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實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由“學會”向“會學”轉變,由“能干”向“會干”轉變,由“要我練”向“我要練”轉變,從根本上保證鉗工實訓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關鍵詞:培養(yǎng)興趣;因材施教;堅守創(chuàng)新
筆者作為一名從事鉗工實訓教學的一線教師,在多年的鉗工實訓教學過程中往往發(fā)現(xiàn),如果按照書本上規(guī)定的項目來進行實訓教學,學生往往會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tài),會感覺枯燥乏味、機械單調,缺乏主動獲取知識的積極性,甚至出現(xiàn)學生排斥接受實訓教學的情況。本來鉗工是以手工操作為主的工種,學生卻以為鉗工實訓很辛苦,加之目前企業(yè)鉗工基本技能用處不大,基本上用不著鉗工基本功。為了扭轉這種認識局面,提高鉗工實訓教學質量,在分析鉗工實訓項目的特點、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的基礎上,本人對鉗工實訓教學進行了改革,讓學生們從消極對待變成積極參加,提高了教學效果。
以下是本人在鉗工實訓教學過程中的幾點做法:
一、 首先是培養(yǎng)興趣
積極探索多種形式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實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由“學會”向“會學”轉變,由“能干”向“會干”轉變,由“要我練”向“我要練”轉變,從根本上保證鉗工實訓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1.教學方法有趣:在鉗工實訓教學中,運用可視化等教學法幫助學生掌握各項操作技能。如采用可視化方法,簡圖加文字讓學生一目了然。在鉆孔教學中,先讓學生回家自己預習,然后把學生分成小組,每小組獨立完成臺鉆的結構草圖,并在圖中用不同的顏色畫不同的結構件,用簡潔的文字標注名稱,相關的知識可用自己獨特的方法在圖中說明,如果碰到問題可咨詢老師或查閱相關資料,完成后讓每個小組派一名學生作為代表描述臺鉆結構、臺鉆操作過程、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項等,等學生描述結束,再指出問題、糾正問題。如果合格就可以讓學生嘗試自己獨立操作臺鉆,進行鉆孔。整個教學過程,學生都在積極參與,老師在現(xiàn)場指導,每個小組的每個成員都在出主意、想辦法做出最好的成果,都不甘示弱,而且興趣很濃!而且使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有所提高!對于學生所畫的可視圖找出比較好的展示在教室,讓學生能一目了然!這比起平時的課堂講課效果有了大大的提升!如采用旋轉木馬談話法,使學生所學知識不易忘記,這個教學方法遵循了三句話:給我敘述我會忘記;給我展示我會記??;讓我自己做我會理解。有趣的教學方法很多,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可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學生也學的有趣。
2.實訓項目有趣:如果按照書本上的項目進行實操,訓練時間長了大部分學生都感到枯燥無味,此時指導老師應把實操項目設得有趣一些??蓪嵅夙椖窟M行大膽的改變,使得實操變得有趣、實用,絕大部分學生都較好完成了任務。
二、其次要因材施教
在實訓教學中要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位學生在操作技能、技巧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實訓過程中,由于每位學生的身體素質好壞、動手能力的強弱、分析能力的高低都各不相同,有的同學各項條件好,工件做得又快又好;有的同學條件相對差一些,工件做得慢而差,這就需要我考慮因材施教,既要讓能力差的學生完成好工作任務,又要讓能力強的學生“吃飽”,可采取以下措施:
1.分層教學——是提高鉗工實操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
學生素質有差別,體制有強弱,接受能力也有快有慢,因此,要區(qū)分層次,根據(jù)學生的體能、素質的不同,制訂不同的訓練考核標準,實施分層次教學,既讓體力充沛、接受能力強的學生“吃得飽”,又讓體力不足、接受能力差的學生“吃得了”,調動和維護好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欲。比如對體能較差的學生可以在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范圍內適當降低標準要求;要求體能好、接受能力強的學生加大加工量、提高加工精度等。
2. 采取傳、幫、帶的形式,讓學得慢的學生跟學得好的學生進行學習,互相促進,共同進步
在分組學習的過程中就有效地做到了這點,為了不使小組落后,學的快的學生一定會想辦法帶動學的慢的學生,而學的慢的學生也會想辦法跟上整個小組的進程。
3.讓學生參與教學。實訓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讓學生參與教學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
如在講鋸割這個實訓課題時,首先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小組設立組長,教師先做演示,把正確的操作過程演示給組長看,然后請組長進行操作演示給各自的小組看,再分別讓每小組學生總結,分析組長的操作過程是否正確?操作時應注意那些方面的問題?這樣學生能根據(jù)自身的操作過程,對錯誤加以糾正,別人出現(xiàn)的問題也能引起自己的注意,在操作時避免發(fā)生同樣的錯誤。用這種方法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教學中既要有堅守也要有創(chuàng)新
1.實習操作要堅持“三到位”
示范動作到位:教授新知識要嚴格而準確,不能似是而非、含乎其辭、一知半解,更不允許講錯,演示動作要到位、規(guī)范。
巡回指導要到位:巡回指導的重要性在于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實習進度、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及時糾正學生當中的不正確姿勢、及時幫助學生分析問題的所在,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針對進度不同、掌握技能的程度不同的學生教授他們不同的技能技巧,不同的操作方法。上好實訓課的關鍵在于三指導,而三指導的重點在于巡回指導,巡回指導的關鍵要做到“多轉、多看、多指導”。
結束指導要到位:實習課題結束后,組織學生進行分析、總結。在結束指導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講評要講到點子上,講到實質上,講到關鍵上。講到點子上,就是要從技巧上給學生以明確的提示;講到實質上,就是在實訓過程中,必須明確指出操作技術是否符合原理,還要從根本上解決正確技能形成的障礙(其中包括心理障礙和思想障礙),給學生指明前進的方向;講到關鍵上,就是在講評時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表揚為主批評為輔。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感到成功的喜悅。
2.四步教學法
作為適合技工學院的教學方法,四步教學法在各技工學院中已有較廣泛的應用,尤其在專業(yè)實訓教學中的應用,改變了傳統(tǒng)實訓教學方法“師傅帶徒弟”的模式,以提示型的教學樣式,通過“講解、示范、模仿、練習”四個步驟,使學生在傾聽、觀察、模仿、練習中,實現(xiàn)對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及熟練運用。本人實際教學過程中,對這個過程做了一些積極有效的改動,由教師引導學生整個參與,讓能力強的學生“講解”、“示范”,讓能力差的學生先學會“模仿”,再整體“練習”,整個過程不可缺少教師的監(jiān)督、指導。這樣能力強的學生能力更強,能力差的學生也會努力提高自己,使自己的能力與優(yōu)秀生縮短距離。
總之,提高鉗工實訓教學質量對于提高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實訓指導老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加強研究和探索,想方設法提高學生們積極參與鉗工實訓教學的熱情,提高教與學雙方的良性互動,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鉗工實訓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作者單位:常州冶金技師學院機電工程系)
參考文獻:
[1]《鉗工工藝與技能訓練》,徐文德主編,科學出版社
[2]《課堂素質教育手冊》,柳斌總主編,人民日報出版社
[3]《鉗工知識與技能》,周曉峰主編,中國勞動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