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及“高效課堂”正如火如荼地在我區(qū)進行,面對新課程提出的要求,作為農(nóng)村教師的我們不能視而不見、坐而不理。本文從興趣、習慣、方法、聯(lián)想幾個方面對新形勢下農(nóng)村初中閱讀教學談幾點膚淺的看法。
【關鍵詞】閱讀教學;興趣;體驗;探究
一、創(chuàng)設良好讀書氛圍,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鬃右苍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崩缭诮虒W《口技》時,可以布置學生自由朗讀,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模擬課文中口技的場景,進行小組與小組的閱讀比賽。學生接到任務后,幾人一小組認真體會口技人的高超技藝和聽眾神態(tài),動作,心理的描繪,學生那種參與的興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比賽時高潮迭起,許多學生對口技表演者和聽眾人物的神態(tài)、語氣把握得非常到位,可以說是惟妙惟肖。開展課前三分鐘閱讀競賽活動。學生自助搜集自認為優(yōu)美的文章,利用課前三分鐘閱讀,并要求學生說說自己對這篇文章的內(nèi)容或中心或人物或情節(jié)等方面的看法。再由全班學生進行評分,每天一人,每周評出一名優(yōu)勝者,每半個學期進行一次總決賽,評出一、二、三等獎,分別給予獎勵。此活動一出,立刻贏得了全體學生的積極參與,一些平時不大學習的學生也紛紛活動起來,找資料、談感想、向教師求教,閱讀氛圍空前濃厚。學生有了興趣之后,學習活動對他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在這種愉快的體驗之下,大部分學生就會有意無意地去閱讀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文章。此時,作為教師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任務是“趁熱打鐵”,時不時地選取一些或貼近學生生活的,或?qū)W生感興趣的,能夠產(chǎn)生共鳴的文質(zhì)兼美的文章給學生閱讀,而不是點到為止,或等學生興趣冷卻下來之后再去激發(fā)興趣。
二、培養(yǎng)閱讀習慣,拓寬閱讀視野
葉圣陶先生在許多文章中都談到了培養(yǎng)學生習慣的重要性。他說:“語言文字的學習,就理解方面說,是得到一種知識,就運用方面說,是養(yǎng)成一種習慣?!倍r(nóng)村初中學生由于受到許多條件的制約,少有閱讀習慣。鑒于此,作為語文教師就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有意識地去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無時無地,一本書,一期雜志,一張報紙,都是我們閱讀的材料。習慣的培養(yǎng)離不開實踐。新課標中規(guī)定初中學生閱讀總量不少于250萬字左右,即每天的閱讀量不少于3000字。為此,我和學生們切合自身條件一起制定了閱讀的要求和措施:
(1)保證時間和數(shù)量。每天課外閱讀半小時,閱讀量不少于500字。
(2)養(yǎng)成閱讀時動筆的習慣。每天閱讀必定做好摘記,或摘錄文中要點、或摘錄名言警句、或摘錄精彩片段。
(3)以寫促讀。每周至少寫一篇讀書筆記(心得或評析),每篇300—400字。
通過以上的活動,使學生在大量地閱讀中拓寬視野,在閱讀中探究問題,獲得體驗,延伸個性。
三、掌握閱讀方法,培養(yǎng)閱讀能力
學生只有掌握了最基本的閱讀方法,才能充分地獲取閱讀信息,也才能在課外自由而有效的閱讀。新課標中要求學生掌握精讀、略讀、瀏覽三種基本閱讀方法。所謂精讀就是通過讀、細讀、反復讀、一字一句地讀,直到熟讀成誦,爛熟于心。瀏覽是相對精讀而言的一種快速閱讀方法。課外閱讀書籍和報刊雜志都離不開瀏覽。其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了解式瀏覽,即只了解其基本內(nèi)容,主要思想和技法即可;一種是涉獵式瀏覽,即隨手翻開一份雜志、一張報紙、一本文集,從通覽目錄和標題中去發(fā)現(xiàn)自己需要的或關注或感興趣的內(nèi)容。瀏覽主要采用默讀的方式進行,“一目十行”即可,不要逐字逐句去念。
加強朗讀,滲透語感。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初中課本中有許多聲情并茂的文章,這類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含義往往蘊藏在字里行間。
四、進行聯(lián)想訓練,提高閱讀效果
進行聯(lián)想式延伸訓練可以幫助學生進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維活動,使學生在感知材料的基礎上學會分析、提煉,從而形成健康的思維品質(zhì)。
(1)充分利用教材的聯(lián)想因素,隨時溝通教材內(nèi)外,課堂內(nèi)外,校園內(nèi)外,進行或由此及彼、或由古到今、或由近及遠的聯(lián)想。例如,由未進學的孔乙己聯(lián)想到中了舉的范進,也可以從馬克·吐溫時代的州長競選鬧劇聯(lián)想到而今愈演愈離奇的“驢象大戰(zhàn)”,在聯(lián)想中一步步揭露封建科舉戕害人性的本質(zhì),撕開西方某些民主的面紗,使學生從由表及里的分析中,學會以正確的方法看待世界、認識世界。
(2)重點運用教材中詠物抒情、寓事于理的文章詩詞,進行針對性訓練,使學生能基本了解聯(lián)想思維的方法與特征,提高聯(lián)想自覺性。例如,當學生吟誦“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時,我們還可以引導他們聯(lián)系古今的送別詩,去體味千絲萬縷的離別之情,有“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凄愴,有“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的艷羨,也有“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的惆悵,更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曠達,在這樣思接千載的聯(lián)想中,更能啟發(fā)思維,升華情感。
綜上所述,農(nóng)村初中閱讀教學,對獲取知識,開闊視野,豐富寫作素材,提高寫作能力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切實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閱讀習慣、閱讀方法、聯(lián)想閱讀可以使學生在習慣上“明思想”、“明意義”、“明方法”、“善記憶”。在閱讀的過程中“明事理”、“明思路”、“明情感”這樣才真正的達到閱讀的目的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