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樁是一種靠樁周土體對樁的嵌制來穩(wěn)定土體,減少滑體推擠力并傳遞部份土推擠力的工程建筑物,對于非塑性滑坡十分有效,特別是由于兩種巖層夾有薄層塑性滑層時效果明顯,對于塑性滑坡,效果較差,尤其對呈塑流狀滑坡體時,不宜使用。
1.施工方法
1.1施工中穩(wěn)定滑坡的措施
1.1.1清順滑體坡面,鏟除陡坡,陡坎壁,填塞裂縫。如有可能,可根據(jù)設計需要,先在滑體范圍內(nèi)處,分別漿砌圈形截水溝減少地表水下滲。
1.1.2在抗滑樁施工范圍,應大致整平地面,靠山一側刷出寬度不小于2m的平臺,另一側如系棄碴或松散滑體,即應填平夯實,避免對樁產(chǎn)生側壓。
1.1.3樁孔開挖,應視下滑力的大小,滑體的土石結構、破壞程度及地下水等不同情況,采用全面同時開挖或跳躍式間隔開挖。
1.2樁身開挖的準備工作
1.2.1現(xiàn)場核對設計,按設計測定樁位,進行施工放樣。放樣時要根據(jù)工地具體情況和施工可能發(fā)生的誤差,每邊較設計尺寸略大一些(一般為5cm)。然后整平孔口場地。
1.2.2在井口上豎井架或搖頭扒桿出碴、進料、起吊高度應高出井口3m以上,搭設臨時風雨棚,做好井口排水溝。為了施工人身安全,井口設欄桿(薄殼支護高出地面者可不設)及供起吊人員裝卸料用的腳踏板和井口開關門。
1.2.3備置起吊用蘿筐或特制的活底箱、桶及0.5t卷楊機。當樁間距離較短(5~7m)要考慮開挖與護壁砼灌注有工序間隙時間。
1.3樁孔開挖
1.3.1土質(zhì)開挖采用短鎬、鏟、鍬人工開挖,蘿筐裝土碴,卷楊機起吊出碴。
1.3.2弧石或基巖,須進行放炮;在滑動面以下土質(zhì)堅硬的地方,為加快施工進度,也需爆破松土。,爆破時要注意眼孔布置和裝藥量。
爆破裝藥量及炮眼距井壁最小距離參考表
炮眼深度(mm)最大裝藥量(g)距井壁最小距離(mm)
600200300
1000300~400600
炮眼的數(shù)目和裝藥量參考表
井孔截面(m2)炮眼數(shù)(個)一次起爆裝藥量(g)
2×43~41200
2.5×43~41200
3×33~41200
3×46~71800
注:①.表中裝藥量系指堅硬土層,如為弧石,用藥量可適當減少;
②.井內(nèi)炮眼很多時,應按總裝藥量控制每個眼的裝藥量,反之,則按眼深控制裝藥量。
1.3.3井壁塌方處理:在施工過程中,因土層較弱、松散、地下水作用,或因放炮作用引起塌方面積較小時,必須嚴格控制井內(nèi)及鄰近的放炮,立即進行護壁支護,在塌空處填充塊石,護壁適當加筋,澆灌砼未達到設計強度80%前不宜拆除模板頂撐。當塌方嚴重,土質(zhì)過于松散和地下水作用繼續(xù)塌坍時,必須加強觀察,清除危石及懸土,在塌方處搭制托梁暗柱,并用木楔、長釘加固釘牢,里面用塊石或廢木填充,以阻止土石繼續(xù)坍塌。并立即支護,適當加密塌方處鋼筋,澆灌砼未達到設計強度80%前不能拆除模板頂撐。
1.3.4井孔的開挖支護
(1)砼薄殼護壁:砼薄殼護壁的每節(jié)開挖深度為0.6~2.0m,護壁厚度可參考下表。
順序土質(zhì)類別每節(jié)挖深(m)護壁厚(m)說 明
1擾動松散土或棄碴0.6~1.00.25~0.30①含水地層靈活掌握;
②井口一節(jié)宜高出地面0.3~0.5m
2中密土夾石1.0~1.50.20~0.25
3密實粘土、砂粘土夾卵石、碎石1.5~2.00.2
砼薄殼護壁的開挖程序見下圖:
砼護壁
模塊板
橫撐 框架支撐
Ⅱ Ⅰ Ⅱ
當上節(jié)砼護壁澆灌后,經(jīng)過一段時間(根據(jù)氣溫、土質(zhì)與砼設計強度而定)即可拆除橫撐,繼續(xù)下挖,先挖Ⅰ部,后挖Ⅱ部。當發(fā)現(xiàn)滑動面位置與設計標高不符時要及時進行分析研究和補充設計辦理變更設計。
薄殼護壁的砼灌注,上下節(jié)連成整體,也可間開,視孔壁土質(zhì)穩(wěn)定程度而定,在滑動面附近和土石分界處,必要時應增加護壁鋼筋,且建成整體。下送砼時做好對稱和四周均勻搗固,防止模板偏移。
(2)木支護
當樁孔位于堆積層中或土質(zhì)松散地點時,則需使用木質(zhì)支撐,隨挖隨支,井口密,下部稀,底部挖出巖石視情況可開支或不支。
1.4灌注杭滑樁身砼
1.4.1核對斷面尺寸及樁底長度資料,放出樁底十字線。當砼護壁為樁身斷面時,護壁必須清除干凈。
1.4.2鋼筋綁扎、焊接定位:綁扎鋼筋有兩種作法,一種是單根鋼筋放到井下定位綁扎。但井下綁扎,電焊工作量大,對工人健康不利。另一種是根據(jù)起吊設備和抗滑樁深度情況, 整體吊裝,將鋼筋預制成每節(jié)5—7m的鋼筋籠,逐節(jié)放到井下搭接焊牢。為防止鋼筋籠在搬運和下井過程中變形,每節(jié)鋼筋籠可增設直徑25—28mm加勁箍筋兩道或增加鋼軌,型鋼等,鋼筋籠就位后,其與護壁的間距應以砼塊楔緊。
2.勞動力組織及進度指標
根據(jù)開挖、提升、出碴及斷面形式等條件,一般每孔10人,其中:井內(nèi)開挖作業(yè)4人,卷楊機及抽水機司機1人,制作、安裝支撐2人;井田接卸、栓套重物1人,接運出碴2人。另組織砼工班1個12人,其中:運送集料6人,拌合1人,轉運2人,井下鏟拌2人,搗固1人。鋼筋加工亦應有專業(yè)小組負責。
綜合進度指標:抗滑樁的施工,關鍵在于開挖,平均日進度約0.5m左右(包括灌注砼).15米深的樁約需1.5日左右。
5、安全環(huán)保措施
5.1工具必須放在吊斗內(nèi)。上班時先送工具后送人入井,下班時,先送人后吊工具出井。工作人員上下井時,必須空手扶穩(wěn)鋼筋梯。嚴禁借用起吊繩索或吊斗上下。
5.2井口必須設專人值班看守防護,不準任何料具小石塊落入井內(nèi)傷人。
5.3裝料時,吊斗不能裝的太滿。起吊架子、安全柵、繩索、滑輪、轆轤、機具等,每班操作前要認真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