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G借助一雙“勞保鞋”風(fēng)靡歐美,Crocs憑借一雙“洞洞鞋”名揚中外。多年來丑鞋家族不斷誕生新成員,也被時尚界深惡痛絕,但誰都無法阻止它們?nèi)绮《局畡萋樱霈F(xiàn)在每個人的腳上。
大碗女星也許穿過無數(shù)次Jimmy Choo,但在八卦讀者眼中,那不過都是“名牌高跟鞋”罷了,就是那些能把人腳趾踩斷的東西。但如果大腕們穿了一次UGG,讀者一定過目不忘。就像小布什的名牌鞋成百上千,沒人在意,但人人都會記得他穿洞洞鞋時的嬌憨。
時尚經(jīng)濟尚未翻身的冬天,一雙UGG遠比ChristianLoubnutin及膝長靴來得實在
皚皚雪地里,一個穿著ChristianLoubnutin及膝長靴的女子走過。鮮紅鞋底踏上積雪所發(fā)出的每一聲脆響,都讓無數(shù)男女從心底里戰(zhàn)栗。如果這時導(dǎo)演喊“咔”,讓女子脫下魅惑長靴,換上一雙UGG呢?也許你一定會懷疑是不是神經(jīng)搭錯線,還會咒罵這蠢笨的鞋子出現(xiàn)得太不合時宜。
時尚人士蘇芒說:“冬天再冷也不能穿秋褲,這是尊重?!彪y道在寒風(fēng)里凍得打顫聲音發(fā)抖就是尊重?一雙ChristianLoubnutin及膝長靴,就像寒冬里不能穿秋褲一樣尷尬,而UGG就是“咔”聲后出現(xiàn)的“天使”,雖然時尚界對這丑鞋子深惡痛絕,但在這個時尚經(jīng)濟仍未翻身的冬天,更多人愿意選擇用一雙哪怕是山寨的UGG來包裹住自己冰冷的腳。
上世紀(jì)30年代,一雙農(nóng)夫用來保持雙腳溫度的羊皮做的靴子,無意間成了羊皮靴的鼻祖。一戰(zhàn)時,澳大利亞飛行員用兩塊羊皮包裹成鞋子穿在腳上御寒;到了1960 年代沖浪運動員們穿這個靴子來暖和在海水里浸泡了長時間的腳,沖浪運動使得這種笨笨的圓頭靴逐漸流行開來;到了上個世紀(jì)70 年代,這類羊皮毛一體的手工靴子被統(tǒng)稱為UGG。
聰明的美國人意識到雪地靴的商機,德克斯戶外用品的公司開始在世界各國注冊“UGG”商標(biāo),雖然標(biāo)示著“Australia”,但錢還是都進了美國人的口袋。
UGG的本意是Ugly Boots,翻譯成中文就是丑陋的鞋子。它的出現(xiàn),曾經(jīng)讓無數(shù)時尚人士嗤之以鼻:“這種看上去丑笨而且難以搭配的鞋,完全沒有美感、設(shè)計感!”
當(dāng)一雙UGG作為禮物送給了因主演《海灘護衛(wèi)隊》而被狗仔隊瘋狂追拍的女星帕米拉·安德森,并同時附送了一雙UGG童鞋給安德森的小女兒。舒適的腳感讓UGG首先穿到小安德森腳上,為了和女兒搭配親子裝,安德森也嘗試穿了一次UGG。出眾的保暖性和舒適性折服了安德森,人們從此頻頻從八卦圖片中看到安德森在拍攝現(xiàn)場時穿著它,并開始疑惑為什么這位當(dāng)紅女星如此青睞這雙古怪的靴子。
在勾起了一小撮流行敏感人士的好奇后,便開始有計劃地向那些被狗仔隊曝光最頻繁的明星們贈送。美國“脫口秀女王”奧普拉·溫弗瑞非常喜歡,并在節(jié)目中“奧普拉的最愛”單元向觀眾隆重介紹了這雙鞋。于是,人們開始越來越多地注意到這種外形古怪卻被眾多名人愛不釋手的靴子,格溫妮斯·帕特洛、卡梅隆·迪亞茲、萊奧納多·迪卡普里奧,甚至斯皮爾伯格全家都常穿著UGG Australia出現(xiàn)在公開場合,而他們的街拍圖片頻繁出現(xiàn)在時尚雜志上,“以身作則”地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穿著潮流。
這雙“丑鞋”的大規(guī)模流行終于被引至沸點。不少人認(rèn)為,這不過是時尚界偶然發(fā)的一次“高燒”,很快就會消退,但UGG卻將熱度維持了五六年之久,至今也沒有衰退的跡象。一家經(jīng)銷UGG多年的百貨公司經(jīng)理說:“我們每年都以為今年會是UGG熱銷的最后一年,但第二年前來購買的消費者依然不見減少?!?/p>
在道不清的復(fù)雜心態(tài)引導(dǎo)下,時尚界對UGG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圍剿。時尚編輯們紛紛把槍口對準(zhǔn)了它,欲除之而后快。一位名為Rara的博主給時尚編輯們寫了一封公開信:“親愛的編輯們,請放棄對UGG的終結(jié)行動吧。對那些穿UGG的人來說,一是不會聽你們的,二是因為買了雙鞋就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攻擊也太慘了;至于不穿它的人,早已厭倦了你們與UGG的殊死搏斗,請消停吧,謝謝!”
明星站臺“丑鞋”,哪有不火的道理
在鞋文化中,croc(鱷魚皮)一直是高雅的同義詞,但是現(xiàn)在,一切都顛倒過來了。短短幾年時間,一種名叫Crocs的丑鞋子就像帕里斯·希爾頓的性愛錄像帶一樣迅速傳遍了全世界。這種五顏六色、特大號的鞋子看起來最能吸引小孩子的興趣,可像美國總統(tǒng)布什、廚師馬里奧一類的名人,對它也情有獨鐘。
Crocs的原材料是陶氏化學(xué)的研究成果——一種名為Croslite的特殊樹脂材料演變而來。在2004年經(jīng)美國Crocs公司推出一種外形怪異、以舒適為賣點的“洞洞鞋”之后,4年時間內(nèi)使該公司賺了8億美元,并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
這個圓頭闊身、鞋面有透氣小孔的塑料鞋就是后來聞名世界的“丑鞋”。隨后奇跡般地,“丑鞋”以“全功能時尚輕便鞋”的姿態(tài)迅速走紅全球,還一度因搶購而缺貨。
被人瘋搶的Crocs,無論在美國還是歐洲,人們似乎總是有足夠的時間和興趣走向戶外,一款舒適的戶外鞋此時就成了真實的需求;但在中國人們似乎更愿意窩在家里打麻將或者呼朋喚友胡吃海塞,戶外鞋此時只能是個擺設(shè)。
一旦連鄰居大媽都穿著一雙真假難辨的洞洞鞋出去買菜的時候,潮人們的風(fēng)尚也就算到了盡頭。一旦價值取向轉(zhuǎn)往舒適,Crocs似乎只能祈禱中國的環(huán)保指數(shù)早日超英趕美。在中國的天空變得比美國更藍之前,人字拖的舒適指數(shù)可能還不會被輕易超越。
繼UGG和Crocs之后,僧侶鞋又無邊蔓延開來。你能想象當(dāng)英美時尚女性人踩一雙這樣的丑鞋橫走街頭時會有何種聲勢浩大的場面嗎?這“以丑聞天下”的怪相產(chǎn)物,從外形上看毫無討巧之處,無非是上一季草編鞋的升級版,卻因其鞋頭加了塊草編輔料,讓東西方文化再次撞出了火花,成為時尚門徒可以恣意邁起修行步態(tài)的時髦鞋款。
僧侶鞋因輕便且舒適來對抗UV/SPF這一對肌膚勁敵,繼承了“一腳蹬”的時尚基因,時尚度驟然飆升的僧侶鞋,連菲拉格慕都不能抗拒,在布料和細節(jié)上用盡了心思。“防曬、吸汗、透氣、便捷”四合一功效直接反映在了這些走在時尚前沿的超級偶像身上:在好萊塢的世界里,盡管整日華服與美鞋傍身,閃耀在《緋聞女孩》第六季拍攝片場的Blake Lively仍會趁著拍攝間歇甩下那雙蹩腳的“恨天高”,而將雙腳伸向一雙“其貌不揚”的草編底僧侶鞋;同時新晉時尚明星兼設(shè)計師雙重身份的Elizabeth Olsen持續(xù)兩天約會、逛街、拍戲都穿了同一雙僧侶鞋;更難以置信的是,這看起來毫無風(fēng)格的草編鞋,居然進了英倫當(dāng)紅It Girl Alexa Chung的鞋柜,而后順理成章地被標(biāo)榜為本季最新潮流風(fēng)向標(biāo)。讓人相信這突如其來的時尚“怪相”會讓你不禁發(fā)問:這鞋真的有那么好穿?
“丑”或者“有型”都沒關(guān)系,這是一個可以容忍怪鞋當(dāng)?shù)赖哪甏?,怪得有人捧場就紅了。
“丑鞋”就像是呂燕的美,特點就是賣點
撰稿人莎拉·伯納德在《丑鞋子的簡短歷史》中歷數(shù)了不同階段丑鞋子的變遷:“上世界70年代末,馬丁靴熱潮出現(xiàn)并影響至今;90年代中,戶外運動鞋款Teva興起;2004年,UGG從澳洲哼著綿羊音出現(xiàn);2006年,Crocs開始大熱全球。”有評論認(rèn)為,丑鞋子的周期性出現(xiàn)與經(jīng)濟形態(tài)和社會風(fēng)潮有著密切聯(lián)系。比如,馬丁靴代表了朋克和搖滾一代,Teva的戶外運動精神與BOBO族的訴求不謀而合。與社會文化的交融結(jié)合,讓這些丑鞋在經(jīng)歷了時間的洗禮后成為潮流雜志所推崇的“經(jīng)典潮物”。雖然有這些丑鞋作為鋪墊,UGG還是不能擺脫“史上最丑之鞋”的惡名——即便凱特·莫斯穿過還是丑。名聲不好,卻不能妨礙它在商業(yè)上大行其道。據(jù)說在莫斯科,一雙UGG長款雪地靴可以賣到600美元,還供不應(yīng)求。
“丑鞋”就像是呂燕的美,特點就是賣點。
著名鞋履品牌周仰杰(Jimmy Choo)與UGG合作推出售價在495美元至795美元之間的鞋款,消息一出,時尚界各路人馬即擺出架勢,準(zhǔn)備用無情的羞辱讓UGG知難而退。同是丑鞋家族成員的洞洞鞋也遭遇過類似的圍攻:因公司第二季度財務(wù)報表未按時公開而引發(fā)的一場猜測,最后滾雪球般變成了“被破產(chǎn)”的鬧劇。時尚人士們擊掌慶賀,差點沒開香檳慶祝。
這些丑鞋子無一例外地“完全沒有美感、設(shè)計感,價格低廉”,卻擁有另一個極具殺傷力的共性——辨識度很高。詹妮弗·安妮斯頓也許穿過100次周仰杰的鞋,但在八卦讀者眼中,那不過都是“名牌高跟鞋”罷了——你知道,就是那些能把人腳趾踩斷的東西。但如果安妮斯頓穿了一次UGG,讀者一定過目不忘。小布什的名牌鞋成百上千,沒人在意,但人人都會記得他穿洞洞鞋時的嬌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