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5-0515(2013)8-139-01
老年人免疫力下降這樣就會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擾,老年階段是疾病最喜歡煩擾的階段,老年人該如何才能做好飲食護理,調(diào)節(jié)好免疫力,免受疾病困擾呢?因該按照科學護理的方法做好以下幾點:
1食物烹飪時的護理
1.1咀嚼、消化吸收機能低下者的護理 蔬菜要細切,肉類最好制成肉末,烹制方法可采用煮或燉,盡量使食物變軟而易于消化。但由于易咀嚼的食物對腸道的刺激作用減少,往往很容易引起便秘,因此應多選用富含纖維素的蔬菜類,如青菜、根菜類等烹制后食用。
1.2吞咽機能低下者的護理 某些食物很容易產(chǎn)生誤咽,對吞咽機能障礙的老年人更應該引起注意,如酸奶、湯面等。因此,應選擇粘稠度較高的食物,同時要根據(jù)老年人的身體狀態(tài)合理調(diào)節(jié)飲食種類。
1.3味覺、嗅覺等感覺機能低下者的護理 飲食的色、香、味能夠大大地刺激食欲,因此味覺、嗅覺等感覺機能低下的老年人喜歡吃味道濃重的飲食,特別是鹽和糖,而鹽和糖食用太多對健康不利,使用時應格外注意。有時老年人進餐時因感到食物味道太淡而沒有胃口,烹調(diào)時可用醋、姜、蒜等調(diào)料來刺激食欲。
2進餐時的護理
2.1日常護理 進餐時,室內(nèi)空氣要新鮮,必要時應通風換氣,排除異味;老年人單獨進餐會影響食欲,如果和他人一起進餐則會有效增加進食量;鼓勵自行進食,對臥床的老年人要根據(jù)其病情采取相應的措施,如幫助其坐在床上并使用特制的餐具(如床上餐桌等)進餐;在老年人不能自行進餐,或因自己單獨進餐而攝取量少,并有疲勞感時,照顧者可協(xié)助喂飯,并注意尊重其生活習慣,掌握適當?shù)乃俣扰c其相互配合。
2.2上肢障礙者的護理 患有麻痹、攣縮、變形、肌力低下、震顫等上肢障礙時,自己攝入食物易出現(xiàn)困難,但是老年人愿意自行進餐可以自制老年人專用的叉、勺,其柄很粗以便于握持,亦可將普通勺把用紗布或布條纏上即可;有些老年人的口張不大,可選用嬰兒用的小勺加以改造;使用筷子的精細動作對大腦是一種良性刺激,因此應盡量維持老年人的這種能力,可用彈性繩子將兩根筷子連在一起以防脫落。
2.3視力障礙者的護理 對于視力障礙的老年人,作好單獨進餐的護理非常重要。照顧者首先要向老年人說明餐桌上食物的種類和位置,并幫助其用手觸摸以便確認。要注意保證安全,熱湯、茶水等易引起燙傷的食物要提醒注意,魚刺等要剔除干凈。視力障礙的老年人可能因看不清食物而引起食欲減退,因此,食物的味道和香味更加重要,或者讓老年人與家屬或其他老人一起進餐,制造良好的進餐氣氛以增進食欲。
2.4吞咽能力低下者的護理 由于存在會厭反應能力低下、會厭關(guān)閉不全或聲門閉鎖不全等情況,吞咽能力低下的老年人很容易將食物誤咽入氣管。尤其是臥床老年人,舌控制食物的能力減弱,更易引起誤咽。因此進餐時老年人的體位非常重要。一般采取坐位或半坐位比較安全,偏癱的老年人可采取側(cè)臥位,最好是臥于健側(cè)。進食過程中應有照顧者在旁觀察,以防發(fā)生事故。同時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的唾液分泌也相對減少,口腔粘膜的潤滑作用減弱,因此,進餐前應先喝水濕潤口腔,對于腦血管障礙以及神經(jīng)失調(diào)的老年人更應如此。
3常見疾病的護理
3.1慢性支氣管炎的飲食護理 給予老人充分的水分,以保持老人呼吸道粘膜濕潤,有利于啖液的排出。飲水每天應在一千五百毫升以上,供給充足的營養(yǎng),為老人提供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少量多餐,應保持足夠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攝入。
3.2心絞痛的護理 對于體重超重的老人,應鼓勵老人想辦法減輕體重,少吃高膽固醇、高脂肪的食物,多吃高纖維素的食物。此類食物不僅可以預防便秘,也可以減少心絞痛的發(fā)作次數(shù)和嚴重程度,還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血糖濃度,降低高血壓的發(fā)生。平時飲食要少食多餐,不飲濃茶、咖啡,少吃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少抽煙或者不抽煙,以減少煙草中有害物質(zhì)對老人身體的傷害。
3.3老年人便秘的護理 調(diào)整飲食,多吃含纖維素高的食物,如粗糧、蔬菜、水果及有潤腸作用的蜂蜜、核桃等,應注意多飲水。
3.4老年人預防缺鈣的飲食護理 骨質(zhì)疏松是老年人發(fā)生骨折的主要原因,平時要積極協(xié)助老人鍛煉身體,常陪老人在戶外活動,多曬太陽,多吃含有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的食物。蛋類、蔬菜及水果等,必要時可補充鈣片、維生素D,以改善骨質(zhì)疏松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