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經常可以發(fā)現小學生計算出錯的情況,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通過對產生計算錯誤成因的心理分析,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法,能使計算出錯而變得“出彩”。
一、加強口算訓練,切實打好基礎
口算是小學生應該具備的最起碼的基本技能。在四則運算中,最常用的是口算和筆算,而筆算是以口算為基礎的,筆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準確和熟練程度的制約。因此,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首先要加強口算的教學和訓練,切實打好計算基礎。
小學口算的教學內容,大致可以分為基本口算和簡捷速算兩大塊。作為筆算基礎的基本口算,如20以內加減法、表內乘法及相應的除法等,要求學生做到準確熟練,脫口而出。簡捷速算的內容主要是應用運算定律、性質及一些特殊的法則方法所進行的簡算速算。
要提高小學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關鍵是要持之以恒,堅持訓練。教師每節(jié)課可根據教學內容的具體情況用3~5分鐘時間,進行一些基本的口算練習。在作業(yè)、試卷及游戲活動中也可以配備一定份量的口算練習。對一些易錯題應堅持反復練習。如1-0.01,0.025€?.4。對一些技巧性的口算如9€?0,80€?,6.9+3.7-6.9+8.3,2888€?42€?等也應經常穿插訓練。此外,還應該讓學生熟記一些常用的數據:如10至20各數的平方數;1至10各數與3.14的乘積;=0.125,=0.625,=0.25等等,并適當教給學生一些特殊的速算方法。通過堅持不懈的口算訓練,使學生形成熟練的口算技能技巧,達到正確、迅速、靈活的口算目的。
二、設計針對性練習,排除干擾因素
三、牢固掌握礎知識,并能正確、靈活運用
四、發(fā)展學生思維,提高計算效率
通過引導,鼓勵學生大膽運用新穎、靈活的解題方法,開拓思路,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思維,從而有效地提高計算效率。
五、讓課堂因出錯而精彩
華羅庚曾經說過:天下只有啞巴沒有說過錯話,天下只有白癡沒有想錯過題,天下沒有數學家沒錯過題的。這句話折射到生活中,不禁使我想到了一節(jié)因為一個錯誤的回答而使整個課堂特別精彩的數學課。
小學數學教材有這么一道題:
一種作業(yè)本的單價是0.5元,三家文具店采取了不同的措施進行促銷。
A店:一律九折優(yōu)惠
B店:買5本贈一本
C店:滿50元八折優(yōu)惠
張老師要買100本這種作業(yè)本,去哪家文具店購買比較合算?大多數學生都知道先分別算出到三個店買100個需要量多少錢,然后再進行比較,哪個店用錢少就到哪個店買??蓡栴}就出在:怎樣計算去B店買100個本子需要多少錢?
生2:這種方法不對。要買100個本子才能贈20個本子,可張老師只買了80個本子,怎么能贈20個呢?
理由是:買5本贈l本,就是買6本用5本的錢,把6本看作一組,用100除以6得出100本中共有16組6本,還余下4本;說明就能贈16本,用100減16得出要買的84本;然后用0.50乘84得出一共要用42元錢。
整堂課的學習沒有因為缺少我的講解而失去光彩,反而因一個錯誤的回答而變得更加精彩。今后的教學中我不會因為課堂上有許多錯誤的回答而苦惱,因為一個差錯就是一個鮮活的再生資源,正確處理好這些再生資源會使我們的課堂變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