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521.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3)12-0141-02
【摘要】目的 探討中心靜脈導管(PICC)持續(xù)胸腔閉式引流替代反復多次胸腔穿刺抽液治療結核性胸膜炎的優(yōu)缺點。方法 在常規(guī)抗結核治療的基礎上,觀察組40例患者采取中心靜脈導管持續(xù)胸腔閉式引流治療,對照組40例采取反復多次胸腔穿刺抽液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胸腔積液吸收時間,胸膜肥厚情況,患者耐受度及不良反應等。結果 觀察組和對照組相比,前者在胸液消失天數(shù)、平均住院天數(shù)、胸膜肥厚、粘連包裹等方面優(yōu)于后者(P<0.01)。不良反應少、耐受度好患者易于接受。
【關鍵詞】結核性滲出性胸膜炎;中心靜脈導管;應用
結核性滲出性胸膜炎(TEP) 在我國是一種常見病、多發(fā)病。由于TEP導致胸腔積液,易于形成膿胸、胸膜肥厚等,使肺功能減退,并可出現(xiàn)肺部反復感染、咯血等并發(fā)癥,對病人危害較大[1]。傳統(tǒng)治療方法多采用在抗癆藥物全身化療的基礎上每周3次胸穿排液治療。因抽液次數(shù)較多,增加了病人痛苦及經濟負擔,同時也增加了胸腔感染的機會。為減少穿刺,提高治療依從性,有學者建議采用胸腔置管引流治療TEP [2]。現(xiàn)選取我科近兩年40例采取中心靜脈導管持續(xù)胸腔閉式引流治療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觀察組:選取近兩年40例我科收治TEP患者。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齡18~67歲;中等量積液31例,大量積液9例。對照組:四年前40例我科收治TEP患者。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齡18~68歲中等量積液30例,大量積液10例。兩組性別、年齡、疾病嚴重程度如體溫,胸水B超CT影像提示胸水量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均選取為首次發(fā)病,未用抗結核藥物者。
1.2治療方法
兩組均予常規(guī)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抗結核治療。在此基礎上,觀察組給予:在B超定位后,常規(guī)胸穿,胸腔置入PICC,安舒妥貼膜固定,外接無菌引流袋,控制引流速度,每小時引流量不超過300mL,每日不超過1000 mL,直到胸水引凈為止。閉管1天,B超提示無水后,拔管。對照組給予:B超定位,常規(guī)胸穿,每次不超過1000 mL,每周3次,直至抽不出或胸水B超提示液性暗區(qū)≤1.0cm為止。
1.3療效評價
采用B超及胸片或CT檢查,測量胸腔積液、胸膜厚度,判斷有無胸膜包裹及粘連。計算兩組胸液消失時間,住院天數(shù),有無胸膜反應、胸膜肥厚等情況,進行綜合評價。
1.4統(tǒng)計學處理
各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 果
治療組與對照組在胸液消失天數(shù)、平均住院天數(shù)、胸膜肥厚、胸膜粘連包裹發(fā)生率上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1),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在血氣胸及穿刺暈針(胸膜反應)的發(fā)生率、膿胸發(fā)生率上差異無顯著性(P>0.05)。治療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少、耐受度好易于被患者接受。詳見表1。
討 論
TEP是結核分支桿菌及其代謝產物進入高敏狀態(tài)的胸膜腔而引起的胸膜炎癥[3]。近年發(fā)病率有抬頭[4]。合理的抗結核藥物治療及充分及早引流胸液是治療TEP的兩個重要方面。文獻報道胸膜肥厚的發(fā)生與就診時間、胸水蛋白含量多少及胸穿抽液是否及時有關[5]。傳統(tǒng)的抽液方法雖然也可有效防止了胸膜增厚及包裹性胸膜炎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但胸穿抽液中常出現(xiàn)出血、氣胸、痛性暈厥、肺水腫、支氣管胸膜瘺等并發(fā)癥。且部分患者不能耐受胸穿過程,影響胸液的抽出,使不適癥狀得不到緩解加重心理壓力,易導致胸膜肥厚包裹積液的形成,增加了結核性膿胸的發(fā)生率。本研究結果顯示:應用PICC胸腔置入持續(xù)引流胸水與傳統(tǒng)的間斷抽液治療相比,優(yōu)勢明顯。在胸水消失天數(shù)、住院平均天數(shù),胸膜肥厚粘連等方面差異有顯著性(P<0.01)。雖然在其他方面(出現(xiàn)血氣胸及穿刺暈針的發(fā)生率以及出現(xiàn)膿胸的感染機會等)發(fā)生率無明顯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資料也顯示治療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PICC引流胸水主要優(yōu)點表現(xiàn)在:(1)組織損傷?。簩Ч苡辛己玫纳锵嗳菪浴R驅Ч苋彳?,可避免在抽氣排液注藥過程中患者咳嗽等原因照成對肺組織的損傷。且較普通穿刺針及胸腔引流管細,置管損傷小,置入后患者易耐受。(2)操作簡單:引流只需要一次穿刺,操作省時,患者不需久坐,安全性高。又因避免多次穿刺,減少損傷機會,減輕患者疼痛和心理負擔,減輕醫(yī)務人員勞動強度。(3)不良反應?。撼掷m(xù)可控制引流能避免復張性肺水腫的發(fā)生。胸膜肥厚粘連、出血、氣胸、胸膜反應、支氣管胸膜瘺等并發(fā)癥明顯減少。(4)治療依從性高:抽液次數(shù)少,減輕了病人痛苦及經濟負擔,縮短住院時間。胸水消失快,癥狀緩解明顯,提高患者治療信心。(5)方便治療:便于胸腔注藥治療。尤其對于出現(xiàn)胸膜肥厚包裹至胸水不易引流者,胸腔注入尿激酶有很好的療效[6]。反復進行胸腔灌洗及注藥治療時,引流管小不影響體位及睡眠。
在臨床上我們也觀察到PICC引流時應注意:穿刺部位不宜過高,否則胸水引流不徹底。引流管不宜過深,否則出現(xiàn)打折影響引流,有時隨著胸水的減少可出現(xiàn)胸痛;不宜過淺,否則易滑脫。應加強護理:避免污染管腔堵塞。引流時注意密封防止漏氣形成人工氣胸。注意固定,尤其更換安舒妥貼膜時防止管脫落。
參考文獻
[1]陳繼祥等.結核性膿胸40例臨床分析.臨床肺科雜志[J],2008,13(9):1147—1148.
[2]丁玉平.結核性滲出性胸膜炎治療的研究進展[J].臨床肺科雜志 2009,3(14):36l-362.
[3]馬鈺,朱莉貞,潘毓萱主編.結核病.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229-242.
[4]Peto HM,Pratt RH,Harrington TA,et.Epidemiology of extrapulomonary tuberculosis in the United States.1193-2006[J].Clin Infect Dis,2009,49(9):1350-1357.
[5]劉建峰,易啟行.結核性滲出性胸膜炎并發(fā)胸膜增厚的相關因素分析.中國醫(yī)療前沿[J],2008,?03(13)45.
[6]孫遜,王永進,蔣超英.胸膜腔內注入纖溶劑治療滲出性胸膜炎的研究進展[J] .國際呼吸雜志,2010,30(14):868-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