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盛開軍(1976-),男,甘肅金昌人,蘭州大學法學院2011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法學。
摘要:利益作為社會主體生存和發(fā)展的一種追求,不管該主體是否認識到或者如何認識,它都是客觀存在的。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guī)則,它對社會資源的配置起到利益均衡器的作用。本文試圖從法的本質、特征和實踐方面對其利導性予以闡述。
關鍵詞:法律;利導性;權利義務
所謂利導性是指利益導向的性質,或者說是指以利益追求為終極的目的。利益,就是好處,或者說是某種需要或愿望的滿足。“它是人類個別地或在集團社會中謀求得到滿足的一種欲望或要求。因此,在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安排人類行為時,必須考慮到這種欲望或要求?!狈勺鳛檎{整行為關系的具有普遍性的一種社會規(guī)范,它的功效在于對不同的行為進行指引、評價和預測,似乎不存在利益糾葛的問題。殊不知,這種觀點有失偏頗。法律作為定紛止爭的調整機制,法律關系主體的雙方是有各自的利益訴求的;現(xiàn)實中種種復雜的法律現(xiàn)象和法律問題的根源歸結其實都只是一種簡單的利益紛爭而已。
首先,從法的本質方面來看,法律是通過利益調整來實現(xiàn)社會目標的一種工具,或者說是為了實現(xiàn)社會正義而對各種利益關系進行調整的工具?!疤煜挛跷酰詾槔麃?;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比藗冊谏鐣顒又写嬖诶鏇_突在所難免,關鍵是沖突如何化解和調整。法律作為一種社會規(guī)范,它的制定本身就體現(xiàn)了利益的特征。根據(jù)馬克思主義法學的觀點,法律是統(tǒng)治階級意志的體現(xiàn),而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是由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所決定的?;蛘呶覀兛梢哉f,法律來源于利益所??;統(tǒng)治階級為了維護本階級的統(tǒng)治地位和階級利益,規(guī)定哪些行為是有利于統(tǒng)治階級的因而是被鼓勵和支持的;而哪些行為又是于統(tǒng)治階級管理國家和治理社會所不利的因而是被禁止和不許的。法律的內容從本質上來看,它體現(xiàn)了統(tǒng)治階級的意志和利益;但是這種意志和利益經過國家機關的制定和認可便上升為國家意志,從而代表了國家利益。因而,從法律的制定層面來說,利益追求也許是法律最原始的驅動力。
法律的制定是由利益使然,那么法的實施是否也符合了利益的要求。法律是通過行為的控制和約束來調整各種利益關系的,法的實施必然要對法律關系主體之間的利益進行平衡和分配。在現(xiàn)實生活中,社會利益關系是非常廣泛的。有政治利益、經濟利益和精神利益。也有國家利益、社會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還有整體利益和局部利益等等。當這些利益主體之間發(fā)生矛盾沖突之后,往往會訴諸法律尋求利益救濟;法律在這里所扮演的角色是對各方主體利益進行重新的調整,既要化解矛盾,又要維護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可以說法的制定是法對利益的第一次分配,而法的實施則是法對利益的第二次分配。
其次,法律的構成要素以法律規(guī)范為主,而法律規(guī)范中的行為模式又規(guī)定了權利和義務。它明確地告訴人們什么行為是應該做的,什么行為是不應該做的,什么行為又是必須做的。人們根據(jù)這種權利義務的規(guī)定性來對自己和他人的行為進行評價和判斷,哪些是符合自己利益要求的行為,哪些又是侵犯他人合法利益而被禁止的行為。行為過程是一種利益選擇的過程,而這種選擇是以法律上權利義務的預先設定為前提和基礎的。法律作為一種普遍的社會規(guī)則對行為的調整是通過權利義務的享有和承擔來予以利益取舍的。
最后,從法的特征分析入手,法對利益的分配是通過權利和義務的設定來實現(xiàn)的。權利簡而言之是主體獲得利益的一種手段,這種利益的獲得是以一種相對自由的方式來實現(xiàn)的,而同時又必須是法律規(guī)范所規(guī)定和隱含的。而義務同樣也必須在法律規(guī)范中有所規(guī)定和隱含,所不同的是義務主體必須以相對受動的方式保障權利主體獲得利益。人們通過法律上權利的利益導向去影響自己的行為,或者說去激勵自己向著利益可取的方向行為和發(fā)展。這是法律所許可的,也是于自己所有利的;因此,權利的利導性是權利主體行為的時空范圍的界定。而對于義務主體來說,義務的利益導向意味著利益的承擔和責任后果,這種義務的利導性使人們不去做法律所禁止和不許的事,或者說是最終不利于自己的事。義務的這種特有的約束機制和強制機制使人們從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角度出發(fā)來對自己的行為做出選擇,同時對自己將來的行為進行有利的預測。權利義務的利導性是法律所獨具和特有的,也是法律區(qū)別于其它眾多社會規(guī)范的重要特征之一。
結語:也正如馬克思所說:“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崩娴钠毡樾允沟蒙鐣黧w之間的矛盾和沖突更為頻繁和劇烈。法律作為調整人們行為關系的社會規(guī)則,對利益的平衡和分配起著重要作用。不僅法的制定要講求利益;而且在司法過程中,也必須通過利益衡量的方法來解決利益沖突、權衡利弊,從而實現(xiàn)法律和利益的對立統(tǒng)一。也許這些就是法的利導性的根本價值所在。(作者單位:蘭州大學法學院)
參考文獻:
[1]《法理學》張文顯主編,第三版
[2]《法理學》沈宗靈主編
[3]《法的價值研究中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孫國華、何貝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