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櫻綸
愛貓,愛電影,公開秘密副業(yè)寫歌詞??傆X得24小時不夠用,晚上不愿意睡覺,白天不愿意起床,典型的獅子座。
記得很久之前就在香港聽說過Pixel Toy這名字,第一次看他們演出應該是在agnes b.安排的一個show,當時沒有太大感覺,因為我不是特別喜歡Indie band,而且自己也不太懂電子音樂。我老是覺得音樂、電影、藝術這些東西其實沒有好與不好,有的就是喜不喜歡而已。有些東西能觸動你,但不代表我就會有共鳴。但如果技術不好,例如走調,錯拍子,記不住歌詞等等,則又是另一個issue。
后來真正有機會跟何山聊天,是因為和幾個很喜歡喝酒的朋友經常一起喝酒聊天,而他有時候也會來上海演出什么的,就這樣認識了。有一次大家都喝得有點多,有人叫他從電腦播點自己的歌給我們聽,最初他死都不愿意,后來逼不得已才上網找了幾首歌播給我們聽,但我一直都沒有告訴他,其實到現在我都不太聽得懂。哈哈哈哈!不過這不重要,我相信他和很多人交朋友并不是想讓大家都喜歡他的音樂,要不他就會大量講解,那我就可以明白得更多了。
又有一次在上??船F場演出,應該是他和Candy(Pixel Toy另一成員)在“人山人?!钡淖詈笠淮窝莩霭伞8杏X很不錯,大量的Video Art穿插在表演中。畢竟現場表演的震撼力和感染力肯定比從電腦或MP3中聽來得大很多,不過不巧的是那已經是Pixel Toy幾乎最后一次演出了,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復出的打算?
不做Pixel Toy之后他在忙什么?如果沒有特別問,單看他在Instagram上的照片真的以為他已經跑去開餐廳或做飲食版的編輯了,天天都在發(fā)一些美食的照片。我看到朋友發(fā)這些照片的時候也很高興,因為這說明他們的生活過得挺好。
QA
我:你是幾時開始接觸音樂的?
山:我想是小時候看電視吧。我記得我年紀很小的時候已經會“哼”張國榮的歌,電視上經常播他的歌。我最記得的是我很喜歡“草蜢”(香港歌唱組合),我覺得他們很壞,有點反叛,這樣講起來相比Beyond,我更喜歡“草蜢”。記得初中的時候就開始聽臺灣的流行曲,那是滾石的黃金時期,辛曉琪、張信哲、林憶蓮等等,那時候還沒有喜歡Band Sound。其實,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我的表姐,她是典型瘋狂的日本Visual Rock粉絲,她有很多VHS、CD都是有關那些Band的。我們住得很近,所以常常跑到她家去聽。那個年代還流行VCD,我就買了一張Beyond的演唱會,看了之后就很想學吉他,所以就開始學了。電子音樂的話,我是很后期才喜歡聽的。
我:為什么會開始組織自己的樂隊?Pixel Toy是你第一個自組的樂隊嗎?
山:一開始做電子音樂是因為自己在找一種不需要和人家合作的音樂。那時候身邊也有一些朋友組了樂隊,但他們喜歡玩類似Gun and Roses那種音樂,可我不太喜歡,就開始聽一些電子音樂,也開始自己玩一下。
在Pixel Toy之前也和其他人“合作”過,當時是ICQ(社交網絡的一種)年代,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介紹的那種,認識了一些玩Jazz加電子音樂的朋友,說白了其實大家都不太懂,亂玩的那種。然后進了大學,每周末都會在元朗教吉他,我覺得自己還算用功,也很省,都是買一塊一個的面包吃,然后存了些錢,幾千塊的樣子,又是從表姐那些日本樂隊雜志上看到好像很“劃時代”的效果器和鼓機,自己覺得要是有了那兩個機器就可以做很多事情,于是就把存的錢都花在上面了。
后來有一次買了Radiohead剛推出的新專輯《Kid A》,一口氣聽完,覺得非常震撼,也增加了我對電子音樂的興趣。
至于為什么會組成Pixel Toy,那是因為我認識了我的大學同學Candy(Pixel Toy主音)。那時候跟她聊天覺得很不可思議,大家的背景都不同,居然我提的大部分歌她都聽過,而且她也玩樂隊,剛好“蒲窩”(香港一個青少年藝術中心)舉行青少年樂隊比賽,我們就組隊去參加了。參加比賽需要表演兩首歌,一首我們自己寫的,一首改編的歌。我記得有一首的Beat是從竇唯的歌里找的靈感,后來還拿了“最佳改編歌獎”。
我:還記得當時的夢想嗎?有沒有說想要自己的樂隊變成怎樣?
山:當時沒有想將來,很享受和幾個朋友一起練歌的感覺。畢竟那時候要合一個晚上才能合成一段,不像現在那么容易。
我:后來你們就脫離了“人山人海”,是怎樣開始,又是幾時開始轉型的?
山:我記得當時有一個網站,里面有所有香港著名音樂人的電郵。我們就把歌寄到黃雙駿(Carl叔叔)和明哥(黃耀明)那里,后來他們就找上我們,我們就開始跟他們學東西。
老實說,當時在“人山人?!币餐瞥鲞^兩張專輯,不過后來就要面對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沒有什么收入。怎么說呢?可能因為我們的音樂比較另類,我們倆又不是特別好看吧,真的可以用“赤貧”來形容當時的生活。后來Carl叔叔就叫我做一些演唱會,演出什么的,現在主要參與一些唱片制作、音樂會演出、廣告配樂制作等。
我:幕前和幕后的工作最大的分別是什么?
山:現在要考慮很多東西,對我來說可能更多的是演出和制作的區(qū)別。作為一個吉他手演出,就是你自己練好歌,到場彩排過,就足夠了;制作方面就要想得多很多,例如預算等,如果沒有靈感,也沒有辦法把工作做好。
我:很多人都說唱片已死,我們也聊過,這不代表音樂已死,你說其實還有很多空間,可以跟Q的讀者說一下這些空間是什么嗎?
山:唱片銷量在下降,數碼市場也沒有完全成熟。我想很多人都說過,演唱會近幾年很受歡迎,Eason可以開幾十場演唱會,就像回到譚詠麟時代一樣。我想是因為現在太容易就能聽到歌了吧,大家可能會懷疑,花幾十塊去買一張唱片真的值得嗎?但如果你去看演唱會,卻是完全另一個體驗,你會看到歌手真人在你面前表演,還可以花一個晚上看,好像很值得。
我:你想對那些很想自己組樂隊的年輕人說些什么?
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要想太多。青春不是用來為將來打算的,是應該花出去的,這是青春最大的本錢。
我:你跟那么多歌手合作過,有什么有趣事情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
山:其實歌手和音樂人合作,每次都想在短時間里雙方溝通多一些,而且監(jiān)制也會想了解歌手多一些,大家都很熱情地想了解彼此更多一些,例如平時生活怎樣等等,因為大家都知道如果溝通多一些,出來的效果就會不一樣,這種感覺很有趣。
每一個歌手都會有自己的語言,例如你想請一個歌手唱得輕一點,有些人你要跟他說“性感”一點,有些你要跟他說“好像你現在很閑”。你要找到跟合作歌手溝通的語言,這感覺也挺特別的。
我:我平時見你很喜歡在微博、Instagram等分享自己吃的東西,你為什么那么喜歡吃東西又同時喜歡分享?
山:年紀開始大了,覺得要吃喝得精致一點。我通常會post兩種照片,一種是吃吃喝喝的,一種是我工作時候的。通常吃的就很多“l(fā)ike”,工作那些照片就只有兩個“l(fā)ike”,而且來自幫他們工作的那兩個人,哈哈哈!所以……
我:如果有天不做音樂的話,你覺得自己會做什么?
山:我想可能是跟飲食有關的行業(yè),因為我爸爸做飯很厲害,我很想做一家私房菜館。也有可能是酒吧或Cafe什么的,都在我的計劃里面,不過不知道幾時能做到。
我:你對未來工作的想象是怎樣的?
山:其實很難,這不是一個很主動的行業(yè)。不要想之后,你現在做出來的每一首歌都會影響以后的工作。不過我跟自己說過,每年都一定要花一些時間去做一些自己很想試的音樂。
我:最近在iTunes里面最常聽的是什么歌?
山:一定要講iTunes嗎?
我:你沒用iTunes嗎?
山:不是,因為我經常要找一些最新的歌來聽,所以我在iTunes買的歌都很雜。
我:那你能推薦你最近聽過又覺得好聽的歌給Q的讀者嗎?
山:我肯定會說是MTV頒獎典禮,那真是一場制作很好很認真的Show,不是一個頒獎典禮那么簡單,有機會大家一定要找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