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科學技術的迅速進步,使得我國內部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而交通建設作為我國的基礎設施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和不足。本文作者通過對橋梁下部結構設計進行探討,希望為橋梁設計事業(yè)微盡綿力。
關鍵詞:橋梁;下部結構;設計
一、橋梁下部結構設計中型式的選擇
對于橋梁下部結構設計中型式的選擇,要采用空間理論對橋梁的整體進行充分的分析,并要考慮到受力的綜合性情況,以概率統(tǒng)計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tài)設計理論,進一步的反映出橋梁設計規(guī)劃,使橋梁設計的安全度達到最為安全的保證。
1.橋梁下部結構設計中的鋼筋混凝土墩臺
在對橋梁下部結構進行設計過程中選用鋼筋混凝土墩臺時,是在填土不高、河床不寬的條件下進行的,主要是為了能夠在建筑的過程中能夠減少時間、節(jié)省造價,這種型式通常情況下都會在墩臺的下方設置支撐梁,以此來穩(wěn)定整個橋墩的穩(wěn)定性,并且保持受重力的平衡。
2.橋梁下部結構設計中的柔性排架式墩臺
在對橋梁下部結構進行設計過程中選用柔性排架式墩臺時,是我國當前在進行橋梁建設中應用較為少見的,已經(jīng)逐漸的被新型式的建筑取締,但是,在許多較為老式的多孔小跨徑橋還在應用。
3.橋梁下部結構設計中的埋置式樁柱橋臺
在對橋梁下部結構進行設計過程中選用埋置式樁柱橋臺時,一般都是設置在岸上,使得橋臺的身體能夠埋入錐形的護坡中,通常情況下有兩種:一種是單排樁柱式橋臺;另一種是雙排樁柱式橋臺。
4.橋梁下部結構設計中的柱式橋墩
在對橋梁下部結構進行設計過程中選用柱式橋墩時,都會考慮到橋梁建設的主體結構型式,在應用的時候要充分的認清軟硬基,一般分為帶蓋梁單排樁柱式橋墩和不帶蓋梁單排樁柱式橋墩。
二、橋梁下部的結構設計
1.橋墩 高度小于40m的橋墩多采用柱式墩(最常用)和Y型薄壁墩,前者有圓柱與方柱之分。外觀質量在圓柱施工中不難控制,和樁基也方便銜接,大多應用于平原地區(qū)。從美觀而言,方柱有視線誘導性和棱角,和上構梁體協(xié)調,相對美觀。以受力角度來講,在方柱與圓柱有相等截面積的條件下,方柱抗彎剛度要比圓柱大,受力較于圓柱更優(yōu)。體系是連續(xù)剛構時,方柱能夠經(jīng)過對兩個方向的尺寸進行調整,從而調整墩柱的剛度,滿足調整墩柱受力的需要。圓柱為各向同性,進行調整,其效果相對較差。方柱的缺點是墩柱和樁基間要經(jīng)過樁帽連接,加之山區(qū)橋梁地面橫坡較陡,不僅增加了工程數(shù)量和柱帽結構,而且加大了挖方工程量。在設計中,選用方柱或圓柱要綜合考慮墩高、地形和上構結構形式。Y型墩薄壁是獨柱雙支座的一種墩型,相對美觀卻施工較復雜。由于墩高較矮時,既不美觀又未有簡便施工,很少使用。墩高較高時,Y型薄壁墩施工僅要一套模板,搭一個支架,在有大量模板需求和地面橫坡相對陡的山區(qū)橋梁,Y型薄壁墩有明顯優(yōu)勢。此外使用雙柱墩時,因兩個墩柱高度相差大,線剛度EI/L差距大,造成一個墩兩個墩柱受力有很大的不同,使用Y型薄壁墩就可避免以上缺陷。有人提出上部的Y型承托節(jié)約材料相對不多,施工也麻煩,最好設計成實體,這也是可以考慮的。無論外形怎樣,在墩高較高時,使用Y型墩薄壁是相對適合的。
2.高墩 通常強度控制矮橋墩的設計,然而,在有相對高的墩高的時候,一定要想到橋墩的穩(wěn)定問題?!爱攍0/h>30時,構件已由材料破壞變?yōu)槭Х€(wěn)破壞。這是《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JTGD62-2004)中關于偏心受壓柱條文說明5.3.10條指出的。其中,l0是受壓柱的有效長度,在0.5到2倍墩高范圍內變化時,到底如何取值,這和上構重量、施工情況以及墩柱的支承剛度也就是上構與墩柱的連接方式有關。眾多的計算實驗說明對于多跨T梁橋(先簡支后連續(xù)以及先簡支后剛構)而言,l0=1.2-1.43l是墩柱的有效長度,其高度是l,當l=40m同使用矩形截面的情況下,h≥1.2-1.43×40/30=1.6-1.907m,在h=50m時,h≥2-2.383m。墩厚在兩米以上時,實心矩形截面的經(jīng)濟性會減少,因此能夠取得一個結論,即墩柱為材料破壞時,使用實心矩形截面,它的高度最好在50m以下,然而墩高在50m以上時,最好使用空心薄壁墩截面。使用空心薄壁墩,墩高大于65m左右時順橋向要考慮放坡,由于在采用等寬尺寸的情況時,即便是有可操作的施工條件,然而為了確保橋墩的穩(wěn)定性,帽梁與墩柱勢必會加大尺寸,這樣一來,將浪費相對大的材料。
3.橋墩與路幅的關系 山區(qū)高速公路既有整體式路基也有分離式路基。當前,路線選線注重的理念是環(huán)保,注重的是減少占地,大多設置的是整體式路基,只有中長隧道等采用分離式路基。整體式路基的雙幅橋,通常下構按分幅單獨設計,也就是雙幅四柱。至于高墩長橋,整體式下構也就是雙幅兩柱是一種相對較好的選擇。相比于雙幅四柱,若橋墩截面積和橫向寬度相當,整體式下構橫向與縱向剛度為分幅設置的2倍以上,不僅能夠減少開挖而且可以減少墩頂變位。顯然,整體式下構帽梁跨度相對大時,鑒于車輛雙向行駛時扭矩影響,要設置較強大的帽梁。一座橋到底使用整體式下構抑或是分幅下構,要綜合考慮諸如地質、墩高和水文等多種因素。
4.橋臺 山區(qū)高速公路橋梁橋臺通常使用重力式U型臺(最常用)、肋板臺以及樁柱式臺。山區(qū)橋梁U臺的明顯特點是橫向,縱向橫坡陡。在設計時按照地形分臺階,U臺的高度最好控制在10m。因為樁柱式橋臺抗推剛度小,在聯(lián)長較長,臺后填土高度相對高時,最好不使用,通常聯(lián)長以及臺后填土高度最好分別控制在150米以內以及5m以下。埋置式肋板臺的適應范圍較廣,然而,最好不要高于12m。山區(qū)高速公路橋梁縱向地形較陡,通常不可以設置錐坡,此時使用樁柱式或肋板臺會有很大的約束性。在沒有較好地質時,將產(chǎn)生U臺下設置樁基的狀況。
三、施工中下部結構技術問題的處理
1.樁長變更
地質鉆探資料僅反映局部地質情況,加之鉆探描述與實際樁孔地質有所出入。因此,樁底碰到巖面難以鉆進,地質較好時,應允許對樁長進行變更,但必須要求設計人員、監(jiān)理人員根據(jù)巖層實際強度調整計算,設計者既不能輕易變更樁長,又要避免過于保守,在滿足承載力情況下應進行樁長調整,以便節(jié)約成本。
2.沉淀層厚度指標選用分析
a)不要對沉淀層要求的太小,施工中難以控制。
b)清底系數(shù)m0值對樁長影響較大,以0.3d~0.4d為宜,個別樁底沉淀層厚度超標的,澆筑前可用反循環(huán)清孔法進行清孔。
3.斷樁處理
樁底設素混凝土段對底層斷樁處理有很大幫助,對于上層斷樁,可用挖孔接樁法處理,對于中層斷樁,有的樁不允許澆筑失敗,應重點控制。
4.橫系梁、承臺功能討論
橫系梁的主要功能是為了聯(lián)結墩柱時調偏,同時增大樁的橫向整體性,橋墩不高時,可以取消;較高時,也可將系梁提到施工水位以上,減少圍堰費用和困難。承臺的主要作用是聯(lián)結群樁,有些群樁承臺結構可考慮用大直徑的獨樁結構代替,以降低工程造價。
四、結語
對于橋梁的設計,是橋梁建設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保證橋梁達到預期目的的重要手段。特別是對橋梁下部結構設計,更是所有設計之中的重中之重,是橋梁承載力的體現(xiàn),是橋梁保證安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重視公路橋梁下部結構設計對于現(xiàn)實生活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羅余良.討論橋梁下部結構的選型及設計.河南建材,2010.
[2]邵容光. 結構設計原理[M ]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86.
[3]馬爾立. 公路橋梁墩臺設計與施工[M ]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2003.