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檢測DcR3基因在肺癌組織中的表達,探討該基因在肺癌發(fā)病中的意義。方法 采用SP免疫組織化學(xué)方法檢測60例肺癌組織(實驗組)及60例正常肺組織(對照組)中DcR3基因的表達水平。結(jié)果 在60例肺癌組織中,DcR3基因的陽性表達率分別為68.33%,在60例正常肺組織中,其陽性表達率為45.2%,DcR3基因在兩組組織中的表達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jié)論DcR3基因在肺癌組織中的表達顯著高于正常組織,它可能是一個引起肺癌發(fā)病的癌基因,可能作為一個反映肺癌惡性程度的指標。
關(guān)鍵詞:DcR3基因 肺癌 表達
中圖分類號:R5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515(2013)8-036-02
肺癌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惡性腫瘤,居美國腫瘤死因首位。根據(jù)全國疾病監(jiān)測系統(tǒng)報告,自 1990 年起,中國人群的肺癌死亡率以每年 4.5%的速度上升,估計在未來還會上升的更快。由于肺癌5 年存活率很低,僅為10%~15%[1],所以研究肺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及治療已成為當前的一個研究熱點,尤其是肺癌發(fā)生的分子生物學(xué)方面的機制研究成果顯著,極大地豐富了對肺癌發(fā)生過程的認識。可溶性誘惑受體(decoy receptor 3,DcR3)具有幫助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和逃避免疫攻擊的作用。目前國內(nèi)外已經(jīng)檢查了許多惡性腫瘤 , 結(jié) 果 發(fā) 現(xiàn) 了 大 多 數(shù) 惡 性 腫 瘤 均 表 達 DcR3基因[2-3-4-5-6]。本實驗主要通過測定DcR3基因在肺癌和正常肺組織中的表達,說明DcR3基因在肺癌發(fā)生過程中可能起著重要作用,可能作為一個反映肺癌惡性程度的指標。
1 研究對象
選用我院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間60例肺癌病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齡29-79歲,中位年齡56歲,均經(jīng)手術(shù)病理、纖維支氣管鏡細胞學(xué)及組織學(xué)診斷明確。其中鱗癌30例,腺癌12例,小細胞癌9例,肺泡細胞癌5例,混合癌2例,大細胞癌2例,均未接受化療、放療及其他抗癌治療。所有病例均進行詢問病史、查體、胸片、胸部CT、腹部B超及同位素骨掃描,部分病例進行頭顱或腹部CT掃描,根據(jù)1997年國際抗癌聯(lián)盟(UICC)分期標準進行TMN分期。標本經(jīng)10%福爾馬林固定,石蠟包埋。隨訪時間3-36月。
2 主要試劑
SP免疫組化染色試劑盒,為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產(chǎn)品;抗人DcR3單克隆抗體(mAb)自行制備。
3.實驗方法
1將切片依次浸入盛有二甲苯、梯度酒精的玻璃缸中脫蠟后水化(二甲苯Ⅰ30分鐘→二甲苯Ⅱ15分鐘→二甲苯Ⅲ15分鐘→100%乙醇Ⅰ3分鐘→100%乙醇Ⅱ3分鐘→95%乙醇3分鐘→75%乙醇3分鐘→蒸餾水沖洗→lx PBS再洗一次)。
2 3%H2O2(90%1xPBS+10ml 30% H2O2配制)室溫孵育10分鐘,以消除內(nèi)源性過氧化物酶的活性,1xPBS沖洗5分鐘x2次。
3.將切片置于修復(fù)架上,浸入盛有0.01M構(gòu)椽酸鈉緩沖液(PH6.0)的燒杯中,高火加熱至90攝氏度后記時2分鐘,然后轉(zhuǎn)至解凍10分鐘,接著將燒杯端離熱源,室溫冷卻20一30分鐘,取出切片,蒸餾水沖洗,1xPBS沖洗5分鐘x3次。
4.滴加10%正常羊血清37攝氏度封閉孵育1小時,傾去血清,勿洗以封閉非特異性背景著色。
5滴加抗人DcR3單克隆抗體,4攝氏度孵育過夜。
6第二天從冰箱中取出標本,恢復(fù)至室溫后1xPBS沖洗5分鐘x3次。
7滴加生物素標記的羊抗鼠二抗,37.C孵育1小時,1xPBS沖洗5分鐘x3次。
8.滴加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三抗鏈霉卵白素,37攝氏度孵育1小時,lxPBS沖洗5分鐘x3次。
9用新配制(1xPBSlml+微量的DAB+1ūl 30% H2O2)的DAB〔5%v/v)避光顯色5-15分鐘,于光學(xué)顯微鏡下觀察,有信號時可用自來水沖洗終止反應(yīng),10%蘇木素稍稍襯染(自來水沖洗),1%鹽酸一酒精分色(可滴片并直接浸泡在lx PBS里,然后用水沖洗)。
10.逐級酒精脫水,二甲苯透明(75%乙醇3分鐘→95%乙醇3分鐘→100%乙醇I 3分鐘→100%乙醇Ⅱ3分鐘→二甲苯I 3分鐘→二甲苯Ⅱ3分鐘)。
11.中性樹膠加蓋玻片封片。
12.加一抗時把對照片用1XPBS代替IA6抗體分別作實驗組和對照組對照。
4.結(jié)果判定
每例標本選擇9個高倍鏡視野(40X,向同一方向移動切片,不重復(fù),不重疊,細致觀察),按陽性細胞數(shù)占視野中總細胞數(shù)的百分比3級(一):無陽性著色或陽性細胞數(shù)<5%為陰性;(+):陽性細胞數(shù)在5%-50%之間為陽性;(++):陽性細胞數(shù)>5%0為強陽性\"計算陽性率時以(/一)與(0一+)之和為總陽性細胞數(shù)。結(jié)果判定采用雙盲對照法。
5統(tǒng)計學(xué)分析
數(shù)據(jù)采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xué)分析,用x2檢驗及等級相關(guān)性分析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P<0.05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6 結(jié)果
在60例肺癌組織中,DcR3基因的陽性表達數(shù)目為41例,陽性表達率為(41/60)68.33%,在60例正常肺組織中,其陽性表達數(shù)目為27例,陽性表達率為45.2%。DcR3基因在兩組組織中的表達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
7 討論
肺癌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非小細胞肺癌。1,鱗狀上皮細胞癌(簡稱鱗癌)包括梭形細胞癌。典型的鱗癌細胞大, 呈多形性,胞漿豐富,有角化傾向,核畸形,染色深,細胞間橋多見,常呈鱗狀上皮樣排列。分化較好,惡性度較低。2,腺癌,包括腺泡狀腺癌、乳頭狀腺癌、細支氣管-肺泡細胞癌、實體癌粘液形成。典型的腺癌呈腺管或乳頭狀結(jié)構(gòu),細胞大小比較一致,圓形或橢圓形,胞漿豐富,常含有粘液,核大,色深,常有核仁,核膜比較清楚。3,大細胞癌,包括巨細胞癌、透明細胞癌。細胞較大,大小不一,常呈多角形或不規(guī)則形,呈實行巢狀排列,常見大片出血性壞死,核大,核仁明顯,核分裂象常見,胞漿豐富。4,其他 腺鱗癌、類癌、支氣管腺體癌等。(二)小細胞肺癌,包括燕麥細胞型、中間細胞型、復(fù)合燕麥細胞型。癌細胞多為類圓形或菱形,胞漿少,類似淋巴細胞。分化差,惡性度最高。DcR3 的表達量與腫瘤的惡性度及組織類型有關(guān)。從 DcR3 的作用機制上看,它與腫瘤的發(fā)生,腫瘤的免疫逃避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根據(jù) DcR3 的這種表達特點,我們可已通過對它表達量作出初步的組織類型判斷,從而來指導(dǎo)臨床的診斷,治療,預(yù)后評價及腫瘤復(fù)發(fā)。
參考文獻:
1.BynleKJ,CoxqSwinsonD.Towardstagemodel for perabel non-small LungCaneer,2001:34:583-89
2 Shi G, Wu Y, Zhang J. Death decoy receptor TR6/DcR3 inhibitsT-cell chemotaxis in vitro and in vivo. J Immunol. 2003 Oct1,171(7):3407-14.
3 Hosoe, S.,Kawaguchi, T.; Naka, Y.; Genomic amplificationof a decoy receptor for Fas ligand (DcR3) in lung cancers at various clinical stages,Lung Cancer Volume: 29, Issue: 1,Supplement 1, September, 2000, 196.
4 Hwang SL, Lin CL, Cheng .Serum concentration of soluble decay receptor 3 in glioma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surgery. Kaohsiung J Med Sci. 2004 Mar,20(3):124-7.
5. Shi G, Mao J, Yu G. Tumor Vaccine Based on Cell Surface Expression of DcR3/TR6. J Immunol. 2005 Apr 15,174(8):4727-35.
6. Fujita Y, Sakakura C, Shimomura K. Chromosome arm 20qgains and other genomic alterations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 arcinoma, as analyzed by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 and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Hepatogastroenterology. 2003 Nov-Dec,50(54):18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