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jīng)濟體系的日益完善和公共財政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社會各界對政府財政信息的需求日益提高。然而,我國政府會計信息披露尚不充分。本文選取債務信息披露的角度,以我國地方政府為主體,對其債務信息披露現(xiàn)狀進行分析,比較、借鑒國外地方政府的相關改革經(jīng)驗和成果,結合網(wǎng)絡社會公共治理背景,對我國地方政府債務信息披露的改進和完善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地方政府;負債核算;債務信息披露
1.我國地方政府負債核算與披露現(xiàn)狀
我國政府會計歷經(jīng)半個多世紀的改革,經(jīng)過創(chuàng)立與初步形成(1950-1965年)、調整與變動(1966-1996年)和初步發(fā)展(1997年——)三個階段,形成了目前由財政總預算會計、行政單位會計、事業(yè)單位會計以及參與預算執(zhí)行會計共同組成的政府會計體系。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財政總預算會計。
我國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規(guī)定:總預算會計核算的負債是一級財政所承擔的、需以資產(chǎn)償付的債務。包括應付及暫收款項、按法定程序及核定的預算舉借的債務、借入財政周轉金等。其中,政府債務信息披露是指政府通過一定的傳播媒介,用一定的形式將政府的債務狀況及其他相關資料公布于眾。當前,我國地方政府債務信息主要通過資產(chǎn)負債表和財政支出明細表反映。資產(chǎn)負債表中的“借入款”項目反映了地方政府在某一時點實際擁有因政府借款引起的債務本金數(shù);財政支出明細表的“債務利息支出”反映當期歸還的債務利息。
2.國外地方政府負債的核算與披露方式
在查閱各國規(guī)范和相關文獻的基礎上,本節(jié)對中國、新西蘭、美國和IPSAS(International Public Sector Accounting Standards,國際公共部門會計準則)關于政府負債的核算及披露的處理進行比較,為我國地方政府負債核算與披露的改進和完善提供借鑒,如表2-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