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王元,(1987-),女,漢族,河南永城人,蘭州大學2011級法學碩士研究生。
摘要:股東瑕疵出資轉讓后的責任成為熱點。在股東有限責任的制度安排下,為保障公司債權人利益, 股東必須履行法定的出資義務。圍繞股東瑕疵出資的法律規(guī)制,在股東瑕疵出資的行為出現(xiàn)時,應當排除其適用公司的有限責任的保護。瑕疵出資的股東應向公司的債權人承擔補充清償責任。
關鍵詞:瑕疵出資;法定義務;有限責任
公司作為一營利為目的的企業(yè)法人,獨立的財產(chǎn)是公司人格獨立的標志,同時也是公司內(nèi)部運營的物質基礎以及公司對外向債權人承擔債務的物質保證。公司的資產(chǎn)很大一部分是由股東的出資構成的。為了保證公司債權人的利益,股東必須履行法定的出資義務。然而現(xiàn)實中出現(xiàn)了很多股東出資瑕疵的現(xiàn)象,這嚴重影響了公司的信用。因此應當促使股東積極履行出資義務,規(guī)制股東瑕疵出資。維護公司內(nèi)部的穩(wěn)定運營和外界的信用,這是法律需要注重的。
一、股東瑕疵出資法律責任的現(xiàn)狀
有限責任制度的出現(xiàn),有其促進經(jīng)濟繁榮的一面,對債權人保護的不足也是其不足的一面。對其進行規(guī)制體現(xiàn)了法律對其的態(tài)度和立場。主要落實在三個問題上。也即,公司的人格在出現(xiàn)股東瑕疵出資時還能否獨立?瑕疵出資股東和正當股東在資格上有何不同?如何解決給股東瑕疵出資時的責任問題。這是緊密聯(lián)系的。筆者認為股東瑕疵出資時,公司的人格是獨立的,由此主要探討瑕疵出資股東對公司債權人的責任問題。
在對股東瑕疵出資的法律規(guī)制方面,國外的法律注重對民事責任的完善。如補繳損失,股東資格撤銷,法人人格否認,賠償損失,利息罰則,定金罰則等處罰方法。在股東瑕疵出資時,并無股東對債權人民事責任的直接規(guī)定。公司只能通過人格否認得到救濟。公司人格否認只是在公司財產(chǎn)不足時才會涉及股東的責任,而公司資產(chǎn)不足沒有一個客觀的認定機制,尤其是在法制不怎么發(fā)達的情況下更是無從操作。對公司債權人的救濟就不能只依靠法人人格否認制度,我們應當在瑕疵出資股東那里得到解決的辦法,沒履行自己應盡的法定義務出現(xiàn)問題是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公司成立后股東或發(fā)起人的差額填補責任,公司成立后發(fā)起人的補繳責任方面重行政責任、刑事責任輕民事責任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
二、瑕疵出資股東對債權人責任的分析
公司的有限責任制度主要是針對內(nèi)部的股東和外部的債權人的,主要還是為了鼓勵股東投資為廣大提供的保護傘,為了向現(xiàn)代化的公司運營方向發(fā)展。在上市領域,有限責任形態(tài)公司的出現(xiàn),極大促進了經(jīng)濟的繁榮和發(fā)展。在這一制度下,股東并不直接對公司的債務負責,公司債權人是和公司之間形成債權債務關系,而公司股東僅以出資額為限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可見公司股東并不直接對債權人的債務負責。然而作為債權人保護傘的制度在均衡各相關人的利益上還是存在缺陷的。表現(xiàn)最突出的是不利于保護公司債權人的利益。為公平和正義起見,在著定情況下為了保護公司債權人的利益對某些特別的股東應排除其適用有限責任制度,公司人格否認制度就是排除適用這一制度的突出表現(xiàn)。一次來維護正常的市場交易秩序。
在股東出資嚴重影響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情形下,因對股東出資性質的理解不同,會有不同的處理方法。傳統(tǒng)學說認為股東的的義務源于其對公司股份的認購行為,出資是股東與公司之間的契約關系,若股東不履行法定的出資義務僅是按債的相對性原理以違約的方式補繳出資。另一觀點認為,股東出資義務的性質是一種公司法上的法定義務,是股東有限責任制度形成后賦予股東的公司法上的義務。股東出資是法律規(guī)定其獲得有限責任保護的一種對價。與之相對應的是,若公司股東瑕疵履行出資義務就應剝除其有限責任的保護傘,令股東直接對公司債權人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三、瑕疵出資股東對公司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
在肯定了股東瑕疵出資排除適用有限責任制度,應直接對公司債權人承擔相應民事責任后,接下來需要考慮的就是民事責任如何承擔的問題了。在此,規(guī)則股東瑕疵出資的法律責任和義務,要考慮其威懾力使股東能積極履行出資義務,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到不能打擊股東投資的積極性,這就要求避免給股東加上其他無端的重擔。
(一)責任承擔的前提條件
在承擔責任方面,前提肯定是股東有了瑕疵出資的行為。股東違反法定的出資義務就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和風險。瑕疵出資分為公司成立前和成立后之分,公司成立前的瑕疵出資應以合同相對性原理按違約之債來處理,本文探討的主要是公司成立后的瑕疵出資,公司成立進入正常運營后,各方面都以穩(wěn)定,這時候發(fā)現(xiàn)瑕疵出資,會打破公司內(nèi)部既定的利益格局,所以需要加以規(guī)制。
(二)承擔責任主體的認定
承擔責任的主題為瑕疵出資的股東。而其他依法出資的股東依然會受到公司有限責任的保護。公司的有限責任人應當實行個別化原則,不保護瑕疵出資股東的有限責任,僅保護依法履行出資的股東的有限責任。不能因為一些股東的瑕疵出資而讓所有的股東都承擔此行為帶來的責任,這是不合理的,不能認為加重股東之間的人身依附關系,如此才不至增加公司的設立和運營負擔。若存在兩個以上股東瑕疵出資的情況下,應由這些股東對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這樣就加大了瑕疵出資的風險增強了威懾力,使股東不敢輕易涉瑕疵出資這趟水。
(三)責任的性質認定
當公司出現(xiàn)瑕疵出資的情形下,此時瑕疵出資的股東就處于弱勢地位,應當允許其享有先訴抗辯權,允許其請求先以公司財產(chǎn)對債權人進行清償。因對公司債權人承擔責任的主體為瑕疵出資的股東,若此時股東沒有先訴抗辯權,就意味著公司債權人可以直接要求瑕疵出資股東承擔全部清償責任,這樣一方面會加重股東的負擔,另一方面也會出現(xiàn)惡意加重股東債務的行為。允許股東享有先訴抗辯權,還可以給瑕疵出資股東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不至于阻礙投資,不利于公司的發(fā)展。
通過對公司有限責任的相對排除,對瑕疵出資股東的規(guī)制。一方面可以保護公司債權人的利益,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證公司正常運營,維護市場秩序。(作者單位:蘭州大學法學院)
參考文獻:
[1]傅穹,重思公司資本制原理[M]. 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4
[2]趙旭東等,公司資本制度改革研究[P].北京: 法律出版社,2004
[3]陽子龍,王歷勝.論出資瑕疵股東對公司債權人的民事責任[J],企業(yè)經(jīng)濟, 200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