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信息技術已經基本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傳統(tǒng)的期刊編輯出版流程也在信息技術的影響和沖擊之下,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當下這個新時期對于期刊出版不斷提出新的要求,我們期刊工作者也同時肩負著更深刻的使命,對于信息社會對期刊出版工作提出的要求和挑戰(zhàn),本文試對網絡環(huán)境下期刊編輯流程作出相應的探討。
關鍵詞:信息社會;網絡;期刊編輯;策略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期刊編輯出版已經逐漸完成了現代化的演變和轉型,從傳統(tǒng)的期刊編輯出版形式發(fā)展到現在的網絡環(huán)境下的現代化、信息化期刊編輯出版形式,其中經歷了一個轉變的過程,這也是一個改革的過程,從技術手段、編輯出版主體、管理模式,一直到出版物的現代化這四個方面的變革對我們期刊工作者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從傳統(tǒng)的紙質稿件的投遞、審閱,到現在通過互聯(lián)網傳送的電子文件進行投遞和審理,這不僅僅是傳播媒介的更改,更是對期刊編輯工作者的工作技能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讓我們的期刊編輯流程產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極大地提高了我們期刊編輯出版工作的效率。因此,對于在網絡環(huán)境下對期刊編輯出版工作的流程進行理性、系統(tǒng)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分析并總結針對這些新變化的相應的對策,以適應新的變化和新的形勢,不斷優(yōu)化期刊編輯出版工作,提高期刊質量和編輯的能力水平。
一、傳統(tǒng)的期刊編輯流程的特點
傳統(tǒng)的期刊編輯流程是:信息采集→選題策劃→組稿→審稿(三級審稿制度)→加工整理→整體設計→發(fā)稿→校樣處理→樣品檢查→出版物宣傳→反饋信息收集。經過多年的編輯工作的實踐得知,一個相對完整的編輯流程可分為前、中、后期編輯階段,三個階段有著相對明確而清晰的界限。一是前期編輯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工作內容是進行信息的采集工作,對于擬定的選題進行策劃并細化細節(jié)部分,并按照選題進行稿件的組織和審理工作,這個流程階段是整個期刊編輯出版的最重要的階段,直接涉及期刊的內容,直接影響到期刊內容的針對性、時效性和社會價值等,是整個期刊編輯出版工作最耗時的階段。二是中期編輯階段,這個階段也可以稱為編輯加工階段,這個階段起到了一個銜接的功能,這部分的工作直接影響到后期出版印刷階段,這個階段的工作內容主要是把組織審理征收上來的稿件進行必要的加工整理,按照前期策劃的欄目進行依次劃分,完成對稿件的版面設計編排、校對整理等一系列工作。后期編輯階段是期刊編輯的收尾階段,主要是針對刊登的所有文章再重新進行一次梳理、復查,由主編和責編分別對正本文稿進行一次整體評估,評審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個出版環(huán)節(jié)——下廠印刷,在這個階段編輯也可以通過復查來對自己前兩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進行反觀和整理,這個環(huán)節(jié)也非常重要,可以復查出之前忽略掉的錯誤,以提高期刊的出版質量,在所有的工作結束后期刊便進入到印刷程序,出版后便進入公開發(fā)行階段,后期的讀者反饋等信息的整理工作也是非常有必要且重要的。
二、網絡環(huán)境下的期刊編輯出版工作特點
信息時代的飛速發(fā)展已經顛覆了我們傳統(tǒng)的期刊編輯出版流程,網絡辦公的無紙化也讓我們的期刊編輯出版工作實現了“部分無紙化”,這樣的新變化和新氣象不僅僅節(jié)約了紙張上的消耗,更加環(huán)保,同時也極大地提高了期刊編輯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從前的流程常常會受到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選題策劃、組稿、審稿、編輯加工和排版校對等工作往往會因為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而影響整個流程的順利進行,同時也往往會因為部分環(huán)節(jié)的脫節(jié)和溝通不暢而導致整個工作流程的效率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而網絡時代的來臨也為我們這個期刊工作帶來了新的氣象,上述整個流程因為網絡環(huán)境的特性,讓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顯得不再重要,我們可以通過網絡將整個流程有機的銜接起來,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并且可以不管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可以利用多種人力資源和信息資源來進行資源整合,以改善傳統(tǒng)的工作現狀。
在網絡環(huán)境下,期刊編輯出版工作產生了如下幾個變化與特點:一是信息收集與反饋、選題策劃網絡化。網絡的出現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同時也改變了我們的工作形態(tài),利用網絡的便捷性我們可以通過網絡進行期刊的宣傳推廣工作,通過網絡一方面可以更加便捷地獲取讀者的反饋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加快捷地獲取一些專家、學者的意見與建議,為期刊質量的提高可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保障。二是實現約稿、組稿的網絡化?;ヂ?lián)網的出現讓過去信件郵寄的方式逐漸從我們的工作流程中淡化并消失,至今期刊編輯出版工作的約稿組稿工作已經基本實現了無紙化形態(tài),通過網絡,我們可以征集到更多的優(yōu)質稿件,通過網站公告欄、電子郵件等方式,我們可以將期刊的選題策劃約稿與組稿信息廣泛地散播出去,并通過電子郵件的形式廣泛地將所需稿件征集回來,極大地擴大了作者群體。相對于傳統(tǒng)的征稿方式,這樣的方式更符合時代的轉變,也更符合對于創(chuàng)辦高質量期刊的使命的呼喚和要求。三是審稿實現了網絡化,學術論文信息得到共享。近幾年,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隨著期刊工作信息化的逐步成熟,相應的也出現了一些與期刊想掛靠的學術期刊文獻檢索網站,如中國知網、龍源期刊等,這些網站的出現整合了過去傳播非常有局限性的紙質期刊,實現期刊電子化,相應的期刊內容也實現了電子化并通過網絡廣泛傳播,逐漸形成了一個重要的知識庫,一方面這樣的網站不僅為我們提高期刊編輯工作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的平臺,檢索并學習其他期刊和相關學術論文實現零距離;另一方面,也便于我們提高自身的期刊質量,通過學術不端系統(tǒng)的逐步應用,基本根除了一稿多投和學術剽竊等學術不端行為的出現。同時,我們在進行審稿的時候,還可以通過網絡向一些專家學者進行咨詢,提高了審稿的質量和效率,縮短了審稿周期。
三、網絡環(huán)境下期刊編輯流程的應對策略
互聯(lián)網的出現為我們的期刊編輯出版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捷,如何利用好網絡這個特殊的工具對于期刊編輯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課題,與傳統(tǒng)的期刊編輯相比,網絡環(huán)境下的期刊工作對于編輯的計算機能力有了更新和更進一步的要求,不光要熟知并掌握常用的辦公軟件,同時也要懂得利用互聯(lián)網進行學習,并對網絡環(huán)境有一個敏銳的感知,這樣對于整個期刊編輯出版流程都是十分重要和有利的。針對如今的網絡大環(huán)境,首先一個合格的期刊編輯應當保持一個先進的編輯理念,有了先進的編輯理念的指引,才會有出色的期刊編輯實際工作,才能制作出高質量的期刊。身處于當今的這個信息多元化的社會和時代,合格的期刊工作者要廣泛通過互聯(lián)網獲取信息和資源,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開闊自己的視野,提高自身能力。其次,在網絡環(huán)境下,期刊編輯要保持一個良好的信息識別能力,要能識別網絡中的垃圾信息,同時也要具備挖掘相關信息的能力,并且要能從已有的信息當中發(fā)揮創(chuàng)新精神,以應用到期刊編輯工作中來。最后,要有終身學習的理念和心態(tài),活到老學到老是不變的真理,只有我們秉持一個不斷學習的原則,這樣才能不被這個飛速發(fā)展的信息時代所拋棄,也會越來越如魚得水的工作在期刊編輯工作的最前沿。
總之,期刊編輯只有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的科技手段和業(yè)務知識,才能適應信息時代期刊發(fā)展的要求,實現編輯工作現代化,使期刊在質量、效率、經濟效益等方面有明顯的提高。(作者單位:長春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魏強.互聯(lián)網時代科技期刊的編輯出版工作[J].陜西工學院學報,2002,18(3):47-49.
[2]董瑾.論網絡時代學術期刊編輯工作的變革與要求[J].現代情報,2005(7):135-137.
[3]李艷,孫守增.網絡引起科技期刊編輯方式的變革[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05,15(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