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575.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3)12-0019-02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人膽石癥的臨床特點、手術治療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62例老年性膽石癥外科治療臨床資料。結果 所有患者均手術治療,60例治愈、2例好轉、無死亡。結論 早期明確診斷,選擇恰當?shù)氖中g時機和手術方式,加強圍手術期的處理,是外科治療老年性膽石癥防治并發(fā)癥,降低死亡率的關鍵。
【關鍵詞】老年人;膽石癥;手術治療
老年膽石癥是一種臨床常見病,臨床表現(xiàn)復雜,且近年發(fā)病率有增高的趨勢,保守治療癥狀難以緩解,需行外科手術治療。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60歲以上膽石癥患者62例,經(jīng)手術治療后都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共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62例老年性膽石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8例,女24 例,男女之比為1.6:1,年齡60~79 歲,病史最長為17年,最短為7天。
1.2 臨床特點 57例患者以上都有上腹疼痛、寒戰(zhàn)、高熱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其中:26例(41.9%)伴有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21例(33.9%)輕度黃疸,12例(19.4%)伴有呼吸道疾病,29例(46.8%)伴有高血壓病,14例(22.6%)伴有糖尿病,4例(6.5%)伴有腦血管病,7例(11.3%),伴有肝功能疾病,9例(14.5%)伴有前列腺增生。血常規(guī)檢查示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增高;B超檢查62例,發(fā)現(xiàn)膽囊壁增厚粗糙和水腫23例(37.1%),膽囊結石伴有聲影37例(59.7%),膽囊結石伴發(fā)膽總管結石2例(3.2%)。
1.3 診斷 老年膽囊結石的診斷標準為:①年齡大于60 歲;②膽囊結石或慢性膽囊炎病史;③B超見膽囊內有結石光團伴聲影;④血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增多。
1.4 手術方式 本組病例行單純膽囊切除60例;膽總管、膽道探查術、T管引流術2例。
1.5 術后并發(fā)癥及結果 62例患者中出現(xiàn)切口感染3例,并發(fā)肺部感染2例,并發(fā)腦梗塞1例。62例全部手術治療,60例(96.8%)痊愈,2例(3.2%)好轉,無死亡。
2. 討論 對于臨床醫(yī)生而言,老年性膽石癥診斷并不困難,可通過其臨床癥狀、體征、既往發(fā)作史,并結合相關檢查就可確診。但老年膽石病存在相應特點:由于器官功能衰退老化,免疫力明顯下降,導致無明顯炎癥反應,臨床查體陽性體征不明顯,且白細胞無明顯異常,以致臨床癥狀和體征往往比實際病理改變輕,容易漏診或誤診。此外,由于患者多存在并發(fā)并癥,導致其病情演變復雜,尤其是對于合并心血管和呼吸系統(tǒng)疾病所致心肺功能障礙,多發(fā)生重要臟器的疾病。因此對于老年患者,要及時確診,及早手術。手術時機的選擇是影響老年人膽道手術病死率的重要因素。既往對老年膽囊炎、膽結石的手術治療外科醫(yī)生多有顧慮,傾向于內科保守治療,但其療效難以預測,且如發(fā)生并發(fā)癥行手術則病死率更高。國外學者提出:對于無內科合并癥的高齡膽道病患者,如確診后應當盡可能早手術,對于患者存在合并癥的情況,可針對并發(fā)癥進行處理后再于48h內開展手術。 轉貼 綜上,由于臨床醫(y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完善,對于老年膽石癥患者而言,年齡不是膽道手術的禁忌癥之一,但患者年齡的增加, 加之其內科并發(fā)病的存在,增加膽道疾患手術并發(fā)癥及死亡率,導致外科手術風險加大,因此,要采取相應方法來保障患者手術的安全性和降低手術并發(fā)癥,通過正確圍手術期處理、選擇適合的手術時機及手術方式可以減少并發(fā)癥,降低患者死亡率。
參考文獻
[1]梁力建,張繼紅.老年人膽石癥的處理[J].臨床外科雜志,2004,12(12):726-727.
[2]黃志強.黃家駟外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
[3]陳大偉,趙銘寧,李濟寧.老年膽石癥患者手術死亡原因分析[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02,11:241-242
[4]楊孝成,呂新明.老年膽石癥52例外科治療體會[J].肝膽外科雜志,2008,16(1):50-52
[5]楊海榮.手術治療老年膽石癥80例臨床分析[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0918(36):4536-4537
[6]李榮,羅成華.老年人急腹癥診斷與剖腹探查[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3,7(1):4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