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流暢彈奏是完成一首鋼琴作品的最基本要求,是彈奏者順利表達作品藝術性和感染力的前提和基礎,是鋼琴演奏藝術中的重中之重。本文從彈奏指法、演奏心理、技術問題等方面總結了幾點影響鋼琴流暢彈奏的重要因素并對此做出了具體的論述和分析。
關鍵詞:流暢;彈奏;習慣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與日俱增,鋼琴作為樂器之王廣受不同年齡層次人的青睞和喜愛。改革開放以來,大眾學習鋼琴的熱潮一年高過一年,不管人們學習鋼琴的初衷是什么,是因為熱愛,還是因為趕潮流,但至少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學習鋼琴的人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都渴望演奏一些流暢的曲目供自己和周圍的人欣賞。但是如何做到流暢彈奏卻是值得我們每一位練習者和教師深思的。
流暢,顧名思義,即流利,通暢。這一概念在鋼琴演奏中是至關重要的,在彈奏一首作品時,沒有做到流暢就不能達到彈奏的最基本要求——完整性。沒有完整性,其他的一切藝術性,感染力都是空話。所以解決流暢問題是鋼琴演奏藝術中的重中之重。根據(jù)自身長年的練習實踐和教學實踐,我總結了影響鋼琴流暢彈奏的幾個重要因素,以下將逐一論述:
(1)由于指法凌亂而導致的彈奏不流暢。這一因素應該是所有導致不流暢因素中最好解決的問題。指法這一問題貫穿于鋼琴學習的整個過程,從一開始學習鋼琴就離不開指法的運用,正確的指法有利于發(fā)展手指的獨立性,發(fā)揮每個手指的特長;有利于樂句的劃分。合理的運用指法能減少手指運動,減輕技巧困難,節(jié)省時間,提高彈奏效率。指法安排遵循著一定的規(guī)律,即如果能夠用一個把位完成的樂句就盡量減少手部移位;拇指和小指由于短小盡可能不演奏黑鍵等等。但是在實際演奏中有些學生偏偏違背這些原則,人為的加大彈奏難度,導致彈奏不流暢,具體情況有以下幾點:1)不按標注的指法彈奏。凡是譜子上標注的個別關鍵指法都是為了給這一句連貫的彈奏動作提供保障,應予以充分的注意和切實應用。演奏者不能隨心所欲的更改譜面的指法,實際演奏中經常會出現(xiàn)下列情況,如不該轉指時轉指,想換指就換指,導致手部運動過于復雜,甚至導致音樂的停頓,影響樂句的連貫性。正如車爾尼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因為錯誤的選擇了一個手指使整句完全垮掉”。2)指法不固定。有的學生在平常練習時每一遍用的指法都不一樣,所以很難練熟,更談不上流暢,這時練的再多也是徒勞,不如冷靜的想一想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如果把指法固定下來,既有利于手指記憶的形成又有利于演奏時背譜。如果每次練習都遵照固定指法,那困難自然迎刃而解。3)隨意更改練習曲指法。鋼琴練習曲至關重要,每一首練習曲都是一個特定的手指訓練課題,都是旨在解決一些手指力度、靈巧度等方面的問題。如果隨意更改,就會降低訓練難度,從而達不到訓練要求,長此以往,手指錯過了一定的技巧訓練,必將導致演奏時力不從心,無法做到流暢。
(2)由于演奏心理問題導致的不流暢。鋼琴演奏是一門具有高度技巧性的表演藝術,它不僅是演奏技巧和音樂表現(xiàn)力的展現(xiàn),更是嚴峻的心理素質的考驗。幾乎所有的演奏工作者乃至鋼琴大師都會在上臺表演時出現(xiàn)緊張情緒,適度的緊張可以讓演奏者精神狀態(tài)高度集中,有利于演奏順利進行,過度緊張會讓演奏者出現(xiàn)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情況,使整個演奏失控,無法保證流暢。實際教學中也會碰到這樣的情況,一些學生在自己獨立練習時彈的很流暢,但當彈給老師聽或者上臺表演時,立刻就判若兩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注意力分散導致演奏無法流暢。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與集中。人們只有在注意狀態(tài)下才能清晰的反映周圍的事物,控制自己的行為。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米哈伊.柴科金特米哈伊在1975年首次提出“流暢理論”,指出“流暢心理狀態(tài)”是描述一個人完全投入到所參與的活動或任務中,喪失其他不相關的知覺,并取得好成績的心理過程。正如一些學生私下里彈得很好,但是一旦回課或上臺表演時,就無法集中精力彈奏,因此不能專注的想音樂,所以導致出錯,2)缺乏自信導致演奏不流暢。在正式演出或者考試時,總有一些演奏者擔心自己會出錯,對自己的演奏沒有信心,壓力過大,演奏時腦子一片空白,在“靈魂出竅”的情況下稀里糊涂的“混”下來,事后都想不起演奏的過程。3)期望值過高導致彈奏不流暢。很多人希望通過演奏能得到別人的肯定,人為的加重自身思想負擔,實際演奏時適得其反,以失敗收場。4)環(huán)境變化導致心理緊張,影響演奏效果。一些學生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彈的很好,可是一旦換了個環(huán)境,周圍的人,聲音和氣氛都會引起心理緊張,使得演奏不能順利進行。
(3)技術障礙導致演奏不流暢。一些教師在給學生選曲時一味求大,學生根本無法勝任,反復練習都無濟于事,其中的一些技術難點根本無法解決,花的時間再多仍然不能做到流暢彈奏。這種由于技術障礙導致的演奏不流暢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一些非正規(guī)培訓中心的學生花了一年的時間就練考級的幾個曲目,在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下結果還是不敬人意。學生練得很辛苦,老師聽得很受罪。這個時候,不如放下考級曲,抓緊基本功的練習,等技巧達到曲目要求,自然會很輕松。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
(4)由于不良彈奏習慣導致的不流暢。良好的習慣是學習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重要基礎。彈奏鋼琴也不例外,好的習慣可以提高我們的練琴效率,增強我們的信心。但是有一部分學生從一開始學琴就沒有養(yǎng)成好的習慣,表現(xiàn)為以下幾種:1)不能保證持續(xù)的練琴時間。一些小朋友在家練琴時還沒彈到幾遍就已經坐不住,就想著練琴以外的事情,不能保證有效持續(xù)的練琴時間,導致剛進入彈奏狀態(tài)就被破壞,長此以往會養(yǎng)成注意力分散的壞習慣,不利于今后的流暢彈奏。2)還有一部分學生在彈奏時,一有錯音和錯節(jié)奏就要從頭再彈,沒有面對錯誤的勇氣和順利進行下去的能力,殊不知,音樂是時間的藝術,過去的就過去了,重要的是把握住現(xiàn)在以及后面的彈奏,不能糾結于已經彈錯的音,所以,作為教師在平常上課的時候要強調,練習時可以針對錯誤反復彈奏,加深記憶,但是一旦進行演奏就要盡可能的保證流暢,不要允許學生隨意修改錯音,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流暢的彈奏意識和良好的彈奏習慣。美國著名教育家曼恩曾經說過:“習慣像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因此,只要我們按照科學的練琴法堅持去做,一定能夠達到流暢彈奏的良好境界。
以上是我對鋼琴流暢彈奏的一些粗淺的看法,我認為,在實際教學和練習過程中只要能注意到上述一系列問題,鋼琴彈奏中的不流暢因素還是可以避免的。但是鋼琴藝術博大精深,在鋼琴教與學的道路上,我們還有太多的問題需要注意,需要總結和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 涅高茲.論鋼琴表演藝術[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4.
[2] 李鵬程.心中的祖國——音樂與文學作品欣賞[M].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13.
[3] 孫偉,張紅星,李鵬程.樂海鉤沉——影響世界的西方音樂人物[M].上海文匯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吳文婷(1980—),女,江蘇揚州人,南京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揚州職業(yè)大學藝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鋼琴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