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問卷調查、數(shù)理統(tǒng)計、邏輯分析等方法對湖州師范學院教職工健身運動會現(xiàn)狀進行分析,并提出了針對性對策。
關鍵詞:教職工;健身運動會
湖州師范學院自2006年以來每年舉辦一次教職工健身運動會,至今已舉辦七屆,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也逐漸顯露出了一些問題。
1 教職工健身運動會基本狀況
1.1 運動項目及選擇比例
教職工健身運動會現(xiàn)有比賽項目分為游戲和競技兩大類,包括男女籃球五人制投籃、六人搬運籃球接力賽、三人板鞋跑、六人齊步走協(xié)作賽、六人拋接網(wǎng)球接力賽、擊門球入門、壘球投準8項團體項目,踢毽球、投飛鏢、跳繩、趣味保齡球、接力棒推球繞桿跑、自行車慢騎賽、擊網(wǎng)球入桶、羽毛球拍托網(wǎng)球跑8項個人項目。在這些運動項目中,游戲類項目占據(jù)了首位。從調查看,三分之二教職工選擇游戲類,且選擇球類游戲為第一選擇。同等比例左右的教職工喜歡參與團體項目,他們認為在享受團體項目比賽的同時,有助于促進彼此的了解和集體榮譽感的提升。個人項目的比賽競爭比較激烈,原因在于個人項目教師可以利用業(yè)余時間單獨練習,技能有所提高,比賽的激烈程度就相應提高了。這也正是健身運動會的目的之一,促進廣大教師在課余時間多多運動起來。
1.2 參與目的
絕大多數(shù)教師參加健身運動會的目的是為了鍛煉鍛煉身體,有少數(shù)教師持有“去玩玩”的想法,也有極少數(shù)教師是為了完成單位任務被迫參加運動會?,F(xiàn)有的健身運動會的項目都是以游戲類為主,雖然教職工都比較喜歡參與,但是,教職工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幾乎見不到此類的運動,仍有一小部分教職工對于健身運動會沒有較高的參與熱情。
1.3 參與積極性
在問卷調查中顯示,湖州師范學院大部分教職工參與健身運動會的積極性高,有較高的運動熱情,但是仍然有部分教職工缺乏積極性。調查得出,從健身運動會舉辦至現(xiàn)在,近半數(shù)的教師參加過3次及以上,但也有五分之一的教師從未參加過。這主要是由于個別教師因為運動天賦差,不愿在公開場合顯露自己的不足。
1.4 滿意程度
對已舉辦7屆的教職工健身運動會教職工對其評價不一。大部分教師持認可態(tài)度,但也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教職工認為運動對效果一般。這說明健身運動會還不能完全符合教職工的興趣和要求,還是有待完善。
2 影響湖州師范學院教職工參與運動會的主要因素
2.1 工作和評職稱的壓力大限制了教職工參與健身運動會
隨著學校的發(fā)展,湖州師范學院教職工提高學歷,評職稱的壓力增大,教職工的負擔越來越重。他們更多的把課外精力投入科研工作。因為工作因素影響參加健身運動會的比例占到了三分之一。教職工健身運動會的舉辦是為放松教職工平日里緊張生活,但由于這些因素的存在,教職工很難真正參與到健身運動會中去。
2.2 身體因素
身體因素排在影響教職工參與健身運動會因素的第二位,僅次于工作因素?,F(xiàn)有的健身運動會比賽項目,不論集體還是個人項目,對體能的要求都不高。即使這樣,仍有教職工因為諸多身體原因不能參與到健身運動會中。這一點恰好說明了教職工的身體素質還是令人擔憂的。
2.3 參與健身運動會缺乏專業(yè)指導
通過走訪得知,每屆健身運動會的舉辦前期,每個二級學院都會組織教職工針對參與的比賽項目進行訓練,但是有很多的學院沒有專業(yè)的人員對教職工進行有效的訓練,基本上都是教職工自己在訓練。沒有專業(yè)的指導,教職工的運動水平很難提高,而且訓練的過程中難免出現(xiàn)受傷等狀況。這樣一來,教職工參與健身運動會的積極性就會受到影響。
2.4 舉辦時間
教職工在雙休日都會安排自己私人活動,無暇顧及健身運動會。而且歷屆的健身運動會的舉辦都只有一天,有些教職工喜歡參與的體育運動,在一天之內(nèi)很難完成,比如團體項目籃球賽,很難在一天內(nèi)把比賽結束,因此未列入比賽項目。很多運動項目也因為該原因沒有列入健身運動會的比賽項目中。所以健身運動會舉辦時間也是影響教職工參與健身運動會的重要因素之一。
5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湖州師范學院教職工健身運動會基本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比賽項目不論單人還是集體項目,游戲色彩偏重,競技含量不高。工作和評職稱壓力大、身體素質偏低以及舉辦時間等因素影響了教職工參與健身運動會的積極性,健身運動會的這也提高了教職工參與的積極性。
3.2 建議
學校合理安排教職工的工作時間,并能多組織一些集體體育活動,為教職工留有更多的時間參與體育運動。健身運動會的舉辦時間盡量不要置于周末,同多增加新穎項目、提供賽事指導員等方法提高提高教職工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我國普通高校工會展開教職工體育的管理現(xiàn)狀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03).
[2]廣州部分高校教職工體育鍛煉現(xiàn)狀調查[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3,(04).
[3]湖州師范學院教職工體育健身現(xiàn)狀與對策[J].內(nèi)江科技,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