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行政的目的就是為了維護公共利益,公共利益對于行政法十分重要,它是行政法能夠成為部門法的基礎之一。在行政法中的公共利益,對公民的權利義務進行了規(guī)定,也對行政機關的具體權利說明進行了法律的明確規(guī)范。公共利益最主要的特征是公共性,主要是為了維護群眾的集體利益,這就要求我們在立法、司法、行政等環(huán)節(jié)都重視公共利益的界定,保證公共利益在行政法的視野下得以實現(xiàn)。
關鍵詞:公共利益;行政法;行政機關;公共性
在我國的法律法規(guī)中,并沒有對公共利益進行詳細的界定。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對法律的要求越來越嚴格的情況下,法律必須要有高度的穩(wěn)定性和概括性,要求必須完善公共利益的界定。
一.行政法視野下公共利益的概念和分類
1、公共利益的概念
公共利益,從字面上理解,可稱之為公共的利益,簡稱公益。雖然自古以來國家的形式變化多樣,對國家存在的理由也有不同的解釋,但是毫無疑義,公共利益是國家存在的正當性理由。行政法,調(diào)整政府與人民的關系,公共利益概念是界定政府行為必要性的主要界限。公共利益與私人利益之間一般表現(xiàn)為此長彼消的關系,公共利益的實現(xiàn)通常以減損私人利益作為成本,或者說以限制或者剝奪某種公民權利作為代價。因此,憲法通常規(guī)定只有立法機關通過立法的方式來界定公共利益才具有合法性和正當性。
2、公共利益的分類
公共利益一般分為三類。第一、把公共利益分為國家利益和社會利益。這兩者沒什么大的區(qū)別,主要是側(cè)重點不同,國家利益是指滿足國家的生存發(fā)展需要,國家利益范圍較廣,包括國際和國內(nèi)的。社會利益是指滿足全體社會成員的生存和發(fā)展需求。兩者都是公共利益的一個概念。第二、公共利益分為一般公共利益和特殊的公共利益。一般公共利益主要指的是大眾的利益,指的是公共團體的利益,特殊公共利益指的是特定地方或者國家范圍內(nèi)的利益。第三、公共利益分為立法公共利益、行政公共利益和司法公共利益。立法公共利益也稱法定公共利益,行政公共利益是指行政主體在行政工作中的行為對公共利益的影響,司法公共利益主要是指法院對公共利益的表現(xiàn)和確認。
二、行政法視野下公共利益的特征
1、合法合理性
財產(chǎn)權是每個公民所擁有的基本權利,是他人不可侵犯的,只在在法律條件的允許下才能夠?qū)镜臋嗬M行限制和克減,所以必須是需要堅持法律原則的,也就是法律保留和法律優(yōu)先。
2、公共受益性
從各國的立行政實務來看,有很多國家對于公共利益之“公共性”上的理解都比較寬廣,只要是國家建設的需要并且與一般性的社會福利事業(yè)相符合的,都認為是具有公共性的,比如國民的健康、教育、公共設施、公共交通、公共福利、文物保護等公共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
3、公平補償性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在追求公共利益的時候必然是需要代價的付出的,在這種情況之下,就造成了公民權利的普遍犧牲(損害)或特別犧牲(損害)。在損害的同時就有救濟的纏身,對特別的損害應該給與特別的救濟,只有這樣才真正符合社會公平主義的價值觀。
4、公開參與性
利用公共利益為理由進行強制性的規(guī)劃、征用等行政措施,會給公民的基本權利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就必須要在執(zhí)行過程當中公開透明,依照法律來進行,保障和執(zhí)行全過程的公開透明,依法保障行政相對人的知情權、聽證權、陳述權、申辯權、參與決策權等程序權利和民主權利的有效行使。
5、權利制約性
以公共利益為由強制克減和限制公民權利,容易造成政府人民之間的緊張關系,特別是在是在出現(xiàn)公共危機而行使行政緊急權力時更易于以公共利益之名越權和濫用公權力,故須進行有效的監(jiān)督制約,這是建設有限政府、法治政府的要求。
6、權責統(tǒng)一性
如果行使公權力后不承擔責任,任何公權力掌控者都會濫用權力,故須完善相應的責任機制。
三、行政法視野下維護公共利益的對策
1、司法機關運用司法手段和程序來確保公共利益得以實現(xiàn)
法院對于行政機關的法律具有不確定性,因此在程序?qū)徖碇校梢詻]有限制的進行審查,還不受行政機關解釋的拘束。這要求司法機關尊重行政的權利,在公共利益沒有一個具體界定的情況下,行政機關應當通過自有裁量權和相關行政程序,來確定公共利益。
2、立法機關應當運用立法的程序來確認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的界定主要是由人民群眾來決定的,公共利益維護的主要是人民的利益,只喲人民自己知道,什么才是他們的共同利益。人民代表機關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因此,立法機關必須以立法的形式來設定公共利益的相關條款和規(guī)定。
3、行政機關應該運用行政手段和程序來實現(xiàn)公共利益
行政機關作為人民群眾的代表,必須嚴格按照法律的程序,將公共利益更加具體化,以法律法規(guī)的形式規(guī)定公共利益的范圍,行政機關應該嚴格控制行政程序的細節(jié)化,用正當?shù)姆沙绦蚣右詮浹a。
綜上所述,公共利益為公民的確立設置了界限,還未行政機關設置了界限,公共利益是具有不確定性的,行政法的裁量范圍很大,經(jīng)常出現(xiàn)行政機關盜用公共利益名義謀取不正當?shù)睦妫姓☉撝τ诹⒎?、?zhí)法、司法等環(huán)節(jié),維護公共利益。(作者單位:中國政法大學)
參考文獻:
[1]吳慶.公共選擇還是利益分析——兩種公共管理研究途徑的比較[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2]劉凱旋.孫鳳英.公共利益原則在反傾銷中的作用[J];商業(yè)研究;2009年08期
[3]鄒.趙劍光.反傾銷中的公共利益原則理論研究[J];對外經(jīng)貿(mào)實務;2008年10期
[4]梁文鳳.試論我國公共利益的法律判斷[J];法制與社會;2007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