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沒聽說轉基因時買油都看牌子,現在除了看牌子,還要看是不是由轉基因大豆榨出來的。如果是轉基因的油,一般不買?!苯眨勂疝D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時,天津市一家事業(yè)單位的孔先生告訴記者。而最讓他頭疼的是,雖然現在很多食用油都把是否使用轉基因原料標注出來,但還會讓人容易糊涂?!俺欣锏氖畮追N油,有的產品你得在標簽上逐字逐句找才能找到是否有轉基因說明,還有一些找半天也找不到具體說明。”
隨著媒體曝出“國儲庫流入大量轉基因菜油”的消息,關于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的討論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據了解,在安全性無法確定的情況下,消費者即便非常留神,也可能買到轉基因食品。部分使用轉基因原材料加工制成的食品標識“羞答答”,有些甚至沒有任何標識。
標識能印多小印多小
隨著轉基因技術發(fā)展和轉基因農作物推廣,轉基因食品已逐漸深入普通民眾生活。據天津科技大學食品專家王芳介紹,超市內的食用油、豆腐、甜椒等,不少都是轉基因食品或由轉基因原料制成,轉基因木瓜的市場占有量甚至超過50%。
但記者調查發(fā)現,目前轉基因食品標識十分混亂,部分市售轉基因食品并未明確標識。
記者近日在天津市南開區(qū)王頂堤附近一所大型連鎖超市采訪,發(fā)現該超市食用油品區(qū),各個牌子各種規(guī)格的食用油擺滿整個貨架。經仔細對比,發(fā)現使用非轉基因原料壓榨的植物油,大多都在外包裝中間位置以較大的字體標明。如一款5L裝“魯花”牌花生油外包裝中心位置上,幾顆金黃的花生圖案上面以紅色字體突出說明“物理壓榨,非轉基因”。而使用轉基因原料的食用油,則玩起了“躲貓貓”。在某品牌食用調和油上,“加工原料為轉基因大豆”,“加工原料為轉基因油菜籽”字樣則躲在營養(yǎng)成分表上方以同樣大小的黑色字體顯示,相對很隱蔽。而另一品牌玉米胚芽油,則沒有找到是否使用轉基因原料加工的標識說明。
在該超市五谷雜糧區(qū),除散裝黃豆沒有標識,有具體外包裝的黃豆也沒有原材料是否使用轉基因黃豆的具體說明。一款500g包裝的黃豆上,配料一欄僅有簡單的“黃豆”二字。
記者在北京、天津等地調查發(fā)現,不僅食用油,一些水果、蔬菜和豆制品也含有轉基因成分,但標注很不規(guī)范。有業(yè)內人士稱,一些豆制品包括豆腐、腐乳等由轉基因大豆制成,但往往其外包裝并沒有相應標識,原因是“怕消費者知道后不買,也不知道這些食品還要標識”。因此,“不愿標識”成為最重要的原因。
據研究專家介紹,轉基因番木瓜“華農1號”占有廣東番木瓜市場銷售大約40%,但鮮有標識。一位賣木瓜的商販告訴記者:“水果都是散裝的,怎么能夠標識是不是轉基因食品?”研究團隊成員、華南農業(yè)大學教授李華平告訴記者,“華農1號”每年種植面積估計3.5萬畝,市場上的轉基因番木瓜銷售一般沒有標識?!安挥脴俗R”成為行業(yè)的潛規(guī)則。
一位超市從業(yè)人員告訴記者,很多人選購相關產品時都會注意是否使用轉基因原料,“不少顧客出于安全考慮會選擇非轉基因食品,這也就導致很多使用轉基因原料的廠家把轉基因標識能印多小印多小,最好是看不見才好?!?/p>
此外,還有一類“不能標識”。一些豆制品比如豆腐、豆皮等,只是經過簡單包裝,“連商標都沒有,又怎么能標識是不是轉基因食品?”一位專營豆制品的商販稱。
“轉基因食品”缺乏界定標準
部分市售轉基因食品標識不完善,實際上傷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據悉,我國實行的是轉基因標識制度,列入轉基因標識目錄并在市場上銷售的轉基因生物均需標識。既然我國實行相對嚴格的轉基因標識制度,為何有食品含有轉基因成分卻未明確標識?專家分析,首先是法規(guī)之間相互矛盾。
南開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宋華琳告訴記者,現在有兩部法規(guī)管理轉基因標識。一個是國家質檢總局的《食品標識管理規(guī)定》,規(guī)定轉基因食品或含法定轉基因原料的產品,必須在標識上加入中文說明。另一個是國務院的《農業(yè)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規(guī)定“列入農業(yè)轉基因生物目錄”的農產品,必須有明顯標識。
但《農業(yè)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第28條規(guī)定,“列入農業(yè)轉基因生物目錄的農業(yè)轉基因生物,由生產、分裝單位和個人負責標識”?!稗r業(yè)轉基因生物”目錄只包括大豆、玉米、油菜等五個品類,并不包括甜椒、木瓜等,所以“木瓜”、“甜椒”似乎不用標識。而根據《食品標識管理規(guī)定》第16條規(guī)定“屬于轉基因食品或者含法定轉基因原料的”,應在標識中標注中文說明,那么轉基因木瓜、甜椒等肯定需要標識。
事實上,除相關法律規(guī)定不完善,目前連什么是轉基因食品也沒有統(tǒng)一說法。宋華琳告訴記者,2001年的《轉基因食品衛(wèi)生管理辦法》(衛(wèi)生部部長令第28號)將“轉基因食品”界定為“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改變基因組構成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生產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劑”。但在2007年衛(wèi)生部頒布了《新資源食品管理辦法》,規(guī)定廢止了《轉基因食品衛(wèi)生管理辦法》。而前者只是規(guī)定“轉基因食品管理依照國家有關法規(guī)執(zhí)行”。目前,我國《農業(yè)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及其他農業(yè)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規(guī)章、規(guī)范性文件,都未對“轉基因食品”加以權威界定。
另外,有關部門在實際操作方面對轉基因食品的監(jiān)管也存在難度。據天津農科院轉基因生物產品成分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副所長王永介紹,轉基因食品可通過分子生物學手段檢測出來,但檢測費用很高,以玉米檢測為例,檢測一個玉米樣本至少要1500元。消費者如果想知道一種食品是否含有轉基因成分,“代價會非常高”。
填補監(jiān)管盲點需制度設計
多位受訪專家表示,轉基因食品關系千家萬戶普通群眾,宜盡快完善轉基因食品標識制度,保障消費者知情權。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博士生導師程同順認為,消費者對于食品擁有知情權,堅持并完善轉基因食品標識制度至關重要,轉基因食品的推廣和銷售要建立在充分的信息公開和群眾同意基礎上。
在制度設計上,宋華琳建議,應通過修訂《食品安全法》對轉基因食品的管理加以規(guī)定??煽紤]利用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委員會機制,對轉基因食品安全進行風險評估。一旦得出某些轉基因食品不安全的結論,應立即采取相應措施,確保該轉基因食品停止生產經營,并告知消費者停止食用。衛(wèi)生部門應盡快制定轉基因食品安全的國家標準,填補對轉基因食品的監(jiān)管“盲點”。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表示,應以農業(yè)部為基礎,充分發(fā)揮工商、質監(jiān)、食品藥品乃至衛(wèi)計部門的作用,在轉基因食品標簽領域,打造一個信息共享、快捷高效的多股力量的集結區(qū),確保每一份轉基因食品具有可追溯性,每一份轉基因食品的身份信息可以隨時查詢?!斑@就可以有效消除公眾對轉基因食品不必要的恐懼,也是一個扭轉食品安全信息不足的戰(zhàn)略性舉措。”
另外,國外一些做法也可以借鑒。南開大學張翔博士說,國際消費者協(xié)會將各國轉基因標識政策劃分為三類,分別是全面強制性標識、部分強制性標識和自愿標識。除中國外,世界其他實施轉基因生物標識制度的國家,大都設置了標識閾值。如歐盟法規(guī)規(guī)定其標識閾值為0.9%,當食品中的轉基因成分含量高于0.9%時,則必須標識。標識閾值的高低,主要是各國依據國情視轉基因產品管理的情況而定,中國也可以在閾值確定方面有自己的嘗試。
(文據《國際先驅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