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學定教”其實就是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來決定教學活動的開展,從而實現教學相長的目的。本文對以學定教的理論根源進行解讀后再對以學定教的實際運用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初中數學;提升效率;以學定教;有效方法
教學效率,始終是初中數學學習不可避免的話題。即便是在素質教育推行多年之后,我們還是需要從教學實際中,探討教學效率的問題。事實上,任何教學方法都可能提升教學效率,關鍵在于是否運用了正確的理論知識,是否能夠將這些理論知識轉化為教學的實踐,從而為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造更好的條件。
一、“以學定教”的理念闡釋
“以學定教”是現代教育領域中的一個重要理念,簡言之就是根據學情來決定如何開展教學活動。這一教學理念的提出與發(fā)展也有著自身獨特的理論基礎。下面筆者就簡要對“以學定教”的理論基礎進行論述,從而闡明“以學定教”理念如何運用到實際教學之中,在此基礎上加深對“以學定教”理念的理解。
奈瑟的認知加工理論,皮亞杰和布魯納的認知理論結構以及維果斯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有一個共識,認為:課本知識,只是一種關于某種現象的較為可靠的解釋或假設,并不是解釋現實世界的假設,并不是解釋現實世界的“絕對參照”。
除此之外,建構主義教育理論闡釋中,也延伸出這樣一些觀點:在現代化的教育環(huán)境下,知識并不是教師簡單地傳授給學生的。因為學習以及教學活動意義是要讓每一個學生在其中得到良好的學習體驗和愉悅的感受。教學活動的開展也不是單純地由教師決定或者是教學大綱來決定,而是要根據學生的要求來構建。這就意味著教學活動的過程,尤其是學生知識體系的攝取和構建,學生自身已經成為了完全主體。
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學生甚至成為了知識的創(chuàng)造者,而不是簡單的吸收者。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不斷地改變著教師的教學設計,甚至影響著知識結構的發(fā)生與調整。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教師不再是簡單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學生在自己的主體意識下來自主構建知識。這也就是建構結構主義所說的:學生的認識來源于自身的認識發(fā)展、自身所處的周邊環(huán)境,這樣學生自然而然成為了知識的創(chuàng)造者。
二、以學定教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以學定教”的理念發(fā)展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和進步。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我們不斷地強調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越來越凸顯出學生主體性地位?!耙詫W定教”的理論運用,其實就是強調學生主體性地位,也是在教育活動中以學生為本理念的重要體現。
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此外,在這樣的一個過程中,學生的一切想法、要求、學習情況都將影響到教學的進展,而這些影響和變化都在某種程度上又反過來促進教學的發(fā)展,教學相長的目的得以實現。下面筆者就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以學定教”說說看法。
1.開展備課
備課的開展是為了更加順利地開展課堂教學。而借助“以學定教”來開展備課則可以從學生的角度來開展備課工作。以前教師開展備課都是以教學大綱和教學目的來進行,而對學生的要求和主觀能動性比較忽視。所以,筆者認為,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發(fā)展的需要、學生對課堂的期盼,以及學生的學習狀況來開展備課。這樣的備課不僅可以更好地實現課堂教學的基本目標,還可以提升教師本身的靈活應變能力,上課也不再是將課本的內容進行簡單重復,而是加以了人性化的靈活再創(chuàng)造。
因此,教師可以走進學生,和學生攀談,和學生閑聊來了解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學生對課堂的看法和要求。然后教師再根據學生的這些期盼結合教材開展備課,還可以將一些科學化的有趣味的內容填入其中,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同時增強課堂教學的活力。
2.轉變授課
以前我們在課堂上開展教學都是教師講學生學,這樣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填鴨式”的教學。但是筆者認為在“以學定教”的理念下,教師可以轉變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授課方式,將其變?yōu)椋簩W生授課,教師、學生一起聽課,教師補充教學的方式。
教師在開展教學之前要備課,學生在開始課堂學習之前要開展預習。預習完成后,學生能夠在課堂之中擔任“教學”這一任務,并且在期間學生可以自由地板書、自主地決定哪些內容可以重點進行講解,哪些內容需要加強注意和學習。因此,這樣的教學方式一方面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也可以更好地進行補充教學;再者,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創(chuàng)造能力、課堂表現力都得到了發(fā)展。例如:
在《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的教學中,學生在課堂講述中對“內切和外離”的理解還不是很到位,而其他基本的內容都比較好地認識清楚了。這樣教師在補充教學中就可以對這個內容進行加強。
3.以學定教鞏固效果
以學定教鞏固效果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完成后的訓練中,要注意對學生的練習進行分析,然后再根據學生的作業(yè)情況來明確下一堂教學內容。對其中是否要對之前的內容來一個“回鍋”學習,以此來鞏固學生的復習效果進而更好地開展下階段教學工作。例如:
在有關《銳角三角函數》的訓練中,有些學生對“求解函數值”這個部分的內容掌握得還不夠好,那么教師可以在新的教學開始之前對“求解三角函數的函數值”這個內容再簡要的復習一下。這樣就可以加強學習的效果,及時完善學生的學習盲點。
三、小結
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是新興的一個理念,這個理念的發(fā)展和運用也還需要從多個角度進行探究。相信在探索過程中,這種充分關注學情、回歸學生的理念一定會更好地為教學服務,不斷提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葉愛菊,初中數學“課題學習”的教學思考,基礎教育研究[J],2008年3月
[2]李書月,初中數學有效教學初探,學周刊·學術研究[J],2011年第2期
[3]張群英,初中數學思想方法教學淺議,.教育前沿·理論版[J],2009年6月
(作者單位:浙江省樂清市淡溪鎮(zhèn)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