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王敬斌,云南大理人,碩士研究生學歷,1994年9月入伍,歷任排長、政治指導員、政治協(xié)理員、政治教導員、團政治處主任、團副政委、旅副政委,現任陸軍第14集團軍某摩步團政治委員,多次被集團軍、師表彰為優(yōu)秀基層主官、優(yōu)秀政工干部。
剛當排長那會兒,團里大學生干部屈指可數,加之自己綜合素質較為全面,很快踢開了“頭三腳”。由于在軍校里戰(zhàn)術課學得好,營長、教導員拿我當全營排長的標桿,點名讓我承擔班排戰(zhàn)術教學法示范任務。沒幾個月,我就在大家面前頻頻露臉。
好事接踵而來。一次演習,排里擔任藍軍分隊,依托地形對紅軍實施阻擊。我?guī)ьI全排在防御地域設置了遠、中、近結合的防御陣地,使紅軍未能越“雷池”一步。演習結束,團長帶著全團參演的營連主官走上我排陣地,拍著我的肩膀說:“你這個排長不簡單啊,很有戰(zhàn)術思想!”說罷,還讓我給大家講解防御陣地構設要點。一時間,排里戰(zhàn)士一提到我就豎起大拇指說:“咱排長真牛,能給營長、連長們上戰(zhàn)術課!”
然而,隨著取得成績的逐漸增多,我開始飄飄然了,對排里的工作不再像剛來時那么上心,還三天兩頭往機關串門,希望遇到“伯樂”??珊芸?,一盆冷水潑醒了我。
那是團里組織的一次“四會”政治教員比武競賽,我和一名指導員代表營里參賽。對這次競賽,我信心十足,心想從中學到大學,我聽過的優(yōu)質課不下百次,在軍校還多次被評為“理論學習先進個人”,上臺執(zhí)教無疑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
比賽中,我以《成大事者當立大志》為題,給大家上了一堂理想信念課。課堂上,我滿口大道理,通篇“陽春白雪”,古今事例隨手拈來,華麗詞藻脫口而出。原以為自己的授課會獲得“滿堂彩”,結果掌聲稀稀落落。相反,營里那名和我一起參加競賽的指導員以《軍營是一個鍛造利劍的大熔爐》為題,同樣是理想信念課,由于說身邊事、講通俗話,博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同。競賽結果揭曉,這名指導員挺進十強,而我名次排在倒數第二名。
“咱排長在授課競賽中墊了底!”消息傳回排里,在戰(zhàn)士中間炸開了鍋。堂堂大學生干部,居然講不好一堂教育課?!我有些不服氣,拿著教案敲開了教導員的門,請他指點迷津。教導員仔細看了我撰寫的教案后,替我分析出問題的緣由:“教案寫得不錯,很有理論水平,但不符合戰(zhàn)士的胃口。給戰(zhàn)士談理想,要從他們看得見、摸得著的事情說起,不能講大道理、提空要求。”一語驚醒夢中人,我深知自己授課敗北的原因在于脫離基層、脫離戰(zhàn)士。接著,教導員指出了我在工作中不接“地氣”的種種表現:不注重與戰(zhàn)士打成一片,不知道戰(zhàn)士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不注重在基層蓄底氣,認為整天操槍弄炮、養(yǎng)豬種菜難有作為……最后,教導員的一席話讓我茅塞頓開:“基層是人成長的沃土,戰(zhàn)士是帶兵人最好的老師。你文化水平高、有思想、有沖勁,更應該在基層接受鍛煉,把‘蹲蹲苗’培育粗壯了,日后才能枝繁葉茂!”
基層是門“必修課”,戰(zhàn)士是本“必讀書”!明白了這個道理后,我不再急于追求“鯉魚跳龍門”,而是下決心補上基層這一課,重新振作精神投入到連隊工作,和戰(zhàn)士打成一片。第二年,團里承擔上級賦予的高寒山地試訓任務,我們連作為第一批試訓分隊,在沒有教材借鑒、沒有經驗可循的情況下,率先向環(huán)境惡劣的高原高寒地域挺進。艱苦的訓練生活讓有的戰(zhàn)士打起了退堂鼓。行動是無聲的號召!我?guī)ь^干最重的活,練最危險的課目,業(yè)余時間和戰(zhàn)士玩在一起、樂在一起。在這種氛圍中連隊出色完成了試訓任務,被上級多次通報表揚。此后,我雖然多次變換工作崗位,但無論到哪個位置,我都把根扎在基層。工作中遇到難題,我就下到班排問計于兵;生活中遇到不順心的事,我就找戰(zhàn)士聊天。因為對基層工作摸得準,我在每一個工作崗位上都能快速適應,干起工作來格外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