍》和《女狀元辭凰得鳳》四個劇目,其中《女狀元》一劇寫世居西蜀的使君黃彥之女春桃,因父母過世后日子窮窘,易名“崇嘏”應舉高中,為官期間因丞相周庠有意招其為婿而被迫表白身份,最后嫁予周庠之子的故事。通過劇本解讀,我們可以分析劇中的女性形象及其所承載的女性意識,并發(fā)現(xiàn)劇中女性意識的局限性,通過對作者個人經(jīng)歷及其寫作時代的考察,我們還可一探《女狀元》女性意識的生成土壤。
一
黃崇嘏才藝絕世、吏治精敏,她憑借自身才能解決生存困境,證明自我價值,反映出女性的自立之心、自立之能。
劇中,憑借非凡的才華,黃崇嘏科舉高中,邁出了擺脫生存危機,迎來自立生活的第一步。春桃曾自夸道:“生來錯習女兒工。論才學,好攀龍。管取掛名,金榜領諸公?!盵1](62)她對科舉信心滿滿,“春桃若肯改妝一戰(zhàn),管倩取唾手魁名”。她的乳母亦肯定說:“你若去應舉呵,是決中的”。面試時,丞相周庠贊黃崇嘏的樂府難韻押得妙,“真?zhèn)€豐神艷逸,神仙中語”,“不信場中還有這們一個敵手哩”。
由科舉入政壇,黃崇嘏以強烈的責任心,出眾的吏治,在官位上實現(xiàn)了經(jīng)濟獨立,通過為百姓平冤施惠證明了自我價值。奪魁后黃崇嘏除授成都府司戶參軍,“這個官雖是簿書猥瑣,卻到得展我惠民束吏之才。在任不覺又是三年,也不敢素餐尸位。”雖官卑職小,她兢兢業(yè)業(yè)地為官為民。面對周庠發(fā)下的三樁證人難尋、線索難理的陳冤舊案,她認真聽取、冷靜分析,使有冤得雪、有罪得誅,當事人大贊“你是個魆青天,又掛著月一堂”,皂吏大嘆“吏典也從不曾見爺這樣的神明”。在審案一折的下場詩中,黃崇嘏笑嘆:“當時若只供香案,只好坐看峨眉六月霜?!弊志溟g流露出對于能平人冤屈、匡扶正義的喜悅與自豪。
二
《女狀元》女性意識的表達,存在著幾處不容忽視的局限:女性意識的流露并非出于自覺,傳奇人物最終回歸傳統(tǒng),人物塑造上有著明顯的貞潔觀念。
黃春桃易名應舉,與男子爭雄,并非出于弘揚女性意識,展現(xiàn)女性才能,實現(xiàn)女性價值的自覺,而是無奈的、被動的。她考科舉的直接原因,是為生計所迫:雙親離世,孤苦無依,飲食無保,為尋得一個長遠的生計,她才出此下策。
黃崇嘏獲得生活自立,是在假作男子的前提下,但喬裝只是應急手段,她最終由婚姻重回傳統(tǒng)的家庭、社會體制,人格、尊嚴重新被男性權威所籠罩。周庠得知黃崇嘏身份后,上書請求給她與兒子周鳳羽賜婚,蜀王將黃崇嘏參軍一職銓除,由周鳳羽替之,并封她為秩三品夫人。周庠曾說黃崇嘏“才學既自出眾,吏事又十分這等精敏,他日必是遠到之器”,說她處理公事“精細”、“奇”、“巧”、“精敏”,著實令人嘆服。正是這樣的才學、能力,讓黃崇嘏科舉高中、任官自如,最終實現(xiàn)生活自立。當嫁入丞相家,她無需再有自立之志,她的驚世才能也失去了施展的空間和真正的價值。黃崇嘏曾說改裝應舉是“此正教做以叔援嫂,因急行權。矯詔誅羌,反經(jīng)合道?!碑敊嘁诵惺碌哪康囊堰_,她恢復身份,回歸常道。
劇中,黃崇嘏的貞潔得到了幾番強調,完好維持的貞潔,更成為她收獲美滿婚姻的重要前提。貞潔觀念源于傳統(tǒng)倫理道德對于女性的要求,黃崇嘏對貞潔的重視和焦慮,體現(xiàn)出她難以超越傳統(tǒng)和時代的特點。劇中,黃崇嘏得賜婚封秩之后,還進行了一番貞潔證明。相府廚娘懷疑黃崇嘏常年在外,難免壞了名聲,向黃科(即扮男裝的乳母黃姑)求證,乳母自暴身份,解釋道:“我從前乳哺他三年大,休說道在家止許我陪他,就路途中誰許個男兒帶?”周庠聽得二人交談,又特意讓黃崇嘏親身細說了一番緣由,得知她“二十多年,伴著一個老婦人,更見他徹底的澄清,又是名臣的后裔”,十分高興和滿意。周庠之前雖不曾對黃崇嘏的貞潔提及半分,但他心中對于兒媳的貞潔要求,還是在結尾處得到了深刻的體現(xiàn)。
三
《女狀元》女性意識的形成,可能受到徐渭個人生活經(jīng)歷的影響,又與明中后期萌長的社會思潮有一定的關聯(lián)。
(一)徐渭個人生活經(jīng)歷的影響
徐渭是侍妾所生,他父親早逝,由嫡母苗宜人撫養(yǎng)長大。苗宜人視徐渭如己出,悉心教養(yǎng)。他“性絕敏,略知書,持身嚴毅尊重,內外莫不敬憚”[2](632)(《嫡母苗宜人墓志銘》),是一個聰敏、穩(wěn)重,令人敬畏的當家女主人。她“描寫俎醢,為世女師……才略酬應,畜釀種植,出入籌策,駁辯禁持,則宗戚、子婦、賓客、塾師、老牙嫗、悍奴婢靡不失氣”[2](632)(《嫡母苗宜人墓志銘》),對于各種事務獨立決斷,處理老道,內外皆服。苗宜人聰敏、獨立的個性,不輸男兒的治家能力能有、持家氣度,對于徐渭筆下才能卓越、獨立自強的黃崇嘏形象,可一定的影響。
久困場屋的經(jīng)歷,或許成為另一非自覺動機。徐渭有“神童”之稱,“九歲能為舉子文,十二三賦雪詞,十六擬楊雄解嘲作釋毀”[2](546)(《贈婦翁潘公序》),隨后卻“舉于鄉(xiāng)者八而不一售,人且爭笑之”[2](639)(《自為墓志銘》)。半生的科場蹉跎,他通過科舉改變低下地位,挽救敗落家庭,創(chuàng)造輝煌人生的愿望,通通不得實現(xiàn)。清人顧公燮在《消夏閑記》中說《四聲猿》“有感而發(fā)焉,皆不得意于時之所為也”。劇中周庠面試時,胡顏(諧音“胡言”)發(fā)牢騷說詩韻葉與不葉全憑考官一人之言,是所謂“不愿文章中天下,只愿文章中試官”,這一番說辭,當為徐渭切身的科舉經(jīng)驗。周庠評說胡顏的樂府“詞氣便也放達,可也忒出入??扇√幹皇遣徽谘谥恼嫘郧?,比那等心兒里驕吝么卻口兒里寬大的不同”,此當為徐渭對自己不符科舉審美的真情創(chuàng)作的肯定。能夠革新取士方式,發(fā)現(xiàn)胡顏文章價值所在的周庠,是徐渭心中能夠發(fā)掘、任用人才的理想官員的化身。
回看劇情,黃崇嘏幼年失怙的孤苦身世,恰與徐渭相符;她多才多藝,才能絕世的形象,可視作徐渭詩文書畫俱精的寫照;她由科舉榮登仕途,最終走出人生困頓,證明才能、價值的際遇,正是徐渭一生為之奮斗而不得實現(xiàn)的理想。劇中“世間好事屬何人,不在男兒在女子”的下場詩,對此多加咀嚼,似可悟得徐渭對于自己以滿腹才情換得一生落拓的不平。
(二)明中后期個性解放思潮的影響
徐渭生活的嘉靖、隆慶、萬歷年間,“文藝開始突破理學倫理的僵化模式和藝術復古風氣,注重于精神的自由、個性的解放、性情的表現(xiàn)”[3](24)。這種文學藝術的轉折過渡,“與明代中后期的哲學思想風氣,尤其是陽明心學的出現(xiàn)并對程朱理學模式的否定等,有重要關系”[3](24)。王陽明提出“心即理”的哲學命題以對抗程朱理學,他“致良知”的心學主旨認為良知是人人具有和自足的內在力量,起到了幫助人們掙脫傳統(tǒng)道德的禁錮,激發(fā)張揚個性,倡導真情的文學創(chuàng)作的作用。
明朝的封建統(tǒng)治趨于嚴密,對于女性的束縛和壓迫亦趨緊密。對于女性在人格、情感上所受的戕害,在生活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堅強性格、崇高品質,一些作家開始在作品中賦予女性以獨立自由的個性意志,一反傳統(tǒng)封建禮教的精神力量,如梁辰魚傳奇《浣紗記》,湯顯祖?zhèn)髌妗赌档ねぁ返?,反映出世俗人情縱欲放蕩的個性解放思潮。
徐渭深受儒家思想影響,奉行仁義之德,心懷功名之心,是一個正直有才氣的封建文人。又“徐渭出生時,陽明學已蔚成風氣,浙中王門的重要學人王畿與季本都是徐渭的老師,因此,徐渭與陽明學本多‘天然’聯(lián)系?!盵4](18)徐渭學得王門心學之宗旨,反感儒家禮法,推崇釋、道之宗、魏晉風度,“疏縱不為儒縛”(《自為墓志銘》)[2](639),表現(xiàn)出放蕩灑脫、桀驁不馴的性情。較之李贄、湯顯祖等晚明文化思潮的風流人物,徐渭的生存年代略早,是新舊思潮交匯中的先覺者。他在《周愍婦集序》、《讀某愍婦吊集二首》、《俞母節(jié)詩》、《白母傳》等詩文中,流露出對于女性的看法及態(tài)度,透露出他對于女性生存狀況的理解和同情,對于女性堅強、聰敏、賢能品性的肯定和贊佩。雜劇《女狀元》中,徐渭將科場的最高榮譽許于女性,通過塑造黃崇嘏這一人物,表露出對于女性處境的同情,女性個性、情感的關注,女性尊嚴、價值的肯定。
參考文獻:
[1]徐渭.《四聲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本文《四聲猿》文本引用均出自此版本)
[2]徐渭.《徐渭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3.
[3]陳剛.《徐渭及其《四聲猿》的地位和影響述論》[J].《固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24(2).
[4]周群,謝建華.《徐渭評傳》[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