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受到中國傳統(tǒng)觀念、大學教育模式與社會環(huán)境的多種因素影響,我國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能力普遍不高,本文面對此現(xiàn)象,從高校輔導員的角度,對大學生“三自教育”實踐進行探索。
關鍵詞: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輔導員
作者簡介:曹江,男,1983年1月生,西安郵電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師。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21--01
一、大學生“三自”教育的影響因素
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又稱“三自”教育,其是指在高校的指導下,學生把自身作為教育、管理、服務的對象,按照社會和自身發(fā)展的需要,發(fā)揮主體能動性,通過自主、自覺、自為、自律,學習知識、提高能力、培養(yǎng)綜合素質的一系列活動。
在現(xiàn)實的教育實踐中,當代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與自我服務的意識與訴求不斷增強的同時,由于受到中國傳統(tǒng)觀念、大學教育模式與目前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大學生作為主體進行“三自”教育也受到了一定影響和制約。傳統(tǒng)觀念方面,在中國的父母眼里,孩子永遠是孩子。即使已經成年,父母還是會傾盡全力幫他們打理好一切,甚至會幫孩子找工作,買房,置辦家業(yè)。這樣的家庭觀念很容易讓孩子產生依賴心理,導致孩子的自理能力不強。使得孩子脫離父母進入大學生活后,缺少對自己生活的安排和應對能力;學校教育方面,大學課程學時少,進度快,知識量較大,更多依靠學生自主學習,要求學生協(xié)調課堂內外的關系,主動搜集資料解決問題,而大學的管理也是建立在學生自律基礎上的,老師不跟班督促,習慣了高中教學模式的學生一旦進入大學,由于缺乏自我管理與服務的能力,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逐漸降低;社會環(huán)境方面,目前社會信息量的爆炸增長、娛樂與拜金主義的盛行,尤其是網絡與移動互聯(lián)等技術的發(fā)展,使得眾多大學生將更多的時間用在打游戲,逛網店,看電視劇或者電影上,大學生普遍存在著信息篩選與抵抗誘惑能力低下,生活學習偏向娛樂放松方式等現(xiàn)象,這些都導致大學生自主能力的下降。
二、輔導員與大學生的“三自教育”
輔導員作為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一部分,學校學生管理的主力軍,在引導當代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過程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輔導員作為骨干力量,不僅要按照黨委的部署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為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還要擔負大學生日常管理工作。所以,輔導員應當在自身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工作中,探索研究影響大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關鍵因素,制定相應的教育管理策略,提升大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
三、輔導員指導大學生進行“三自教育”的思考
1.對于大學生自我教育的指導
(1)幫助學生樹立自我意識
樹立正確的自我意識,是實現(xiàn)自我教育的基礎。所謂自我意識,是指對自身形象、行為、思想、個性及社會角色的認識,也就是對自我的認識。高校輔導員要經常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進行正確、全面的自我認識、了解,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進行自我教育。
(2)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實踐
自我實踐是實現(xiàn)自我教育的基本途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要積極參與各項社會實踐活動,以提升自我教育的能力。輔導員要調動大學生主動性,積極參與日常的生活和學習管理的實踐,這不僅可以加強和改進教育管理工作,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律精神和自我教育能力。
(3)積極開展大學生自我評價
開展自我評價,是自我教育綜合性的集中體現(xiàn)。輔導員應適時地引導大學生進行自我鑒定評價,平時都會有寫心得、定計劃、寫總結等方法,發(fā)現(xiàn)學生自我教育實踐中值得肯定、發(fā)揚的方面和需要改進的方面,在自我認識、自我比較、自我反饋中提高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
2.對于大學生自我管理的指導
(1)認知管理
要成功實現(xiàn)自我管理,首要任務是先進行自我剖析。輔導員作為教育者,要引導當代大學生對自己性格、興趣、知識技能及對社會各項事業(yè)價值有深刻認識,指導大學生進行階段性學習規(guī)劃和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自我認知管理關鍵是要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不足。把尋找長處、培養(yǎng)長處與發(fā)揮長處統(tǒng)一于大學實踐,才能讓長處充分發(fā)揮作用而真正成為自身的優(yōu)勢。
(2)目標管理
在有了良好的自我認知之后,應該給自身設立目標并依此指導行動。應教會學生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及內在的發(fā)展?jié)摿?,找出自己內心真正認同的價值理念作為行動的指導,在此基礎上再制定目標,進行量化,把短期目標與中長期目標結合起來,使之形成一個相互關聯(lián)的體系。
(3)時間管理
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它是有內容和價值的。為了更好地利用時間,輔導員應在平時管理中,教會學生提高時間利用效率,重點是養(yǎng)成良好的個性習慣以及學會協(xié)調兩類時間,即學校安排上課、實訓、參加各種活動的他控時間和學生們自由支配的自控時間。
(4)技能管理
技能是生存之本,大學階段是我們一生中增長技能、積蓄能量的重要時期,輔導員必須在這一時期內引導大學生學會做事,掌握好專業(yè)知識之外的各種必備技能。技能有硬件和軟件之分,硬件如學習專業(yè)知識、考取各類證書、掌握各種專業(yè)技能等;軟件如人際交往能力、溝通能力、競爭能力、合作能力等。這些都需要輔導員指導學生通過自我管理實現(xiàn)。
(5)壓力管理
近年來,因學業(yè)、經濟、就業(yè)、人際交往、情感等問題,大學生心理常常面臨多方壓力,因此現(xiàn)代的高等教育實踐中,必須教會大學生進行自我的壓力管理。這要求大學生首先要有正確的自我認知,杜絕自我認識不清引發(fā)的壓力。其次是要識別壓力的來源,是外在因素還是內在因素。然后選擇適合自己的解壓方式。
3.對于大學生自我服務的指導
社會的進步、技術的更新以及觀念的不斷改變,要求大學生要能夠進行自我服務,對此,輔導員應引導大學生著重培養(yǎng)以下幾種能力:首先是增強信息獲取能力。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的獨立性和自主性特點決定了每個人都須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學習與職業(yè)的規(guī)劃準備,因此輔導員需要指導大學生科學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積極有效地獲取信息,收獲知識。其次是提高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主要包括大學生自身的思想教育、學習、日常生活、就業(yè)等。這是大學生在校生活的核心,應當通過自我服務的提升而更加高效地完成。最后是自我的實現(xiàn)。大學生在完成各項常規(guī)活動后,應該追求自身能力的提高和素質水平的拓展。
參考文獻:
[1] 李儒峰. 大學生自我管理模式初探[J]. 湖南工程學院學報, 2002 , 12 ( 2 ) : 53- 55.
[2] 吳新平, 張勇. 積極探索“三自”管理, 不斷推動學生管理方式的改革[J]. 兵團教育學院學報, 2002( 3 ) .
[3] 劉勝.對在大學生中開展“三自”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07(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