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委婉語是一種以愉快、溫和的表達方式替代不愉快或可能冒犯別人的表達方式。作為一個必不可少的和自然的語言,委婉語已廣泛應(yīng)用于許多領(lǐng)域。本文從不同角度分析英漢委婉語表達的異同,闡釋了委婉語在日常交際中的重要意義。英漢委婉語的對比研究為跨文化交際學習奠定了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英漢委婉語;文化內(nèi)涵;差異;交際功能
作者簡介:謝光嬌,女(1987-),重慶永川人,重慶師范大學,2011級外國語學院碩士研究生,專業(yè):語言文學,方向:英語語言學。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21--01
一、引言
委婉語是一種修辭手法。它是一種以溫和、間接、無害的表達方式代替令人不愉快的,嚴肅的或痛苦的表達方式。當人恐懼時其說話風格會變得嚴酷、間接或具有一定的攻擊性。例如,描述人瘦得皮包骨一樣可以用“苗條”一詞表達以示禮貌、避免尷尬情形從而減少常交際中不愉快的情形。由于文化傳統(tǒng)和歷史背景的差異,英漢委婉語截然不同。此外,它們各有特點。因此,英漢委婉語對比學習對跨文化交際具有重要意義。語言使用者遵守一些語言規(guī)則,可以使不愉快的想法令人愉快的日常交流,以成功地維護人際關(guān)系和分享不同的觀念。通過對比國外對委婉語的杰出研究,中國的學者提供一些理論對委婉語,盡管中國的委婉語有相當悠久的歷史,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最早的記錄在《詩經(jīng)》中。
二、委婉語的特點
(一)委婉語的定義
“委婉語”(euphemism)一詞源于希臘語。前綴“eu”意為“good”,后綴“-pheme”意為“speech”。其字面意思是“以愉快的詞語或適當?shù)姆绞奖磉_”?!杜=蚝喢饔⒄Z詞典》將其定義為:“word, etc. used in place of one avoided as e.g. offensive, indecent, or alarming”(用來代替避免無理、色情或讓人驚恐的詞語表達)。漢語《辭?!穼ξ裾Z下的定義是:“修辭是辭格之一。不直言本意而用委屈含蓄的話來烘托暗示。”束定芳(1995)指出“有必要區(qū)分兩種意義上的委婉語:一種是狹義上的委婉語,即委婉詞語,一般是約定俗成的,經(jīng)過一段時間使用在一定范圍內(nèi)在被大多數(shù)人所接受的詞或短語;另一種是廣義上的委婉語,即通過語言系統(tǒng)中各種語言手段,或是語音手段,或是依法手段,或是話語手段臨時構(gòu)建起來具有委婉功能的表達方法。”漢語委婉語是一種修辭格,也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委婉語是日常交流中的潤滑劑,幫助話語交流者在交際中變得含蓄、委婉。
(二)委婉語的形成
英漢委婉語通過各種方式形成,可歸納為詞匯、語音兩大方面。詞匯層面利用形態(tài)學變化以避免交際中提到不愉快的事情。常見的方法是通過省略、替代、外來詞及遁詞等。英語委婉語采用字母結(jié)合法或首字母再寫法構(gòu)成委婉語。如:BM(bowel movement)大便或pee (piss) 小便等。漢語則主要是由偏旁部首組成的象形文字。在詞匯層面,漢語委婉語所采用的方法與英語基本相似,主要有語意揚升、迂回、比喻、語音轉(zhuǎn)換、省略和寬泛模糊等。
三、英漢委婉語的對比分析
根據(jù)不同規(guī)則英漢委婉語可分為不同種類。從語義學角度劃分,典型的委婉語可分為:積極委婉語、消極委婉語和中性委婉語。此外,從應(yīng)用范圍劃分,也可分為死亡委婉語、描述廁所的委婉語等。
積極委婉語也被稱作夸大委婉語。積極委婉語通過夸大美化或者掩蓋交流中涉及不愉快或不莊重的感覺,并將將低級、貧乏的事情轉(zhuǎn)化為令人愉快的話語(朱麗,2001:55-57)。例如:“老年人”(字面意思是資深公民),“家庭主婦”(字面意思是家庭幫傭)等。委婉語也可用于批評話語場合。例如,老師鼓勵學生努力學習時說“希望他能更加勤奮學習”代替“這學生比較學習懶惰”。因此,積極委婉語也可解釋為“鍍金詞”或裝飾話語。消極委婉語從語義角度可解釋為語義含糊或縮小的委婉語。交際者通常傾向于使令人驚奇或可怕的事件轉(zhuǎn)變?yōu)闇睾偷脑捳Z。如:人剛出生可描述為看見陽光。中性委婉語不涉及語義變化。這類委婉語通常是外來語。例如,很多西方上流社會喜歡用法語詞“chemise”而不用“shirt”一詞。
在委婉語使用中,通常會避免“死亡”一詞。在英語委婉語提及死亡通常描述為“go to his long home”, “be in heaven”, “go to one’s own place”, “pass away”等。漢語中,將死亡描述為“歸西”、“老了”、“逝世”、“圓寂”、“上西天”、“駕鶴西去”或“見馬克思”等。這類表達死亡的委婉語在一定程度上是用于緩沖對死亡的恐懼(楊建輝,2006:261-262)。
在中西文化中,正式場合都會避免直接提及排泄物或上廁所等行為。在英語交際中,這類委婉語廣泛存在。如:“go to the restroom”, “to wash one’s hands”, “to pass water”, “to relieve oneself”, “to do one’s business”等。同樣,漢語交際中也會避免此類用語。如:方便、小解、上洗手間、去去就來等。這些表達方式普遍運用于與女性的禮貌交際中。
此外,委婉語使用與文化有關(guān),不同的文化對同樣的禁忌持不同態(tài)度。委婉語是中西方文化的一面鏡子。從委婉語使用的功能上看,英漢委婉語用于避免交際場合中的禁忌語、遵循禮貌原則、避免尷尬場合等。
四、結(jié)語
通過英漢委婉語對比分析可知,委婉語是一種語言現(xiàn)象,更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英漢委婉語都是講粗魯或令人不快的話轉(zhuǎn)化為含蓄的說法,讓言語更加悅耳。同時,二者有在語言和文化應(yīng)用上存在差異。通過英漢委婉語的對比分析學習,有助于學習者了解中西文化差異并有效進行教學、翻譯工作。
參考文獻:
[1] 束定芳、徐金元,1995,委婉語研究:回顧與前瞻,《外國語》(5)。
[2] 孫敏,2007,淺析英漢委婉語的社會文化差異,《齊齊哈爾大學學報》(2):138-139。
[3] 楊建輝,2006,英漢委婉語對比,《湖南科技學院》27(9):261-262。
[4] 朱麗,2001,英漢委婉語比較,《山東師大外國語學院學報》(3):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