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七局第一有限公司 吉林長春 130000)
摘要:此種支設方法主要通過對勾頭螺栓和定位馬凳的設計,采用新型勾拉支模體系,成功進行了大高差、多臺階基礎懸模支設,完成筏板基礎混凝土的一次性澆筑,保障了基礎底板結構整體性,具有經(jīng)濟、簡便、快捷的施工特點。
關鍵詞:大高差筏板;新技術;施工特點及要素
對于大高差多臺階的筏板基礎,傳統(tǒng)做法主要分兩種,一種是分臺階多次澆筑,一種是多臺階一起澆筑,前種做法的弊端主要是延長了施工工期,同時在筏板基礎上出現(xiàn)了多條施工縫,后一種做法在支模方法上沒有統(tǒng)一施工標準,實際施工中多容易出現(xiàn)脹模等質(zhì)量缺陷。其中坡地建筑較多采用多階連續(xù)筏板基礎結構形式,基礎設計高差過大增加了模板支設難度,基礎模板強度、剛度和整體性不易保證。在經(jīng)過我項目多次實踐后,找到了一種切實可行的支設方法(以下簡稱勾拉支設),可保證基礎混凝土較好的施工質(zhì)量,并且具有穩(wěn)定、安全、經(jīng)濟、可操作性強的施工特點,具有較好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價值。現(xiàn)將其施工經(jīng)驗總結,以供大家參考。
一、施工特點
1、勾頭螺栓及樹枝型定位馬凳制作
勾頭螺栓使用對拉螺栓制作,通過施工實際情況對勾頭螺栓的長度計算,使用鋼筋彎曲機批量生產(chǎn);定位馬凳呈樹枝型,馬凳下部放于下層筏板的下網(wǎng)鋼筋上,馬凳上部豎向鋼筋起到定位懸模水平方向作用,馬凳上部第一個橫向鋼筋起到支撐懸模底部作用,第二個橫向鋼筋起到支撐筏板基礎下層臺階的上層鋼筋網(wǎng)作用。
2、采用勾拉結合的施工方法
可使懸模的強度、剛度和整體性比其它支模體系更有保障,能確?;炷翝仓^程中模板體系變形控制在1~3mm范圍內(nèi),拆模后混凝土垂直度及平整度均在1~5mm范圍以內(nèi)。使用勾頭螺栓將模板固定于上層筏板臺階鋼筋骨架上,并用鐵絲將勾頭拉結于上層筏板臺階的下網(wǎng)鋼筋上,比傳統(tǒng)的鋼管支頂系統(tǒng)更經(jīng)濟便捷,受力更合理。
3、懸模采用內(nèi)勾、上部斜拉的施工方法
施工過程中模板的穩(wěn)定性等質(zhì)量因素更易控制,不會影響筏板各臺階表面的找平,將人為因素的影響降低。
二、施工要點
1、施工準備
(1)制作勾頭螺栓
勾頭螺栓由對拉螺栓制作,選用M14的對拉螺栓,在選取長度上由工程實際情況而定,對拉螺栓長度=彎曲段長度+平直段長度+彎曲損耗。其中彎曲段長度<附加鋼筋直徑+筏板上網(wǎng)鋼筋直徑+鋼筋保護層厚度;平直段長度=附加鋼筋直徑+筏板上網(wǎng)鋼筋直徑+鋼筋保護層厚度+木模板厚度+木方厚度+鋼管直徑+三道三星卡厚度+螺母調(diào)節(jié)范圍;彎曲損耗由回彎半徑確定,此處可忽略不計;螺母調(diào)節(jié)范圍為100mm~200mm。對拉螺栓選定后,使用鋼筋彎曲機統(tǒng)一制作,制作時先單一制作,在達到理想彎曲時,進行劃線,可多個定型制做,勾頭螺栓的回彎角度為180°,回彎半徑多設為25mm以便施工。
(2)加工組合木模板
模板種類選取可按施工現(xiàn)場材料選定,有條件多選為木模板,以保證模板的剛度。模板高度由筏板臺階的高度而定,一般比筏板高度高200mm~300mm。確定高度后,用鉆孔電鉆對模板進行鉆孔,孔徑為16mm。鉆孔時,下排孔中心距模板下口200mm,上排孔中心距模板上口為400mm,孔豎距不大于500mm,孔橫距不大于600mm,確定后統(tǒng)一尺寸便于施工。用木方將模板拼裝,相臨木方接頭交錯布置,木方間距不超過200mm,并避開孔口,拼裝長度以便于實際運輸方便為準。
(3)制做定位馬凳
馬凳分兩類制作,一類采用直徑18mm二級鋼焊接而成,平臺部位馬凳采用扭工字型支承馬凳,上部焊接通長鋼筋,縱向間距2m,同一通長鋼筋內(nèi)橫向間距1.5m。另一類在筏板臺階高差變化處設樹枝型定位馬凳,定位馬凳橫向間距1m,下階筏板上層鋼筋綁扎完畢后,點焊固定在鋼筋網(wǎng)片上。馬凳上部豎向鋼筋起到定位懸模水平方向作用,馬凳上部第一個橫向鋼筋起到支撐懸模底部作用,第二個橫向鋼筋起到支撐筏板基礎下層臺階的上層鋼筋網(wǎng)作用。馬凳焊接使用E50焊條,以保護焊接強度,焊點焊縫要符合施工工程焊接要求。馬凳焊接應符合行業(yè)標準《鋼筋焊接及驗收規(guī)程》(JGJ 18-2003)和《鋼筋焊接接頭試驗方法標準》(JGJ/T 27-2001)的規(guī)定。
2.測量放線
在筏板鋼筋綁扎驗收完畢后,根據(jù)設計圖紙,使用經(jīng)緯儀對筏板臺階水平位置定位放線,并打出控制線標識在下層臺階的鋼筋網(wǎng)上。使用水準儀確定筏板每個臺階的高度,在臺階高差附近做多點標識。
3.安裝準備
(1)鋼筋綁扎完畢,側面鋼筋保護層的塑料墊塊已安置到位,各分項工程通過隱蔽驗收工作。
(2)焊接筏板上層臺階模板的定位鋼筋,起到頂棍作用,防止塑料墊塊剛度不足,其縱橫間距為1m,且豎向至少設置兩排定位鋼筋。定位鋼筋采用直徑18mm二級鋼制作,為100mm的短鋼筋頭,先用扎絲將其正確固定在筏板鋼筋上,然后進行點焊。
(3)根椐控制線,使用小鐵錘校正定位馬凳位置,并將其點焊在下階筏板上層鋼筋網(wǎng)上。
4.懸模支設
(1)將拼裝完成的模板就位,相互對接固定。
(2)穿入勾頭螺栓,使用兩根鋼管垂直背楞,鋼管長度大于模板高度,墊上三星卡、旋緊螺帽固定,校正。
(3)用雙股10#鐵絲將上部兩排勾頭螺栓分別成30°45°固定于筏板上層臺階的下網(wǎng)鋼筋上,將其絞緊打結,使其有一定預加應力。
(4)通過松緊勾頭螺栓的螺母,重新校正模板,且保證鐵絲的預加應力。模板垂直度為-3mm~0mm,即向上口可稍向內(nèi)有偏差。
5.澆筑混凝土
(1)混凝土自低臺階向高臺階澆筑,采用自然分層澆筑的方法。
(2)在澆筑懸模上層臺階混凝土時,澆筑點選在離懸模2m以外的點,避免給懸模增加額外的混凝土沖擊荷載。
(3)在振搗混凝土時,應注意振搗棒不要緊貼懸模,避免對懸模造成直接振動,有專人護膜。
6.模板的拆除、清理鋼筋
(1)嚴格掌握拆模強度,常溫施工時不得低于1.0MPa,冬季施工時不得低于受凍臨界強度,并保證拆模時墻體不粘模、不缺角、不裂縫。
(2)剪力墻拆模時,按支模的逆順序進行,注意保護現(xiàn)澆筏板立面,嚴禁強行砸撬模板。若脫模困難,則在模板周邊多點采用撬棍輕撬。拆模后將螺母、三星卡,鋼管、木方、木模板分類收集,運出施工作業(yè)面,集中堆放。
(3)對筏板混凝土澆水養(yǎng)護,在其達到設計強度后,將筏板表面及側面多余鋼筋使用氧氣焊切除。
三、新技術施工優(yōu)勢
1.操作工效高
對于斜支撐支模方式而言,勾拉結合的懸模支設體系具有方便快捷等優(yōu)點,工人可以利用調(diào)節(jié)勾頭螺栓的螺母對模板進行快速的校正和固定,而且由于這種支撐體系對鋼管數(shù)量要求較少,工人不需要大量搬運鋼管、搭設支撐,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
2.節(jié)約材料及人工費用。使用勾拉結合的模板體系,筏板一次澆筑成型,出模后達到容易達到質(zhì)量要求標準,無須對板立面進行處理。從質(zhì)量上杜絕了地下室底板滲水的通病;從施工成本上分析,節(jié)約了鋼筋、鋼管的原材消耗和使用;從工期上分析,采用勾拉結合的支模體系使筏板基礎混凝土一次澆筑完成,有效地縮短了工程基礎施工階段工期,節(jié)約了總工期。
3.相關方綜合效益。從建筑觀感而言,底板混凝土在澆筑時便于找平、收光、養(yǎng)護,地面無需重新處理,顯得十分自然。從結構而言,筏板基礎混凝土可一次澆筑完成,有效減少了施工縫,增加了結構底板抗水能力。從設計安全而言,提高筏板基礎混凝土整體性,增強了結構抗震能力,加強了結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