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長期以來,小學語文教材就是大量文質(zhì)兼美課文的綜合,豐富的語文課本知識幫助學生更多的了解了人文歷史、自然規(guī)律以及自然景觀。通過大量的閱讀,學生的語言藝術細胞得以開發(fā),學生可以更好地遣詞造句,提高自身的語文素質(zhì)。教師要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在提高小學生閱讀量的基礎上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開拓學生的視野。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本 閱讀量 思考
中圖分類號:G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5(c)-0175-01
課本閱讀量是指全套課本完整文章的總體數(shù)量,閱讀量包括精讀、略讀、選讀課文以及附加文章和練習系統(tǒng)中的完整詩文,不包括課本中配套的閱讀品種。長期以來,關于小學語文課本閱讀量的多少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了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的閱讀量應該達到145萬字,學生應背誦的優(yōu)秀詩文應該在160篇,這對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了依據(jù)和方便。
1 小學語文課本閱讀量的分析
小學語文課本閱讀量直接影響著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任務和教學進度,過多的語文課本閱讀量會加大學生的學習壓力,造成相反的效果。因此,小學語文課本閱讀量問題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課本閱讀量是指課本中文章的數(shù)量,語文課本文章包括精讀、選讀和附加閱讀的文章。在人教課標、人教統(tǒng)編、人教九義、北師大課標以及江蘇課標這五套小學語文教材中,新課標閱讀量是最多的,人教統(tǒng)編教材的閱讀量是最少的。一般情況下,閱讀量越大,對學生學習語文的幫助越大,教材編排人員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和知識接受能力來編排課本,適當增加高年級學生的閱讀量,課程安排要體現(xiàn)出循序漸進,為小學生提供適應的過程。隨著時代的變遷和教學理念改革,小學語文課本閱讀量呈現(xiàn)增長趨勢,課文數(shù)量的增加需要師生共同完成課堂學習任務,加快消化吸收的速度,最大限度完成閱讀量。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適當?shù)倪x讀課外文章,教師可以針對學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展開層次性教學,確保小學生可以完成學習漢字和提高讀寫能力的要求。
2 提升小學語文閱讀量的措施
注重選材。小學生的典型特點是模仿性強,自制力較差,小學語文教材選編要針對小學生的特點來進行設計。語文教材可以設置故事懸念,優(yōu)先選擇故事化的課文,讓學生感受奇特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調(diào)動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在一年級到二年級的語文課本中,可以增加故事、童話、兒歌和兒童詩的數(shù)量,小學高年級的語文課本可以減少兒童文學作品,適當增加兒童小說。小學語文課本要富有趣味性、故事性和情節(jié)性,在學生入門語文學習的時候提升學生對語文的興趣。
巧妙設置課本布局。小學生比較好動,小學語文教師要有耐心的進行現(xiàn)身說教,展開學生探討,讓學生暢談讀書的感受,激發(fā)學生閱讀的強烈意向。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比如,在《船長》一文的教學中,教師要對主人公的神態(tài)、動作和語文描寫進行重點分析,為學生刻畫率真和質(zhì)樸的船長形象,讓學生真正的融入文章的意境。小學語文課本布局要滿足學生的探索欲和好奇心,激發(fā)學生閱讀和背誦的熱情,把被動的學習變?yōu)閷W生主動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和學習的興趣。閱讀量的積累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教師也綜合多種因素,對學生閱讀量現(xiàn)狀進行分析,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儲備語文知識,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傳授語文學習的方法。小學課本的文章是有限的,接受能力強的學生還可以適當?shù)脑黾诱n外閱讀量,強化自身的知識修養(yǎng)。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在新課標的要求下,適當?shù)霓D(zhuǎn)換自己的角色,幫助學生掌握語文閱讀方法?,F(xiàn)在小學生常有的語文閱讀方法有寫心得體會法、速讀法、選讀法、精讀法以及摘錄批注法,在進行重點文章教學時,教師可以建議學生集中精力進行逐字逐句的分析和學習,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想和邊記的好習慣。此外,教師也要重視學生快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鍛煉學生快速瀏覽的能力,實現(xiàn)少閱讀高質(zhì)量和多閱讀多了解的閱讀習慣。小學語文是學生啟蒙階段的重點學科,提高學生閱讀量的關鍵是要強化學生閱讀方法,教師要轉(zhuǎn)變自身角色,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堂體驗,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3 結語
課本閱讀量是指全套課本完整文章的總體數(shù)量,閱讀量包括精讀、略讀、選讀課文以及附加文章和練習系統(tǒng)中的完整詩文,不包括課本中配套的閱讀品種。通過大量的閱讀,學生的語言藝術細胞得以開發(fā),學生可以更好地遣詞造句,提高自身的語文素質(zhì)。教師要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在提高小學生閱讀量的基礎上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開拓學生的視野。
參考文獻
[1]李吉銀.小學語文教學要有兒童視野[J].中國教育學刊,2011(9):60-62.
[2]雷鵠.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中國教育學刊,2011(S1).
[3]鄧水紅.淺議如何提高小學作文教學實效[J].教育學術月刊,2011(12):104.
[4]王小龍.小學語文課本中科普說明文的教學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1(8):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