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321.4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5-0515(2013)8-199-01
胎膜早破是指在臨產前的自然破裂(PROM)。發(fā)生在妊娠滿37周后,稱足月胎膜早破(PROM of term),發(fā)生在妊娠不滿37周者,稱足月前胎膜早破(PPROM)。胎膜早破的發(fā)病率高,給母嬰帶來的危害不僅為婦產科醫(yī)生所警惕,也為產婦本人及家屬所關注。
1.胎膜早破對孕婦的危害
1.1感染:陰道內細菌上行性感染容易侵犯羊膜可致PROM。破膜后細菌更容易進入宮腔,使感染加重,尤其是宮縮時,宮縮間隙時的負壓吸引作用加快感染的擴散。且感染的程度和破膜時間有關,即破膜時間越長超過24小時,感染可能性越大,感染率增加5-10倍,炎癥越嚴重。
宮內感染菌主要來自宮頸、陰道的細菌。有革蘭氏陰性桿菌,如大腸桿菌。革蘭氏陽性嗜氧菌,如B族溶血性鏈球菌及D族鏈球菌。厭氧菌如類桿菌、消化球菌、消化鏈球菌,嚴重的有產氣莢膜桿菌。感染常為混合性。國外有報道:經腹羊水穿刺采用革蘭氏染色和細菌培養(yǎng)方法,發(fā)現破膜24小時以上陽性病例達74%,且陽性者與絨毛膜炎有顯著關系。感染中以羊膜炎及胎盤炎最為常見,發(fā)病率3%-33%。
宮內感染??芍聦m縮乏力,產程延長,導致產后出血增加,同時可致胎盤粘連,產后需要徒手剝離、鉗刮等宮內手術操作更增加產后出血、宮內感染的機會。宮內感染者,臨產后感染可通過運行擴散,如采取剖宮產,則宮內炎性分泌物可以進一步污染盆腔及腹壁切口,從而導致產褥熱,切口感染,子宮內膜炎,甚至盆腔腹膜炎及敗血癥等一系列嚴重并發(fā)癥,危及孕產婦生命。
1.2胎盤早剝:足月前胎膜早破可引起胎盤早剝,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可能與羊水減少有關。據報道(1)最大羊水池深度<1cm,胎盤早剝發(fā)生率為12.3%,而最大池深度>2cm,其發(fā)生率僅為3.5%。
1.3難產:臨產中前羊水有擴張宮頸的作用,而PROM則會造成宮頸擴張減慢,同時PROM造成的感染易致引產失敗,不能誘發(fā)有規(guī)律的宮縮,羊水中高毒素致病菌可以使宮頸對縮宮素反應差,以致擴張延緩。胎膜早破也可致羊水流盡時宮壁緊裹胎體,出現不可協(xié)調的宮縮或阻礙胎頭的正常扭轉。以上綜合作用,導致產程延長,陰道分娩困難,從而增加手術助產及剖宮產機會。
1.4羊水栓塞:胎膜破裂后,宮腔與羊膜腔部分直接相通,宮縮時壓力上升,可使殘留羊水,特別是胎糞及污染高毒力致病菌的羊水,經子宮血竇進入母血,甚至進入肺循環(huán),形成羊水栓塞,伴發(fā)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直接威脅母嬰生命。
2.胎膜早破對胎兒的危害
2.1早產:30%-40%早產與胎膜早破有關。早產兒死亡的主要原因為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RDS)。在孕婦有羊膜炎的早產兒中,新生兒死亡比成倍上升。由胎膜早破所致早產的并發(fā)癥與孕周大小有很大關系。孕34-37周時,估計胎兒體重大于2500g,胎兒情況與足月妊娠相似。孕26-33周時,如胎膜早破時間大于16小時,新生兒RDS發(fā)生率的上升不明顯,如破膜發(fā)生在孕26周前,約1/3胎兒出現死胎,1/3新生兒死亡,新生兒存活率10%。
2.2圍產兒感染:PROM并發(fā)絨毛膜炎時,常引起胎兒及新生兒感染,表現為肺炎、敗血癥、顱內感染等。新生兒敗血癥發(fā)生率與母體絨毛膜羊膜炎、孕齡小有關,在孕齡低于26周的妊娠中敗血癥高達36%。在1995年Murphy報道(2)絨毛膜炎與腦癱之間亦有關系,在診斷為腦癱的孕32周前分娩的59例新生兒中,發(fā)現使腦癱的危險增加的有關因素是絨毛膜炎和母親感染。
2.3胎兒宮內窘迫:PROM并發(fā)感染,一旦出現高熱,則宮腔內溫度也隨之上升,此時胎兒處在高熱環(huán)境中,散熱困難,可發(fā)生心動過速,心率加快,嚴重時胎兒窘迫甚至胎死宮內,即使在沒有感染的PROM患者中,胎兒宮內窘迫也很多見。胎膜破裂后,羊水外溢,使宮內羊水過少,宮縮時宮壁緊裹胎體及胎盤,并使臍帶受壓,進一步影響胎兒循環(huán),造成胎兒缺氧,引起胎兒宮內窘迫。早破膜伴發(fā)產程延長,宮縮不協(xié)調及胎位不正常,也可因胎頭受壓時間過長導致胎兒宮內缺所氧。
2.4臍帶脫垂:胎位為臀先露者,特別是足先露,易發(fā)生臍帶脫垂。若胎頭先露未銜接入盆,如突然發(fā)生PROM,臍帶受羊水沖擊,??裳靥ハ嚷豆桥璞陂g縫隙滑出宮頸甚至陰道外,造成臍帶脫垂。一旦發(fā)生,胎兒可在短期內死亡,即使立即回納臍帶或手術結束分娩,仍有半數以上胎兒無法挽救。
2.5畸形:胎膜早破造成羊水過少,可引起羊水過少四聯癥。即在1964年Bain(2)等描述了一組20例長時間的PROM伴發(fā)的圍產兒死亡,這些嬰兒面部發(fā)育不正常——耳朵低平、扁平鼻、下頜傾斜;末端畸形即水腫鏟樣手和肘、膝、足是屈曲收縮;生長遲緩;還有肺發(fā)育不全。肺發(fā)育不全是羊水過少四聯癥威脅生命的主要原因,系嚴重羊水過少時,羊水 壓降低,以致過多的水從肺排出,肺的管腔壓力降低,結果肺不生長。
綜上所述,胎膜早破對母體而言,最嚴重的并發(fā)癥在于感染;對于一個未達到存活的胎兒來說,最大的威脅在于早產。在胎膜早破的處理中,一方面為減少早產的威脅,需盡量延長胎齡促胎兒肺成熟,以獲得存活兒;另一方面,隨破膜距妊娠結束的時間延長,又增加了宮內感染的機會,而為了防治感染,最基本的處理原則又是盡早終止妊娠。這是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因此在臨床工作中,如何有效地防治胎膜早破仍是值得探討的課題之一。對于圍產期的孕婦,應做到定期產前檢查,注意下生殖道感染的篩查,對于有妊娠合并感染的孕婦要及時治療;宮頸內口松弛者應在孕4個月時作宮頸環(huán)扎術;避免孕期重休力勞動及性生活;增加營養(yǎng),注意維生素、微量元素的補充等。
參考文獻:
1.豐有吉 沈鏗主編:婦產科學第二版,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21-122;
2.金皖玲 潘海燕,胎膜早破的病發(fā)癥,適用婦產科雜志,200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