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73.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3)12-0127-02
【摘要】目的 分析影響母嬰分離產婦乳汁分泌的各種因素,尋找促進乳汁分泌的最佳方法。方法 對2011年7月-2013年7月產科住院的212例母嬰分離產婦進行觀察記錄,運用單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影響母嬰分離產婦乳汁分泌的相關因素。結果 單因素分析:自然分娩、產后2h內刺激乳頭、24h擠奶次數(shù)的增加、擠奶時間10-30min、夜間擠奶1-3次,利于母嬰分離產婦乳汁分泌,差異有顯著意義(P均<0.05),而年齡、孕次、使用麻醉藥物與乳汁分泌無顯著相關(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各種因素對乳汁分泌的影響力大小排序依次為:產后2h內刺激乳頭,分娩方式,24h擠奶次數(shù)。結論 早期進行乳頭刺激或擠奶,增加擠奶次數(shù),減輕母嬰分離產婦產后焦慮抑郁,有助于產婦乳汁的早分泌與多分泌,促進母乳喂養(yǎng)及母嬰身心健康。
【關鍵詞】母嬰分離 乳汁分泌 原因 對策
眾所周知,母乳是新生兒最佳天然食品,母乳喂養(yǎng)為生命提供了最完美的開端,其營養(yǎng)學、免疫學和心理學等方面的眾多優(yōu)點已被人們所認識[1]。但目前國內外報道[2-3],約有10%-21.2%新生兒出生后,由于早產、窒息、血糖異常、新生兒黃疸等高危因素需轉至新生兒監(jiān)護室治療,從而造成母嬰分離。母嬰分離產婦的乳房因未得到充分吸吮和刺激,導致乳汁分泌減少,影響新生兒吸吮母乳,母親角色轉換困難。因此,對有可能影響母嬰分離產婦乳汁分泌的9個因素進行分析,旨在尋找影響母嬰分離產婦乳汁分泌的因素及各因素的影響大小,促進產婦乳汁分泌,進而促進母乳喂養(yǎng)的實施。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本院產科住院,母嬰分離且選擇母乳喂養(yǎng)的212例產婦,排除營養(yǎng)不良、HIV陽性、梅毒陽性、乙肝大三陽、肺結核活動期及其他人工喂養(yǎng)者。
1.2 研究方法
1.2.1采用自設調查問卷,調查記錄影響母嬰分離產婦乳汁分泌相關因素,內容包括:一般特征:年齡、文化、職業(yè)、經濟收入、聯(lián)系電話,以及可能影響乳汁分泌的因素:孕產次、分娩方式、生產時間、產后首次刺激乳頭時間、泌乳始動時間、每次擠奶始末時間及泌乳量、乳房腫痛情況、產后42d母乳喂養(yǎng)情況等因素。
1.2.2乳汁記錄方法
專人指導及考核所有母嬰分離產婦及其陪護家屬擠奶的手法。指導產婦取舒適體位并放松心情,操作者洗干凈雙手,拇指放在離乳頭根部2cm之處,食指放在對側,用拇指及食指向胸壁方向輕輕下壓乳竇(以不引起疼痛為宜),反復一壓一放,數(shù)次后沿著乳頭依次擠壓各乳竇,持續(xù)時間以20min為宜。準確記錄每次擠奶的始末時間及用量杯統(tǒng)計每次泌乳量。
1.2.3 觀察指標
(1)泌乳始動時間:胎兒、胎盤娩出后至乳汁首次自乳房溢出時間;(2)不同時段泌乳量;(3)乳房脹痛發(fā)生率;(4)產后42d母乳喂養(yǎng)率。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分析軟件包,單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檢驗研究,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意義。
2 結果
2.1 乳汁分泌、發(fā)生乳脹及母乳喂養(yǎng)情況 乳汁分泌啟動時間,212例母嬰分離產婦產后24h內出現(xiàn)乳汁者34例(16.04%),產后48h內乳汁分泌達5ml者有122例(57.55%),產后72h內乳汁分泌達50ml者96例(45.28%),而發(fā)生乳脹者30例(14.15%),產后42d時母乳喂養(yǎng)194例(91.51%)。
2.2影響母嬰分離產婦乳汁分泌的單因素分析
統(tǒng)計9個可能影響母嬰分離產婦乳汁分泌的因素,并進行分層,逐一與乳汁分泌量(達50ml)進行卡方檢驗分析。不同因素影響產后72h時乳汁分泌量達50ml的人數(shù)百分比比較結果:順產高于剖宮產(P<0.05)、產后2h內刺激乳頭優(yōu)于產后2h內未刺激乳頭者(P<0.05)、24h擠奶次數(shù)的遞增促進乳汁的分泌(P<0.05)、每次擠奶時間以10-30min為最佳(P<0.05)、夜間擠奶以1-3次為最佳(P<0.05),而年齡、孕次、使用麻醉藥物對乳汁分泌沒有明顯影響(P>0.05)。結果見(表1)。
3討論
3.1分娩方式是影響母嬰分離產婦乳汁分泌的主要因素 剖宮產產婦由于術前術后禁食、手術對機體造成創(chuàng)傷,術后傷口疼痛,生活不能自理,不能做到按需哺乳等原因,造成母體的生理、心理條件更顯脆弱,直接影響了產婦的乳汁分泌。剖宮產產婦與自然分娩產婦相比泌乳始動時間明顯遲緩。據(jù)研究[4]顯示,剖宮產產婦較自然分娩產婦分泌初乳時間延遲、開奶時間遲緩,泌乳量充足者較少,而陰道分娩產婦產后1-4d乳汁分泌量多于剖宮產產婦。
3.2 每次擠奶時長、擠奶頻率與早期刺激乳頭是影響母嬰分離產婦乳汁分泌的重要因素
本調查發(fā)現(xiàn),早期乳頭刺激,并增加擠奶頻率,類似模擬新生兒的早吸吮、頻繁吸吮行為,進而促進乳汁分泌。根據(jù)單因素分析得出,采用每次擠奶時間10-30min,夜間擠奶1-3次的方式刺激乳頭的母嬰分離產婦,產后72h內乳汁分泌量達50ml的人數(shù)最多,如果擠奶時間進一步延長,夜間擠奶過頻則會影響產婦睡眠,造成產婦疲勞,反而不利于乳汁分泌。國外研究[5]也顯示,產后2d內刺激乳頭可促進產婦早泌乳,早吸吮可促進乳汁分泌,使乳房提早充盈。
參考文獻
[1]聶含竹,李文平,等.早期母乳喂養(yǎng)研究進展[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24):22
[2]何崗.產科轉兒科新生兒100例原因分析[J].成都醫(yī)藥,2004,30(6):336-337 .
[3]Helena Wigert ,MarieBerg,et al.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ex-periences of Parental Presence and Participation in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J].Inter 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Stud- ies on Health and Well-being,2007,2:45-54
[4]何英杰,田暉,唐秀明,等.剖宮產產婦乳汁分泌情況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9,24(32):4566-4567.
[5]Bystrova K,Ivanova V,Edhborg M,et al,Early contact versus separation:effects on mother-infant interaction one year larter[J].Birth,2009,36(2):97-109.
[6]謝迅頻.產后抑郁對母體乳汁分泌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8):76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