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結合學校目前建筑工程預算理論課程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進行分析與探討,并且就這些問題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專業(yè)技能為主線,對上好“建筑工程預算”理論課程提出相應的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建筑工程;預算;教學;興趣;能力
建筑工程預算課程闡述的造價原理不僅是建筑工程預算的理論基礎,同時也是裝飾工程預算、安裝工程預算、安裝工程預算、市政工程預算的理論基礎。本課程所授課的對象主要是中專生(建筑工程預算專業(yè))。每周6節(jié)課,每學期17周,每學期102課時,分兩學期共204課時完成。
此專業(yè)的學生今后需要具備的能力有:建筑施工圖紙的識讀能力、材料的選用能力、預算軟件的應用能力、工程造價確定的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建筑工程預算課程是一門以如何正確計算建筑工程造價為主要任務的專業(yè)主干課程,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專業(yè)學生的培養(yǎng)質量。
建筑工程預算課程的特點[2]:政策性強、實用性強、實踐性強以及地方性強。針對培養(yǎng)目標和本課程的特點,此課程在理論教學上需要加強和提高。具體如下:
一、上好“建筑工程預算”課程的第一次理論課[3]
中職學生學習《建筑工程預算》的興趣主要不是預算課程本身,更多的是來自于預算課程教學活動的形式。教師所設計的教學形式應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征,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掌握新知。所以第一次理論課可以首先進行學情分析,關鍵的問題有兩點:
1、如何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做好管教管學
2、如何做好工學結合,讓學生真正學到知識和技能。
可以從三點進行學生的學情分析:第一,認知水平:認知水平不高,對不感興趣的內容有抵觸情緒;第二,個性特點:個性鮮明,不愿受管教,但能尊敬師長;第三,能力狀況:理論知識不足,動手能力較強,但有時比較粗心。
新開課程的第一次課不能具體從某一章開始講起,這樣很容易產(chǎn)生盲人摸象的結果,而是應該把該課程融會貫通,從總體上加以講解,同時在講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學情分析,從中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基礎和學習狀態(tài)。
二、教學方法應講究理論聯(lián)系實際
教、學、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在做中學才是真學,在做中教才是真教。所以教學方法中要注意三點:課堂教授;案例導學;零距離特訓。
1、課堂生動形象講授
在課程的教學中理論學習是相當?shù)刂匾?,如果不講究實際相結合就會讓理論課堂顯得非??菰锖涂斩矗瑢е聦W生對有些知識難以理解,不好掌握,可以把學習內容劃分為相對獨立單元,學習進程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在學習過程中分散難點、掌握重點,如樓地面工程量計算,這部分內容在整個預算課程中雖然不復雜,但是內容比較枯燥,對于各結構層計算規(guī)則中的扣除與不扣除內容,學生容易混淆,在這部分講授中可以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2、進行案例導學
把實際工程案例帶進課堂,以分部工程為模塊,邊講邊練,把知識變成能力,最后以課程設計的形式綜合訓練編制一份完整的工程預算。在此過程中可以將學生分組進行練習,要求魅族學生互相幫助計算工程量,合作完成任務,平時讓學生多看圖、多算量(手算),并在相關知識點中穿插工程實踐中常常遇到的問題、如何分析問題、如何解決問題,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們的感性知識。
3、零距離實訓
如果有條件可以利用假期或者實訓期間帶學生去施工現(xiàn)場進行零距離實訓,讓學生與企業(yè)進行零距離接觸,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建筑行業(yè)前沿技術。
三、運用現(xiàn)代手段,優(yōu)化教學過程
在建筑工程預算課程教學中盡量克服“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講到底”的傳統(tǒng)模式的弊端,比如計算工程量過去的講法:(講授+習題)模式:講計算規(guī)則—例題講解—學生練習—老師評講—課后作業(yè);改進的工程量計算講法:(講授+實際案例+算量模型)模式:實際工程圖紙講解—講計算規(guī)則—計量過程講解—算量板書演示—算量軟件輔助實例—學生模擬訓練—老師評講。這種改進充分體現(xiàn)以能力為本位的課改精神,利用現(xiàn)場教學、實物教學、電化教學等形式,始終遵循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學生從中就很容易進入學習狀態(tài),教師利用多媒體形式展示,形象、生動、感染力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增強,這樣的教學模式才能是此課程的理論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教學質量也會相應的提高。
四、理論教學注重動態(tài)發(fā)展
在建筑工程預算理論課程教學中除了要讓學生了解各個階段的造價文件的學習意義以及編制這些文件的方法之外,還需要介紹分析在我國目前采用這些方法的不足之處和今后對這些缺點如何完善,同時還應該多介紹國外的先進的做法,增加課堂信息量,使教學內容應適應將來建筑業(yè)的發(fā)展。
五、理論教學考核制度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根據(jù)課程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的要求以及本課程的特點,以注重學生學習過程評價(學生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為主,考核評價:平時表現(xiàn)40%(考勤+提問)+知識掌握20%(作業(yè)+實訓)+考試情況(半開卷)40%。
六、結語
學好本課程不難,但是講好或上好“建筑工程預算”理論課程還是需要不斷地探索,尤其是中職教育的學生來說,讓他們做到“做中學”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讓他們提高學習能力和素質,讓他們更快更好地適應社會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作為一名教師來說身上的擔子還是比較重的,不過作為“建筑工程預算”理論課程的教師來說把握好以上幾點,那么理論效果應該還是不錯的。
參考文獻:
[1]劉孔玲,傅志瑤.工程造價管理專業(yè)建筑工程預算課程的教學探討.湖南工程學院學報,2008年6月
[2]李景云.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2
[3]孟韜 朱桂榮 馬楠.淺談建筑工程定額與預算課程中教學與實踐的結合.河北工程技術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9月第3期
[3]陳宬.淺談建筑工程預算課程教學改革[J].科技視界,2013年1月.
[4]]黃曉佳. 基于建筑工程預算課程的案例教學法初探[J] .科教導刊(上旬刊),201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